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

别名:心衰

就诊科室:内科 中医科 心血管内科 

医生指导:心力衰竭常见问题 >>

症状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以至于组织和器官灌注量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瘀血的表现。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阶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病因

心力衰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心力衰竭是指原发性心肌肌原纤维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原发的。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不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
2.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心脏瓣膜病时,由于心肌负荷过重而发生心肌肥大和心脏扩大,继则心肌收缩性相对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继发的,在除去瓣膜障碍时较易逆转。
3.由心肌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晚期往往也伴有心肌损害。
4.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溶血、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检查

心力衰竭的检查?
1.注意心力衰竭的原因和有无肺或(和)体循环瘀血的症状体征,并按心脏血管病一般常规进行检查。
2.入院后2天内应完成静脉压、血沉、肝肾功能检查。长期进低盐饮食或服利尿剂者,应定时查血钾、钠、氯、镁。
3.拟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区分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并判定心衰级别。

鉴别

心力衰竭与那些症状混淆?
应与下面的症状进行相鉴别:
1.新生儿心力衰竭
新生儿心力衰竭(心衰)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不典型,与年长儿表现也有很大不同,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较难及时诊断,而贻误病情,因此必须提高对心衰的认识和警惕,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2.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病变轻重不等,从明显的肾动脉狭窄至临床上查不出来的肾动脉小支病变狭窄。
3.端坐呼吸
是指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的状态。这是心衰更为严重的表现,出现端坐呼吸提示心力衰竭已有明显肺淤血

预防

1.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2.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防治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避免过劳、控制心律失常、限制钠盐、避免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节制生育。
3.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

相关症状

意识丧失 抽搐 乏力 淋巴管淤积 疲乏 食欲缺乏 水泡 体循环淤血 中暑 声音嘶哑 颈静脉怒张 哮鸣音 第一心音亢进 端坐呼吸 肺部感染 肺动脉狭窄 粉红色泡沫样痰 肺淤血 腱索断裂 劳力性呼吸困难 气急 气短 室颤 收缩期杂音 舒张期奔马律 桶状胸 抬举性搏动 心包填塞 心动过缓 心肌肥厚 心悸 心率增快 心排血量减少 新生儿心力衰竭 胸水 右心衰竭 左心衰竭 左心室肥厚 恶心 急性肾衰竭 皮质醇增多 肝淤血 肝肿大 利尿 夜尿增多 胃肠道淤血 妊娠毒血症 发绀 低血钾 低氧血症 烦躁不安 高热 

目录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预防
  •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