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取消
明明知道家人改变不了,为啥还要陷入不停改变的状态
2024-06-15 23:00:57
49岁
要不就完全不管,一天都不和孩子说话。纠了两年他们都没有去工作,每次有了动力,自己就关心纠正提醒,只关注孩子工作这个事情,让孩子两年多来都觉得,工作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吩咐。孩子因为管太多还哭过好多次,天天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让孩子有情绪 这样孩子没有动力工作正常吗。以前工作过六年
为保护用户隐私不显示图片
3位医生回答
崔俊兰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问医生
精神心理科 - 心理咨询科
"您好,理解您在家庭关系中的困扰,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很焦虑。孩子因为感受到过多的压力而情绪低落,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动力和正常工作。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情况都不同,能否请您提供一些孩子的具体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情况,给您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另外,您可以考虑家庭治疗或心理咨询,这样可以帮助您和孩子更好地沟通和处理这些问题。如果在未来遇到类似的困扰,随时可以再次咨询,我们会尽力帮助您。"
回复于 2024-06-15 23:02:05

王大杰
主治医师
问医生
其他科室 - 全科
即使明明知道家人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或按照你的期望去改变,人们往往还是会陷入试图改变他们的状态,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和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期望与责任感: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可能对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抱有一定的期望,并希望他们能达到我们设定的标准。同时,我们也可能有一种责任感,认为帮助他们改变是为了他们的未来。 爱的表达方式:很多人试图改变家人的行为是出于爱,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家人过得更好。然而,有时这种表达方式可能并不被接受,甚至产生反效果。 控制欲:人类天生有一种控制环境的欲望,以减轻不确定性和焦虑。试图改变家人可能是一种控制欲的体现,即使这种控制是徒劳的。 过度关注:当你过度关注某一件事情时,比如孩子的工作问题,你可能会陷入一种“隧道视野”,只看到这个问题,而忽略了其他可能影响孩子动力的因素。 沟通方式:你的沟通方式可能也是导致孩子感到压力的原因。例如,如果孩子觉得你是在命令他们而不是支持他们,他们可能会感到反感和无力。 关于孩子的情况,以下几点可能有助于理解: 孩子的工作动力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兴趣、目标、价值观等。仅仅关注工作本身可能无法触及这些深层次的动力来源。 过度纠正和提醒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被控制,从而削弱他们的自主性。孩子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来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 情绪接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或否认它们,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你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放宽期望:理解并接受家人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放宽对他们的期望可能会减轻你的压力。 沟通方式:尝试以更开放、理解和支持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是否按照你的期望行事。 关注全面:除了工作之外,关注孩子的其他方面,如兴趣、社交、健康等,帮助他们建立全面的生活。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处理这个问题,或者孩子的情绪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回复于 2024-06-15 23:27:16

宋忠花
副主任医师
问医生
其他科室 - 全科
这个情况来看的话,应该是出现心理性问题造成的,建议可以使用米氮平或者舍曲林调整一段时间。
回复于 2024-06-16 00:01:59

认证医生
十分钟内回复,快来提问
提问
申明:由于不能面诊,解答仅为医生个人经验或建议,不能视为诊断依据,如有诊疗需求,请前往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找医生 发现 新人一元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