导航 取消
经常性失眠,睡不着,难以入睡
2025-03-29 03:46:50
22岁
平时凌晨1.左右开始睡觉,但是睡不着,一躺下就脑子里想很多东西,自动浮现很多事情,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控制自己不去想也睡不着,睡眠质量差,从高三开始到现在大三了,还是经常会睡不着,吃褪黑素有一点点用,但是怕有依赖作用更睡不着!
为保护用户隐私不显示图片
2位医生回答
崔俊兰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问医生
精神心理科 - 心理咨询科
你好,失眠确实很困扰人,尤其是长期失眠。你提到从高三开始就有这个问题,持续到现在大三,说明可能有一些长期的因素在影响你的睡眠。为了更好地帮助你,我需要了解更多信息,比如你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否有压力或者焦虑的情况。 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 2. **睡前放松**: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或者听一些轻音乐,帮助自己放松下来。 3. **避免刺激性饮料**:睡前尽量避免喝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4.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你的卧室安静、黑暗、凉爽,床垫和枕头舒适。 另外,你提到吃褪黑素有一点点用,但担心依赖性。其实,褪黑素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助眠剂,但长期使用还是需要谨慎。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担忧,可以考虑其他非药物的助眠方法。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你的失眠原因,建议你可以到医院做一个心理评估或者睡眠监测,这样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你解决问题。如果你有其他症状或者情况变化,随时可以再次咨询我,我们一起找到最适合你的解决方案。
回复于 2025-03-29 03:48:01

秦淑芝
主治医师
问医生
其他科室 - 全科
从高三到大三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可能有以下原因及改善方法: 原因 - 心理因素:高三时学业压力大,可能导致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这种状态延续到大学。即使大学学业压力有所减轻,但长期形成的心理应激模式可能依然存在,使得大脑在夜间难以放松,容易胡思乱想,进而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 - 生活习惯:长期凌晨1点左右才睡觉,打乱了人体的生物钟,导致睡眠节律紊乱。此外,可能在睡前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其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 改善方法 - 调整作息:尽量每天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逐渐将生物钟调整到正常状态。例如,尝试晚上11点前上床,早上7点左右起床。 - 睡前放松: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改为阅读纸质书或听轻柔的音乐。还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身体和大脑进入放松状态。 - 心理调节:学习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识别和改变导致失眠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若自我调节困难,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 适度运动:白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疲劳感,促进晚上的睡眠,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与睡觉时间间隔至少2 - 3小时。
回复于 2025-03-29 08:45:12

认证医生
十分钟内回复,快来提问
提问
申明:由于不能面诊,解答仅为医生个人经验或建议,不能视为诊断依据,如有诊疗需求,请前往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找医生 发现 新人一元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