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颌下腺疼痛、压痛是颌下腺炎的症状之一,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出现。
病因
下颌下腺是混合想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粘蛋白,较腮腺分泌液粘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下颌下腺导管开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这些解剖结构均唾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涎石的产生使导管阻塞和狭窄,引起逆行性感染而发生下颌下腺炎。
检查
1.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3.患侧舌下区红肿,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慢性者可有颌下区反复肿痛史,颌下腺肿大,质稍硬,轻压痛;
5.颌下腺导管口轻度红肿,有脓液或混浊液排出;
6.口底咬合片可能显示导管结石。
辅助检查
1.对单纯早期颌下腺炎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慢性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和“B”。
鉴别
1.慢性颌下腺炎表现为颌下区肿块有反复肿大的病史包块直径一般不超过2cm颌下腺导管口正常无进食后肿大及涎绞痛症状X线造影摄片检查为正常颌下腺影像
2.颌下腺肿瘤常表现为持续性增大一般无炎症表现抗炎治疗无效恶性肿瘤常累及舌神经舌下神经面神经下颌缘支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颌下腺造影可见占位性病变
3.急性牙源性颌下蜂窝织炎与急性颌下腺炎一样表现为急性炎症但无慢性颌下腺炎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口腔有明显的牙源性病灶
预防
该病常与涎石并发,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磷化水,防止涎石形成。慢性颌下腺炎者,如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1.病原治疗(去除涎石、导管扩大术);
2.物理治疗;(理疗)
3.抗生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5.重者可作手术摘除颌下腺;
6.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为主;
7.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注意支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
8.慢性病例应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9.累发病例应考虑外科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