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艾综合征

卓-艾综合征又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1995年由Zollinger和Ellis...

别名:Zollinger-Ellis

就诊科室:内科 肿瘤科 消化内科 

医生指导:卓-艾综合征常见问题 >>

症状

卓-艾综合征又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1995年由Zollinger和Ellison两人发现,综合征,以严重的消化性溃疡、高胃酸分泌及非β胰岛细胞瘤为临床特征。

病因

⒈胃窦部G细胞增生原因不明可能是促胃液素分泌失去正常的反馈调节,胃窦部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增加,反复发生以致G细胞增生对G细胞的刺激主要是进食后食物中的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迷走神经兴奋,刺激促胃液素分泌正常情况下,促胃液素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胃酸达到胃窦部,当pH

检查

1.定性诊断根据胃液分析与胃泌素测定进行,符合下列标准可考虑本病:①严重的消化性溃疡;②明显增高的基础排酸量>15mmol/h或术后>10mmol/h;③基础血清胃泌素>1000ng/L;④基础血清胃泌素>200ng/L钙激发试验后测定值增高295ng/L或促胰素试验后增高200ng/L

2.定位诊断通过B超、磁共振成像等明确胃泌素瘤健康搜索的准确位置。

3.分型为了对ZES有更加明确的认识Zollinger将ZES分为4种类型:

(1)典型的ZES:有急剧顽固扁鹊网的溃疡病的典型症状,并有腹泻脂肪泻,多次测定血清胃泌素均有明显增高。

(2)临界型?:发病历史、胃液检查及X线检查均支持ZES的诊断但多次测定血清胃泌素浓度均波动在正常上下(200~500pg/ml)。

(3)延迟或隐匿型:标准的溃疡病手术后健康搜索仍持续有胃液分泌亢进表现。

(4)合并其他内分泌异常型?:即除ZES外,尚合并有脑垂体前叶甲状旁腺甲状腺、肾上腺或卵巢的肿瘤样病变最常见者为甲状旁腺腺瘤伴功能亢进。

鉴别

卓-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以单个溃疡或胃、十二指肠均有一个溃疡(复合性溃疡)多见,胃或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相对少见。如出现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卓-艾综合征:

(1)十二指肠壶腹后溃疡。

(2)消化性溃疡经常规剂量的抗分泌药治疗和正规疗程治疗后仍无效。

(3)溃疡手术治疗后溃疡迅速复发。

(4)不能解释的腹泻

(5)有甲状旁腺或垂体肿瘤个人史或家族史。

(6)显著的高胃酸分泌和高胃泌素血症。

2.胃癌本病和卓-艾综合征相似之处是内科治疗效果差以及腹腔内转移,但卓-艾综合征很少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也无高胃酸和高胃泌素分泌特征,胃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有鉴别诊断价值。

1.定性诊断根据胃液分析与胃泌素测定进行,符合下列标准可考虑本病:①严重的消化性溃疡;②明显增高的基础排酸量>15mmol/h或术后>10mmol/h;③基础血清胃泌素>1000ng/L;④基础血清胃泌素>200ng/L钙激发试验后测定值增高295ng/L或促胰素试验后增高200ng/L

2.定位诊断通过B超、磁共振成像等明确胃泌素瘤健康搜索的准确位置。

3.分型为了对ZES有更加明确的认识Zollinger将ZES分为4种类型:

(1)典型的ZES:有急剧顽固扁鹊网的溃疡病的典型症状,并有腹泻或脂肪泻,多次测定血清胃泌素均有明显增高。

(2)临界型?:发病历史、胃液检查及X线检查均支持ZES的诊断但多次测定血清胃泌素浓度均波动在正常上下(200~500pg/ml)。

(3)延迟或隐匿型:标准的溃疡病手术后健康搜索仍持续有胃液分泌亢进表现。

(4)合并其他内分泌异常型?:即除ZES外,尚合并有脑垂体前叶甲状旁腺甲状腺、肾上腺或卵巢的肿瘤样病变最常见者为甲状旁腺腺瘤伴功能亢进。

预防

胃泌素瘤的治疗经历了3个阶段。20年前标准治疗是全胃切除以去除胃泌素的靶器官。以后又采用H2受体阻滞剂和离子泵抑制治疗避免了全胃切除。近10年来由于手术切除率提高,尤其是十二指肠肿瘤发现率增高且十二指肠部位的肿瘤恶性少,转移率低术后疗效较10年前有很大进步。因此目前临床上均主张对局限性肿瘤采有用局部切除的方法而全胃切除可作为次要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的全身与局部情况选择下列手术方式。

⑴胃泌素瘤的手术切除:目前应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可达30%~50%,位于胰头部的肿瘤一般做局部摘除,尾体部的肿瘤可考虑行胰体尾部切除。十二指肠的肿瘤多较小,平均1cm左右,亦可行局部摘除术,十二指肠上小的多发肿瘤亦可逐个摘除。

⑵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目前已不提倡。但有下列情况之一在无肝脏或其他远处转移的前提下仍考虑行Whipple手术:①同时有胰头、十二指肠多发肿瘤;②十二指肠肿瘤已侵犯浆膜或侵及Vater壶腹部;③胰头肿瘤>3cm或位置较深;④胰头或十二指肠的肿瘤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

⑶全胃切除术:主要适应证是:①胃泌素瘤已广泛转移,手术不能切除转移灶且术前采用非手术治疗无效者;②曾行胃大部切除并已明确诊断为胰源性溃疡再次急诊或择期手术探查中仍未发现原发肿瘤者。

非手术治疗

原则上只要胰源性溃疡的诊断一经确定均应及早施行手术治疗。内科药物仅限于已有广泛转移的胃泌素瘤或有手术禁忌证的病人以及术前准备。药物首选奥美拉唑(omeprazole)40~200mg/d剂量须个体化近来有人主张应用八肽或十四肽生长抑素。另外对于转移性胃泌素瘤的治疗可应用链佐星(链脲霉素)和氟尿嘧啶(5-FU)治疗。开始化疗前要求6周以上的制酸药物治疗以减少胃酸的分泌,胃酸分泌须控制在

相关症状

复合性溃疡 脂肪泻 

目录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预防
  •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