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

多重肺部感染尽管临床上相当常见,但确诊甚为困难,一是因为某些病原体如病毒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不能适应临床...

就诊科室:内科 呼吸内科 

医生指导: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常见问题 >>

症状

多重肺部感染尽管临床上相当常见,但确诊甚为困难,一是因为某些病原体如病毒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不能适应临床需要;二是由于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困难,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而在长期住院或抗菌治疗过程中其菌群经常变化,经口咳痰标本易遭污染,培养有多种细菌生长不表示真正存在多重感染,相反培养无菌生长或单一细菌生长并不能排除多重感染。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重肺部感染的病原谱可以是任何不同类型病原体或同一类型中不同种(属)病原体的同时感染,比较常见的病原体组合为:

1.复数细菌感染两种或多种需氧菌(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种革兰阴性杆菌或两种革兰阳性球菌)、需氧菌与厌氧菌、分枝杆菌与普通细菌合并感染。

2.细菌加真菌感染任何细菌和真菌合并感染,以需氧菌与条件致病菌如念珠菌、曲霉菌最常见。

3.细菌加原虫感染以卡氏肺孢子虫合并细菌感染为常见。

4.细菌加病毒感染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在免疫抑制患者常见有细菌与巨细胞病毒的合并感染。

(二)发病机制

1.临床疾病谱多重感染常见于吸入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医院内肺炎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免疫受损害宿主肺炎和其他各种重症肺炎。

2.危险因素老年、基础疾病(慢性气道疾病、糖尿病肾衰竭、心功能不全等)、意识障碍酒精中毒营养不良、免疫抑制、机械通气和其他侵袭性诊疗技术(如纤支镜检查)、先期抗生素治疗、潜伏感染或某些地方性流行性感染性疾病疫源地居留或特殊环境暴露、终末期疾病、长期住院特别住ICU等都可以是多重肺部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

检查

厌氧菌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可有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如咳脓臭痰。其他类型的多重感染缺少特征性症状。一般而言,多重感染患者症状更严重。

多重肺部感染尽管临床上相当常见,但确诊甚为困难,一是因为某些病原体如病毒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不能适应临床需要;二是由于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困难,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而在长期住院或抗菌治疗过程中其菌群经常变化,经口咳痰标本易遭污染,培养有多种细菌生长不表示真正存在多重感染,相反培养无菌生长或单一细菌生长并不能排除多重感染。

临床上凡有上述好发多重感染的病种和危险因素或者中重度肺部感染经规范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都应该提高警觉,考虑到多重感染的可能。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常见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如果临床症状典型,便可按多重感染处理。在其他类型肺炎其多重感染包括二重感染的诊断需要确切的病原学证据。血液和胸液标本培养结果最具诊断价值,下呼吸道防污染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标本需要结合定量培养。咳痰经过筛选,取合格标本培养,若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是优势生长均达到106CFUml,有重要参考价值。条件致病性真菌亦需从下呼吸道应用防污染技术进行采样,口痰标本培养结果无意义。病毒检测因培养困难,血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参考价值。病理组织学检查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和某些特殊病原体感染(真菌、卡氏肺孢子虫、分枝杆菌)结合特殊染色有重要诊断价值。

咳痰经过筛选,取合格标本培养,若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是优势生长均达到106CFUml,有重要参考价值。

X线病变范围更广泛,坏死性肺炎更常见。

鉴别

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常见于硫化氢中毒。硫化氢(hydrogensulfide)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蛋样"气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采矿、冶炼、甜菜制糖,制造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颜料、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中毒并不罕见。

致死性上呼吸道出血:因为外伤或者动脉瘤破裂等造成上呼吸道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指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反复呼吸道感染达7次以上或下呼吸道感染在3次以上。属于体弱儿的范围,是儿童保健工作者进行保健管理的对象。

厌氧菌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可有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如咳脓臭痰。其他类型的多重感染缺少特征性症状。一般而言,多重感染患者症状更严重。

多重肺部感染尽管临床上相当常见,但确诊甚为困难,一是因为某些病原体如病毒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不能适应临床需要;二是由于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困难,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而在长期住院或抗菌治疗过程中其菌群经常变化,经口咳痰标本易遭污染,培养有多种细菌生长不表示真正存在多重感染,相反培养无菌生长或单一细菌生长并不能排除多重感染。

临床上凡有上述好发多重感染的病种和危险因素或者中重度肺部感染经规范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都应该提高警觉,考虑到多重感染的可能。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常见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如果临床症状典型,便可按多重感染处理。在其他类型肺炎其多重感染包括二重感染的诊断需要确切的病原学证据。血液和胸液标本培养结果最具诊断价值,下呼吸道防污染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标本需要结合定量培养。咳痰经过筛选,取合格标本培养,若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是优势生长均达到106CFUml,有重要参考价值。条件致病性真菌亦需从下呼吸道应用防污染技术进行采样,口痰标本培养结果无意义。病毒检测因培养困难,血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参考价值。病理组织学检查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和某些特殊病原体感染(真菌、卡氏肺孢子虫、分枝杆菌)结合特殊染色有重要诊断价值。

咳痰经过筛选,取合格标本培养,若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是优势生长均达到106CFUml,有重要参考价值。

X线病变范围更广泛,坏死性肺炎更常见。

预防

针对病原体应积极治疗,在治疗期间疗效不理想应及早作药敏试验。然后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预后:老年人患有多重肺部感染,预后不良。

预防:针对病原体应积极治疗,在治疗期间疗效不理想应及早作药敏试验。然后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流行病学

国内报道70例有可靠病原学证据的重症医院内肺炎,多重感染占48.8%,其分布革兰阳性球菌加革兰阴性杆菌占

11.4%,两种革兰阴性杆菌占21.4%,革兰阴性杆菌加真菌占7.1%,革兰阴性杆菌加革兰阳性球菌加真菌1.0%。我们另对80例非AIDS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分析表明,45例细菌性感染中多重感染占13.3%(6/45);35例特殊病原体感染(真菌9例,结核23例,卡氏肺孢子虫3例)

中2例为结核和曲霉菌多重感染(5.7%),两组合计多重感染占10%。Robin等统计100例肿瘤和51例骨移植患者的“肺炎综合征"中感染占72.2%。多重感染占9.9%,有报道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致死性败血症多重病原体感染1.2%~22%不等。

相关症状

疲劳 细菌感染 咳痰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致死性上呼吸道出血 窒息 肾衰竭 真菌感染 

目录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预防
  •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