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声音嘶哑,或称声嘶,系指发声时失去了圆润而清亮的音质。临床上表现有程度不同的音质变化,最轻的称为“毛”,即在发高音时有某种程度的音质改变,声音变粗糙。“沙”指几乎所有音调的音质都有改变。中度的音质改变称为“嘶”,此时除育质变得粗糙和不纯外,尚有漏气,表示双侧声带在发音时有明显间隙。重度音质改变称“哑”,即发声时声门间隙很大,声带无法振动,只能发耳语声。
病因
1、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慢性喉炎:患者多有过度发音,如长时间讲话,高声喊叫,长时间啼哭的病史,或者有用声不当,就会出现持续性声嘶,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多表现为持续性声嘶。
2、伴有喉痛,吞咽痛,在感冒发热后出现,可能为急性咽喉炎。严重的喉痛,长时间不愈,还要考虑喉结核或者恶性肿瘤的可能。
3、声音发哑,甚至刺耳,伴有喉部阻塞感,咳嗽,痰中带血,伴有颈部包块,年龄较大的病人要警惕喉癌的可能。
4、部异物感,伴有咳嗽,声音易发倦,或有睡前喜食,或经常出现返酸,嗳气,也可能是返流性喉炎,但有的返流性喉炎的病人也可仅有一种症状。
5、另外外伤,包括环杓关节脱位,及喉部的物理化学损伤均可以导致声音嘶哑。
人的喉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发出正常的声音:
.喉内诸肌必须相互配合自动调节肌肉的张力
.声带边缘必须整齐光滑扁平并具有良好的弹性
.双侧声带必须向中线紧密靠拢闭合
①声带息肉、声带小结;②喉肿瘤;③急慢性咽喉炎,外伤,水肿,肿瘤,瘫痪时,声带的形状、弹性、紧张度便出现异常,因而声带振动既不对称,又不均匀,便产生声音嘶哑。
检查
(一)病史
询问病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发病诱因上呼吸道感染可引起急性喉炎。用声过度可引起喉肌无力。精神创伤可引起癔病性失音。开放性肺结核可能引起喉结核。
2.起病的快慢声嘶时间长一般多为慢性炎症,且时轻时重。突然发病应考虑颈段食管或上纵隔的疾患。
3.有无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喉鸣、喉痛、咳痰带血等。
(二)检查
1.间接喉镜检查首先注意喉内全貌,包括各部形态、颜色、表面情况和声门运动。除明确声带有无病变外,对其邻近的组织,特别是假声带、梨状窝等处要仔细观察。
2.直接喉镜检查在间接喉镜检查咽喉部过度敏感或声门暴露不清时,可用此法或悬吊式直接喉镜法进行检查。
3.纤维喉镜检查声嘶患者,如有张口困难,不能经口咽检查或经口咽检查不满意时,可用纤维喉镜通过鼻腔进行喉部检查。
4.喉功能检查喉的发音功能很复杂,检查喉的功能方法也很多。如喉动态镜,喉部高速摄影和录像、录音,喉肌电图,声门图,声谱分析等对检查喉的解剖、喉肌功能和功能异常以及早期发现病变均有较大的价值。
5.喉部X线检查可利用喉部X线平片。断层片、喉部造影以及CT检查,对喉异物、喉狭窄、喉外伤后软骨骨折的诊断很有价值,必要时用NRI对观察喉肿瘤的侵犯范围有帮助。
鉴别
应该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声音异常正常人说话时声音清亮圆润,饱满丰富。如果说话的声音表现出哑、嘶、沙、毛时,常是喉部疾病和全身其它疾病的信号。声音异常主要是指人们发出的各种声音如语音、啼哭声、痰鸣音和鼻息音的异常。
2.讲话频率小,不能发高音单侧喉上神经损伤的症状是讲话的频率范围缩小,不能发高音。喉上神经由迷走神经分出后,在颈部行程较短,损伤较喉返神经少,且一般多为单侧,易伤及其外支。
3.声音变低正常人从前面加压于甲状软骨时,声音变低。由于喉上神经损伤引起的致使声音变低的现象。声音变低是喉上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之一。
预防
声音嘶哑预防方法:
1、科学用嗓,不要用嗓过度
2、变声期、月经期、妊娠期要注意声带休息
3、不要吸烟及被动吸烟、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喉部不适要及时就医
5、注意对嗓子的保护,注意发音的合理性,积极的预防感冒、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来提高个人抵抗力。
食疗方法:
1.花生米60克,冰糖少许。加水煮熟,每天1次吃完。可润肺利咽,用治外感引起的失音。
2.胖大海5枚,冰糖适量。将胖大海洗净,同冰糖放入碗内,冲入开水,加盖浸泡30分钟后饮用。每天上、下午各1次。可清热、解毒、润肺,用治干咳音哑、咽干喉痛及扁桃体炎、牙龈肿痛等。
3.冰糖50克,梨2个。将梨洗净切块,同冰糖共放入锅中加水煮烂,每日分两次服用。可清热润喉,消痰降火,用治声音嘶哑,对嗓子有保护作用。亦可将梨洗净切块,绞取汁液,徐徐咽下,每次1小杯,有同等功效。
相关症状
精神创伤 溃疡 囊肿 息肉 喉肌无力 讲话频率小,不能发高音 咳痰 声音变低 声音异常 失音 张口困难 呼吸困难 痰鸣音 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