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肾

正常肾位置是肾门相当于第一、第二腰椎横突,右侧略低于左侧。立位时,肾可下降2~5cm,约相当于一个椎...

就诊科室:内科 中医科 肾病内科 针灸科 

医生指导:游走肾常见问题 >>

症状

正常肾位置是肾门相当于第一、第二腰椎横突,右侧略低于左侧。立位时,肾可下降2~5cm,约相当于一个椎体,超过此范围者,称为肾下垂。少数患者,肾被腹膜包裹而肾蒂松弛,能在腹部范围移动,有的甚至降到下腹部或骨盆内,或跨过中线到对侧腹部,此类肾下垂称游走肾,一般多见于右侧。

病因

正常肾位置是肾门相当于第一、第二腰椎横突,右侧略低于左侧。立位时,肾可下降2~5cm,约相当于一个椎体,超过此范围者,称为肾下垂。少数患者,肾被腹膜包裹而肾蒂松弛,能在腹部范围移动,有的甚至降到下腹部或骨盆内,或跨过中线到对侧腹部,此类肾下垂称游走肾,一般多见于右侧。

检查

一、症状肾下垂多发生在20-40岁瘦高体型的女性,右侧多于左侧。肾下垂的症状主要有三大类,症状的产生与肾下垂的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时虽然下垂程度不重,但可以引起较明显的症状:

(一)泌尿系统症状腰部酸痛占92%,呈钝痛或牵扯痛,久坐、久站或行走时加重,平卧位消失。肾蒂血管或输尿管扭转时,可发生Dietl危象,表现为肾绞痛、恶心、呕吐、脉搏增快等。50%以上病人有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大多为尿频、尿急膀胱刺激症状。1/3的病例还伴有低热或反复发热的病史。偶有下肢浮肿等表现。

(二)消化系统症状由于肾脏活动时对腹腔神经丛的牵拉常会导致消化不良、多为腹胀、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等。

(三)神经官能方面的症状部分病人常较紧张,伴有失眠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其发生率约占1/5左右。

二、体征可扪及下垂的肾脏,且位置随体位而改变。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必须在最后加摄立位片以了解其活动程度。但由于在摄立位片时必须在站立即刻,否则造影剂排尽后就不能显示肾脏,因此有时肾脏尚未下垂到平时的位置。根据在造影中活动程度,分成三类:轻度:肾活动度在一个椎体之内;中度:肾活动度在两个椎体之内;重度:肾活动度在两个椎体以上或伴有肾盂积水,输尿管扭曲。另外有一部份病例虽然在静脉肾盂造影中未能见到下垂,但从症状、体检与超声检查中仍可作出肾下垂的诊断。

二、超声检查在头低足高位半小时后用超声检查定好的肾脏位置与活动后肾脏的位置之间可得出肾脏的活动度。

三、低头卧位试验嘱患者头低足高卧位3天(可在床脚抬高一块砖头长径的高度),在睡前、中和后分别测定尿常规或每小时尿血细胞排出率,并观察症状有无缓解。如睡后尿中血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症状缓解者,则支持肾下垂之诊断,如未缓解则可除外肾下垂之因素。

四、注水试验为明确患者的腰痛是否来自肾脏,可经膀胱镜输尿管插管后向肾盂内注水直到腰部感到胀痛。如疼痛性质与部位均与平时发作时相似者为阳性,支持肾下垂的诊断;如不相似者为阴性,不是肾下垂引起的症状。

鉴别

游走肾的鉴别诊断:

一、先天性异位肾:多位于腹或盆腔内,位置固定,平卧后肾不能复位。

二、肾上极或肾外肿瘤压迫推移使肾位置降低。以上情况可以用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或CT检查明确诊断。

一、症状肾下垂多发生在20-40岁瘦高体型的女性,右侧多于左侧。肾下垂的症状主要有三大类,症状的产生与肾下垂的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时虽然下垂程度不重,但可以引起较明显的症状:

(一)泌尿系统症状腰部酸痛占92%,呈钝痛或牵扯痛,久坐、久站或行走时加重,平卧位消失。肾蒂血管或输尿管扭转时,可发生Dietl危象,表现为肾绞痛、恶心、呕吐、脉搏增快等。50%以上病人有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大多为尿频、尿急膀胱刺激症状。1/3的病例还伴有低热或反复发热的病史。偶有下肢浮肿等表现。

(二)消化系统症状由于肾脏活动时对腹腔神经丛的牵拉常会导致消化不良、多为腹胀、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等。

(三)神经官能方面的症状部分病人常较紧张,伴有失眠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其发生率约占1/5左右。

二、体征可扪及下垂的肾脏,且位置随体位而改变。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必须在最后加摄立位片以了解其活动程度。但由于在摄立位片时必须在站立即刻,否则造影剂排尽后就不能显示肾脏,因此有时肾脏尚未下垂到平时的位置。根据在造影中活动程度,分成三类:轻度:肾活动度在一个椎体之内;中度:肾活动度在两个椎体之内;重度:肾活动度在两个椎体以上或伴有肾盂积水,输尿管扭曲。另外有一部份病例虽然在静脉肾盂造影中未能见到下垂,但从症状、体检与超声检查中仍可作出肾下垂的诊断。

二、超声检查在头低足高位半小时后用超声检查定好的肾脏位置与活动后肾脏的位置之间可得出肾脏的活动度。

三、低头卧位试验嘱患者头低足高卧位3天(可在床脚抬高一块砖头长径的高度),在睡前、中和后分别测定尿常规或每小时尿血细胞排出率,并观察症状有无缓解。如睡后尿中血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症状缓解者,则支持肾下垂之诊断,如未缓解则可除外肾下垂之因素。

四、注水试验为明确患者的腰痛是否来自肾脏,可经膀胱镜输尿管插管后向肾盂内注水直到腰部感到胀痛。如疼痛性质与部位均与平时发作时相似者为阳性,支持肾下垂的诊断;如不相似者为阴性,不是肾下垂引起的症状。

预防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有腰痛血尿者,应加强锻炼腹腰肌,提高腹压以抗阻肾脏的下垂……锻炼腹肌的方法可作仰卧起坐,直腿高举等训练。另外也可以使用肾托、围腰兜带。可配合内服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药,另外可使用一些提高蛋白合成的药物如苯丙酸诺龙等。

二、手术治疗

1、肾周围注射硬化剂疗法:

适用于症状较重、伴有并发症或不愿手术者。在肋角处用腰穿针刺入肾周围脂肪囊,注射温热明胶奎宁溶液(每100ml含奎宁2.4g、乌拉坦2.5g、明胶20g)70-100ml,注射后取头低脚高卧位7天,造成肾周粘连,以使肾脏固定。术后可能出现腰痛、发热腹胀等反应。

2、手术固定:

除作小切口将奎宁明胶制剂塞入肾周造成肾周粘连外,可手术将肾脏完全与肾周脂肪分离,然后用各种方法将其固定在应有的解剖位置上。

相关症状

发热 钝痛 乏力 硬化 胀痛 恶心 尿急 肾盂积水 尿血 膀胱刺激症 胃纳减退 低热 紧张 

目录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预防
  •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