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

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即不明原因发热。发...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医生指导:不明原因发热常见问题 >>

症状

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病因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

检查

诊断

①发热病程≥3周;②体温多次≥38.3℃;③经一周详细的检查仍未明确诊断者;同时需满足以上3个条件才能诊断。此概念的优点主要有:①剔除了可确诊的某些病毒感染。②剔除了病因较明确,诊断较容易的短期发热。③剔除了短期内可自愈的原因不明的发热。④剔除了表现为低热的功能性发热。

将FUO分为4种亚型-经典型(classicFUO)、院内型(nosocomialFUO)、免疫缺陷型(neutropenicFUO)和HIV相关型(HIVassociatedFUO)。每一亚型均根据症状和体征的差别而制定有不同的诊断标准。

1.经典型满足经典型的诊断标准需要至少3次医院内病情的评估,3次看门诊,或在门诊经过一周的检查而未确诊。经典型FUO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疾病,恶性疾病和结缔组织和炎性血管疾病。

2.院内型院内型是指住院至少24小时出现发热而入院前无明显感染迹象的FUO,至少3天未确诊可考虑此诊断。此类疾病包括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艰难梭菌小肠结肠炎和药物热。在鼻胃插管或鼻气管插管的患者中,鼻窦炎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3.免疫缺陷型免疫缺陷型是指中性粒细胞数500/mm3或更少的患者的反复发热,3天后仍未确诊。此类中的大多数患者,发热原因是机会性细菌感染。通常会采用广谱抗生素来覆盖最可能的致病原。如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引起的真菌感染必须要考虑。少见的有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4.HIV相关型包括HIV感染的门诊病人持续4周的反复发热,或住院的HIV感染病人持续3天的反复发热。尽管急性HIV感染是经典型FUO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HIV病毒可导致患者易于发生机会感染。此类疾病包括鸟分支杆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在HIV感染的患者中,非感染因素引起的FUO是少见的,此类疾病包括:淋巴瘤,Kaposi’s肉瘤和药物热。在考虑此类疾病时,患者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尤其重要的信息。

鉴别

鉴别诊断阳虚发病证名。因阳气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真寒假热症象。见《丹溪心法・发热》。《医碥》卷一:“阳虚谓肾火虚也。阳虚应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寒在下而戴阳于上,故上热也。此为无根之火,乃虚焰耳。证见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两颧浅红,游移不定,渴欲饮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前却不能饮,肌表虽大热而重按之则不热,或反觉冷,且两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脉沉细或浮数无力,按之欲散。治宜温热之剂,温其中而阳内返,温其下而火归元。误投寒凉立死。”

感染性发热多具有以下特点:

1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的发热。

2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

3血象:白细胞计数高于1.2x109/L,或低于0.5109/L。

4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提示有细菌性感染,有助于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正常值

预防

食疗西瓜水:西瓜瓤挤汁饮用。荷叶粥:白米煮粥,粥好放荷叶微煮即食。绿豆粥:绿豆25克,米15克,白糖适量,煮绿豆和白米成粥,煮好后放糖食之。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服。生芦根粥:鲜芦根15克,粳米25克。芦根加水煎至一半纳米于汁中煮粥食之。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和匀凉服,也可炖温服。海参粥:海参10克,白米25克,煮粥食之。

相关症状

HIV感染 寒战 无力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低热 非感染性发热 免疫缺陷 脓毒性血栓 

目录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预防
  •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