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阿罗瞳孔(Argyll-Robertsonpupil)表现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为顶盖前区病变使光反射径路受损。经典病因为神经梅毒如脊髓痨,有资料显示,Edinger-Wesrphal核区其他病变如多发性硬化更常见。
病因
为神经梅毒如脊髓痨,目前,Edinger-Wesrphal核区其他病变如多发性硬化更常见。
ArgyllRobertson氏综合征ArgyllRobertson氏综合征又称阿罗氏瞳孔、反射性虹膜麻痹。1869年首先由英国眼科学者DouglasArgyllRobertson报道。
阿罗瞳孔为神经梅毒的特有体征。系光反射的经路受梅毒病变(尤其是脊髓痨)的破坏引起。瞳孔缩小与中脑动眼神经核前方之中间神经元附近病变有关。
检查
①视网膜对光有感受性,无眼盲,即视网膜和视神经无异常;②瞳孔缩小(3mm以内);③瞳孔对光反射消失;④辐辏、调节反射正常;⑤毒扁豆碱滴眼可引起缩瞳,而阿托品滴眼扩瞳不完全;⑥瞳孔形态异常(不正圆和边缘不规则)和不对称;⑦这些障碍为恒久性,多呈双侧性,偶为一侧性。
鉴别
阿罗瞳孔除见于神经梅毒外,尚可见于其它疾病,谓之假性ArgyllRobertson氏综合征。表现为受累瞳孔扩大(80%为单侧),光反应消失或迟缓,会聚反应受累轻,偶见受累瞳孔于缓慢收缩后可较正常瞳孔小。常见病因有,影响到中脑的外伤;眼球或眼窝部外伤;中脑被盖部肿瘤,如四叠体、松果体、第三脑室、导水管部的肿瘤;脑血管病(中脑部软化灶)和多发性硬化等。在这种情况下,除有阿罗氏瞳孔外,往往伴有垂直凝视麻痹及其它眼外肌麻痹。
①视网膜对光有感受性,无眼盲,即视网膜和视神经无异常;②瞳孔缩小(3mm以内);③瞳孔对光反射消失;④辐辏、调节反射正常;⑤毒扁豆碱滴眼可引起缩瞳,而阿托品滴眼扩瞳不完全;⑥瞳孔形态异常(不正圆和边缘不规则)和不对称;⑦这些障碍为恒久性,多呈双侧性,偶为一侧性。
预防
根据疾病检查、诊断,临床采取积极治疗原发病。
发病的原因中梅毒是最常见的,这个时候就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长效青霉素来做治疗的,是需要规律性的使用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期间注意按时复查梅毒的情况,以便根据实际的结果来选择治疗的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