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增宽

纵膈增宽:纵隔炎症、血肿、脓肿、气管旁淋巴结核、纵隔内肿瘤和囊肿、上腔静脉及奇静脉扩张、动脉瘤、纵隔...

就诊科室:内科 肿瘤科 呼吸内科 

医生指导:纵隔增宽常见问题 >>

症状

纵膈增宽:纵隔炎症、血肿、脓肿、气管旁淋巴结核、纵隔内肿瘤和囊肿、上腔静脉及奇静脉扩张、动脉瘤、纵隔胸腔积液等均可使纵隔影增宽,结合临床和病史,必要时做断层摄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以资确定其增宽原因。

病因

纵隔内组织和器官较多,胎生结构来源复杂,所以纵隔区内肿瘤种类繁多。有原发的,有转移的。原发肿瘤(原发性肿瘤就是由于该器官自身的改变导致的肿瘤,如原发性肝癌,就是说最常见的是由于本身有乙肝病毒,导致肝脏的病变,引发的癌症。)中以良性为多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恶性。

检查

1.有乾咳、胸痛、气促或声嘶、膈肌麻痹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2.胸片或CT检查发现纵隔内病源。3.甲状腺扫描见胸骨后甲状腺肿。4.纵隔镜检查可帮助诊断。纵膈里的组织器多,因而可发生多种多样的肿瘤,即使肿瘤很小也会引起循环、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儿童纵膈肿瘤的发病率较成人为低,但癌变机会多。约有2/3的病儿早期有咳嗽、低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和儿童胸腔容量小有关。有些病儿在胸部X线检查时偶尔发现,如果是恶性肿瘤则有贫血和消瘦现象。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早就医,医生可由胸部X摄片来确定肿瘤部位和大小,通过超声波检查得知肿瘤的性质

鉴别

纵隔气肿相鉴别,纵隔胸膜结缔组织间隙充有气体为纵隔气肿,是一个体征而非单独疾病。多因肺泡破裂,气体由肺间质气肿的血管周围间隙逐渐侵入纵隔;也可因肺脏层胸膜及纵隔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造成的气胸、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穿孔,气体由管壁外间隙进入纵隔。纵隔的气体可继续沿脊柱前筋膜间隙、气管、大血管周围间隙上行至颈部,形成颈部皮下气肿;或因气体胀破纵隔胸膜进入胸膜腔造成气胸。此外,胃肠破裂,气体经肠系膜、后腹膜间隙上行至纵隔;也可由发生在颈部的皮下气肿下窜至纵隔;使用人工呼吸器压力过高、人工气腹手术后腹膜注气均可形成纵隔气肿。外伤时,如食管、气管刺伤、胸部闭合损伤导致的气管、支气管、食管断裂,气体进入纵隔;医原性外伤,如内腔镜检查、气管切开时,也可使气体溢入皮下扩散至纵隔,引起纵隔气肿。纵隔气肿症状的轻重可因气量多少、有无继发感染而异。单纯纵隔气肿可有气短胸闷、呼吸不畅等。因外伤伴发高压气胸、内出血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1.有乾咳、胸痛、气促或声嘶、膈肌麻痹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2.胸片或CT检查发现纵隔内病源。

3.甲状腺扫描见胸骨后甲状腺肿

4.纵隔镜检查可帮助诊断。

预防

预后方面,良性的当然效果好,与其他脏器的癌症相比,即使是恶性的胸腺瘤,预后也较好。

由于化学疗法和放疗的进步,恶性淋巴瘤和恶性胚细胞性肿瘤的预后已有所改善。

由于纵膈肿瘤种类的不同,在疗养上的注意点也不相同。

在良性肿瘤,如果摘除了肿瘤,这以后不会留下任何问题。在恶性肿瘤,特别是恶性淋巴瘤、恶性胚细胞性肿瘤、胸腺癌等,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辅助治疗(化学疗法)。

相关症状

继发感染 内出血 囊肿 甲状腺肿 呼吸困难 皮下气肿 气短 胸闷 胸痛 

目录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预防
  •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