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部的肿胀压痛

肱骨髁间骨折,肘关节外伤后有剧烈疼痛,压痛广泛,肿胀明显,可伴有皮下淤血。是发生在肱骨内、外髁之间及...

就诊科室:内科 骨科 神经内科 

医生指导:肘部的肿胀压痛常见问题 >>

症状

肱骨髁间骨折,肘关节外伤后有剧烈疼痛,压痛广泛,肿胀明显,可伴有皮下淤血。是发生在肱骨内、外髁之间及其邻近部位的骨折。

病因

直接及间接暴力均可引起肱骨髁间骨折

(二)发病机制

当跌倒时,肘关节处于伸展位,手掌和人体重力向上,向下传导并集中于肱骨髁部,暴力作用于尺骨,向上撞击使肱骨内、外髁分裂,向两侧分离,造成骨折。骨折近端向前移位,骨折远端分裂为2块或多块并向后方移位(图1)。

当肘关节在屈曲位时,直接撞击地面,也可能由于尺骨鹰嘴向上撞击所致。尺骨鹰嘴断面呈三角形,当暴力传导该部时,尺骨鹰嘴犹如楔子撞击内外髁间的滑车沟,致两髁间分离移位,而肱骨下端向前移位。

检查

肘关节外伤后有剧烈疼痛,压痛广泛,肿胀明显,可伴有皮下淤血。骨折移位严重者可有肱骨下端横径变宽,重叠移位重者可有上臂短缩畸形。肘关节呈半伸位,前臂旋前,肘后三角形骨性结构紊乱,可触及骨折块,骨擦感明显。有时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检查时应予以注意。

Riseborough及Radin依骨折的移位情况将骨折分为4型(图2)。

Ⅰ型:骨折无分离及移位。

Ⅱ型:骨折有轻度的分离及移位,但两髁无旋转。

Ⅲ型:骨折有分离,两髁有旋转移位。

Ⅳ型:骨折为粉碎性,关节面严重破坏。

外伤史,伤后肘部剧烈疼痛,压痛广泛,肿胀明显。肘呈半伸位,前臂旋前,肘后三角形骨性结构紊乱,可触及骨折块,骨擦感明显。肘部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诊断,并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

鉴别

肘部剧烈疼痛,压痛肿胀锁骨骨折表现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均较明显。

肘痛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神经血管束受嵌压等会引起肘部疼痛。

肘部扭伤:肘部扭伤多在外力作用下,使肘部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造成肘部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肘外侧肿痛及功能障碍:半个肱骨小头骨折也称Hahn-steinthal骨折,症状与体征:肘部外侧肿痛,肘屈伸功能障碍。

肘关节外伤后有剧烈疼痛,压痛广泛,肿胀明显,可伴有皮下淤血。骨折移位严重者可有肱骨下端横径变宽,重叠移位重者可有上臂短缩畸形。肘关节呈半伸位,前臂旋前,肘后三角形骨性结构紊乱,可触及骨折块,骨擦感明显。有时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检查时应予以注意。

Riseborough及Radin依骨折的移位情况将骨折分为4型(图2)。

Ⅰ型:骨折无分离及移位。

Ⅱ型:骨折有轻度的分离及移位,但两髁无旋转。

Ⅲ型:骨折有分离,两髁有旋转移位。

Ⅳ型:骨折为粉碎性,关节面严重破坏。

外伤史,伤后肘部剧烈疼痛,压痛广泛,肿胀明显。肘呈半伸位,前臂旋前,肘后三角形骨性结构紊乱,可触及骨折块,骨擦感明显。肘部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诊断,并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

预防

肱骨髁间骨折治疗

(一)治疗

1.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适用于Ⅰ、Ⅱ型骨折有轻度分离的骨折,先挤压两髁使之复位,再整复髁上部位的移位,最后用长臂石膏前后托固定肘关节于中立位4~6周。

2.不能闭合复位或某种原因未能及时治疗的开放损伤者,可行尺骨鹰嘴牵引,结合闭合整复,在牵引过程中即可早期开始功能练习。牵引一般4~6周,或4周去牵引后再用石膏托保护制动2周。

3.为了准确复位和早期功能锻炼,对Ⅲ、Ⅳ型骨折均可采用切开复位,以钢板及螺丝钉固定,尽量不用外固定,术后数天~2周内可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

4.老年病人,骨折严重粉碎者及有其他疾患不宜手术或不宜长期固定的病人,可用颈腕吊带使肘关节在屈曲90°位制动,并早期开始功能锻炼。

(二)预后

一般预后欠佳。

相关症状

肘痛 肘部剧烈疼痛,压痛肿胀 肘部扭伤 肘外侧肿痛及功能障碍 

目录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预防
  •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