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后综合征
治疗上除对病因治疗外,可行主动脉结扎,部分摘除或主动脉移植等。可按PTS临床意义评估标准,以主要标准...查看详细>>

血栓后综合征_预防治疗

  治疗上除对病因治疗外,可行主动脉结扎,部分摘除或主动脉移植等。可按PTS临床意义评估标准,以主要标准4项(静脉曲张、溃疡、非肢体表现、放射影像学发现)和次要标准9项(疼痛、肿胀、静脉侧支循环、肢体长度与周径不称、面部肿胀、头围增大、活动受限、触痛、皮肤色素沉着)以确定有无临床意义给予相应处治。
  1.无临床意义指无主要标准,<4项次要标准,可暂不治疗,应密切观察。
  2.有临床意义
  指有以下之一:①无主要标准,≥4项次要标准;②有1项主要标准,2项次要标准;③2项主要标准,无次要标准。可观察并治疗
  3.有重要临床意义
  指有以下之一;①1项主要标准,>2项次要标准;②≥2项主要标准,≥l项次要标准。应立即治疗。措施如下:
  (1)弹力紧缩袜,弹力绷带缠扎。
  (2)抬高患肢。
  (3)抗凝治疗。
  (4)必要时手术。
  (5)DVT后发生PTS的危险因素:①DVT后1个月,腿部症状与体征消失不完全;②DVT发生在总股或髂静脉;③老年、肥胖;④急性DVT抗凝治疗力度低、时间短,发生PTS危险可增高3倍;⑤发生DVT炎症标志(IL-6、CRP)和D-二聚体增高,经月不降。
  (6)预防PTS最好措施为积极治疗急性DVT。系统溶栓用tPA
0.03mg/(kg・h),最大量2mg/h,iv,48h如血栓溶解≥90%,转入标准抗凝;如溶解<90%可经导管导向血栓输注tPA
1~2mg/h,24h,如血栓溶解≥90%转入标准抗凝,如仍溶解<90%,再局部tPA
1~2mg/h,24h。溶栓无效可手术切除血栓,并早活动。

创伤疲劳无力间歇性跛行腰酸稀便血运障碍皮肤苍白脉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