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象改变

骨髓象改变是指骨髓细胞增生程度、骨髓细胞计数、粒红比例、各系统、各阶段造血细胞比例等发生改变的现象。...

别名:骨髓象异常

就诊科室:骨科 

医生指导:骨髓象改变常见问题 >>

症状

骨髓象改变是指骨髓细胞增生程度、骨髓细胞计数、粒红比例、各系统、各阶段造血细胞比例等发生改变的现象。如果造血功能降低则骨髓“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而发生白血病时,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病因

不同类型的骨髓象改变有不同的病因。如缺铁性贫血骨髓象改变主要是因为缺铁,但或多或少都会和环境有关,比如辐射等。常见原因如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诊断标准,骨髓痨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类白血病反应、巨幼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

检查

1.原始细胞比例超过30%,通常被认为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诊断标准。

2.粒细胞异常增多,以成熟阶段为主,如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染色阳性值高的考虑感染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是一种强烈的炎症反应,而不是白血病),而阳性值低的或阴性的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多为增生性贫血。

4.粒细胞、红细胞均减少,巨核细胞也减少,而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鉴别

骨髓象改变可以发生在多种病变中,每种会发生骨髓象改变的病会有不同的骨髓象。

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a、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的容积百分比(Vol%)降低(小于34Vol%),脂肪细胞与基质增多。b、红细胞、粒细胞减少,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不见,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浆细胞、肥大细胞、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

2、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a、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造血组织面积大于或等于90Vol%,脂肪细胞减少。b、处于发育不同阶段的巨幼细胞弥漫浸润,粒/红比值降低。

3、缺铁性贫血骨髓象: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造血组织面积50~89Vol%(或更高),以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值降低。b、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细胞核小而致密,胞质量少,边缘不齐。

1.结合病史做出诊断。

2.除外性诊断:骨髓象的检查

预防

不适合做检查的人群:血友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无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检查。

术前准备:病人按照医生吩咐摆好体位。

操作过程:麻醉,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o~40o角刺入。当穿刺针针尖接触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

相关症状

粒细胞减少 

目录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预防
  •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