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引发的晕厥

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且能自行恢复的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组临床表现。引起的原因很...

就诊科室:内科 外科 心血管内科 

医生指导:心脏病引发的晕厥常见问题 >>

症状

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且能自行恢复的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组临床表现。引起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心脏性晕厥和非心脏性晕厥。心脏性晕厥占晕厥者的9%~34%,根据病因又可分为心脏机械功能障碍性(机械性)和心律失常性(心电性)。前者超声心动图往往有较特异的表现,容易诊断;后者发病常具有突发突止特点、预后较差,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脏病引发的晕厥即是由心脏病引起的晕厥。心脏病(heart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

病因

一、先天性心脏病

1、可能由於母亲在怀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药物有关。

2、与遗传有关。

二、后天性心脏病

1、冠状动脉心脏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

2、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性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导致右心室肥大。

三、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在风湿热感染后,心脏瓣膜逐渐病变所导致之异常。

四、肺性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

五、心肌病

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

六、心脏肿瘤

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

七、血管病变

包括高血压引起之动脉瘤,以及其他免役机能异常引起之血管病变等。

检查

一、病史提问

晕厥常突然意识丧失、摔倒、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无抽搐及舌咬破和尿失禁,应询问晕厥前的情况、有无先兆、晕厥时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当时是否有面色苍白、脉搏缓慢、尿失禁及肢体抽动等;晕厥常有悲哀、恐惧、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刺激因素。排尿、排便、咳嗽、失血、脱水也可为诱因;应了解发作时的体位和头位,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常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多发生于头位突然转动时。

二、体检发现

心源性晕厥常有心脏瓣膜病、心律紊乱、心肌缺血等原因,心脏听诊可有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等;由颈、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晕厥,常发现一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闻及异常血管杂音以及转颈、仰头试验时出现晕厥发作;脑干病变引起的晕厥常有交叉瘫、交叉或分离性感觉障碍等脑干体征;无脉症和锁骨下动脉盗血症,常有一侧上肢血压过低、颈部及锁骨上窝可闻及杂音;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测三个体位(卧、坐、站)血压相差≥50mmHg。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适用于心源性晕厥。头颅CT、脑血管造影、脑脊液检查、颈椎X线摄片及颈动脉和椎动脉血管B超检查等适用于脑源性晕厥脑电图多正常。

运动过程中或后发生晕厥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神经精神症状。晕厥的病因诊断主要根据发作时的病史和体征,尤其是发作起始、经过和恢复全过程,包括发作诱因、场合、体位、有无前驱症状和后遗症状。发作时的体征对诊断晕厥原因非常重要,如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心音等改变,有条件可做心电图、脑电图或血糖检查。

鉴别

心脏病引发的晕厥的鉴别诊断:

1.血管减压性晕厥有明显的发作诱因如情绪不稳定、疲劳,发作前期有出汗、流涎、心动徐缓等前驱症状,上述症状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后意识丧失血压下降,脉搏缓弱,意识丧失约几秒至几十秒可自行苏醒。?

2.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发生在水平位置运动突然变直立位的运动项目,意识丧失突如其来,无前驱症状,发作时的症状与体征同血管减压性晕厥。?

3.发作性无力在划船比赛运动员中可以见到。在完成比赛后几分钟发生虚脱,随之出现明显的无力,晕厥持续时间短仅几秒钟。?

4.突发的原发性意识丧失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大强度的运动负荷,易发生缺氧和低碳酸血症性晕厥,发作前有意识模糊,意识丧失的程度较深,面色发灰,角膜反射消失,晕厥持续时间较长,清醒后不能记忆比赛最后时刻的情景,苏醒后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失语。5.水下游泳和潜水时意识丧失无经验的水下游泳和潜水者在完成较长距离的潜水时就有发生意识丧失的危险,一旦意识丧失死亡率很高。幸存者有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紫绀、两肺水泡音。?

6.心原性晕厥用力常为发作诱因,发作与体位无关,有心悸胸痛等症状,发作时面色苍白合并紫绀、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率、心音和脉搏有改变,心电图多有异常表现。?

7.低血糖晕厥前驱症状有无力、震颤、出汗、心动过速、饥饿和行为慌乱等症状,晕厥历时较长,补充糖后意识可恢复。?

8.脑原性晕厥晕厥发生伴有头痛眩晕、呕吐、抽搐,有时伴有失语、轻偏瘫、患侧视力减退或失明等。?

9.中暑昏厥练习者在炎热夏天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出现头昏胸闷、口渴、恶心、呕吐和皮肤干热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昏厥。体温可高达40°C以上,瞳孔缩小,有病理反射。有的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弱、血压下降,

一、病史提问

晕厥常突然意识丧失、摔倒、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无抽搐及舌咬破和尿失禁,应询问晕厥前的情况、有无先兆、晕厥时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当时是否有面色苍白、脉搏缓慢、尿失禁及肢体抽动等;晕厥常有悲哀、恐惧、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刺激因素。排尿、排便、咳嗽、失血、脱水也可为诱因;应了解发作时的体位和头位,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常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多发生于头位突然转动时。

二、体检发现

心源性晕厥常有心脏瓣膜病、心律紊乱、心肌缺血等原因,心脏听诊可有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等;由颈、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晕厥,常发现一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闻及异常血管杂音以及转颈、仰头试验时出现晕厥发作;脑干病变引起的晕厥常有交叉瘫、交叉或分离性感觉障碍等脑干体征;无脉症和锁骨下动脉盗血症,常有一侧上肢血压过低、颈部及锁骨上窝可闻及杂音;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测三个体位(卧、坐、站)血压相差≥50mmHg。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适用于心源性晕厥。头颅CT、脑血管造影、脑脊液检查、颈椎X线摄片及颈动脉和椎动脉血管B超检查等适用于脑源性晕厥脑电图多正常。

运动过程中或后发生晕厥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神经精神症状。晕厥的病因诊断主要根据发作时的病史和体征,尤其是发作起始、经过和恢复全过程,包括发作诱因、场合、体位、有无前驱症状和后遗症状。发作时的体征对诊断晕厥原因非常重要,如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心音等改变,有条件可做心电图、脑电图或血糖检查。

预防

第一,减肥。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只要老人减肥3―5公斤,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同时,专家告诫较胖的老人,不要指望自己一下子变成超级模特,要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逐渐达到减肥的目的。

第二,少吃蛋黄。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老人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

第三,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第四,戒烟。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研究发现,戒烟2―3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至与不吸烟者一样的水平。

第五,注意饮食。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第六,适量饮酒。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心脏有好处。但要注意别贪杯,因为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第七,当心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因此,老人要定期体检,对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

第八,控制情绪。脾气暴躁,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控制自己,也容易诱发心脏病。

相关症状

面色苍白 脑干病变 头昏 眩晕 意识模糊 意识丧失 抽搐 创伤 感觉障碍 剧痛 疲劳 水泡 无力 虚脱 血管硬化 血压下降 震颤 中暑 流涎 动脉盗血 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颈静脉怒张 呼吸困难 心动过速 心悸 心肌缺氧 心室肥大 心源性晕厥 心脏杂音 胸闷 胸痛 恶心 皮肤湿冷 紫绀 猝死 恐惧 无脉症 血管杂音 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晕针 

目录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预防
  •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