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输卵管肿瘤(tumoursofthefallopiantube)甚为少见,而良性较恶性更为少见。输卵管良性肿瘤的组织类型繁多,其中腺癌样瘤(adenomatoidtumor)相对多见。其他如乳头状瘤,血管瘤,不滑肌瘤,脂肪瘤等均极罕见。由于肿瘤体积小,无症状,术前难以诊断,预后良好。输卵管恶性有原发和继发两种,绝大多数为继发癌,占输卵管恶性肿瘤的80~90%,原发灶多数位于卵巢和宫体,也可由对侧输卵管、宫颈癌、直肠癌、乳腺癌、转移而来。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症状、体征和治疗取决于原发灶、预后不良。
最新文章
症状
1、阴道排液
约50%患者有阴道排液,为黄色水样[2]液体,一般无臭味,量多少不一,常呈间歇性。这是本病最具特异性的症状。
2、阴道流血
多发生于月经中间期或绝经后,为不规则少量出血,刮宫常呈阴性。
3、腹痛
一般为患侧下腹钝痛,为输卵管膨大所致。有时呈阵发性绞痛,为输卵管痉挛性收缩引起。当阴道排出大量液体后,疼痛随之缓解,少数出现剧裂腹痛,则系并发症引起。
4、下腹肿块
妇科检查时常可触及一侧或两侧输卵管增粗或肿块。质实兼有囊性感,呈腊肠样或形状不规则,有轻触痛,活动常受限。排液后肿块缩小。液体积聚后又复增大。
病因
病因不明。70%患者有慢性输卵管炎,50%有不孕史,单侧输卵管癌患者的对侧输卵管经病理检查多有炎性改变,推断慢性炎症刺激可能是发病的诱因。慢性输卵管炎多见,输卵管癌却罕见,炎症并非是唯一诱因。
检查
1、细胞学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找到不典型腺上皮纤毛细胞,提示输卵管癌的可能。阳性者应行分段诊刮以排除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若细胞学检查阳性而诊断性刮宫阴性则可能为输卵管癌。当肿瘤穿破浆膜层或有盆腹腔扩散则可在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找到恶性细胞。
2、子宫内膜检查:子宫内膜癌、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常有阴道流液,为排除以上疾病需行分段诊刮,输卵管癌者诊断性刮宫常为阴性,伴有宫内转移者除外。
3、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CT、MRl等有助于术前诊断和分期,可确定肿块的部位、大小、性质及有无腹水等。
4、血清CAl25测定:可作为输卵管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无特异性。
5、腹腔镜检查:腹腔镜可直接观察输卵管及卵巢,有助于输卵管癌的诊断,同时可吸取腹腔液进行细胞学检查。
鉴别
输卵管癌与卵巢肿瘤、输卵管卵巢囊肿不易鉴别,如有可疑,宜及早冲腹探查确诊之。
并发症
1、输卵管峡:输卵管肿瘤症状输卵管峡是从子宫外侧角水平向外延伸,达卵巢下端附近的一段,约占输卵管全长的1/3,输卵管肿瘤症状内接输卵管子宫部,外连输卵管壶腹。此部短而细直,壁厚腔窄。输卵管炎易造成峡部堵塞而导致不孕或宫外孕,是输卵管肿瘤的严重危害。
2、输卵管漏斗:输卵管肿瘤症状输卵管漏斗先输卵管的末端,输卵管肿瘤症状膨大呈漏斗状。漏斗的中央,有输卵管腹腔口。当漏斗部的肌层松弛时,此口直径为0.24-0.36cm。漏斗的周缘有多数放射状不规则的突起,称为输卵管伞。输卵管伞的内面盖有黏膜,输卵管肿瘤症状其中最长的一个突起,称为卵巢伞,与卵巢表面相连。卵巢伞内黏膜上的沟比输卵管伞上的要深,因此,输卵管肿瘤症状有人认为卵巢伞可能是引导卵子进入输卵管腹腔口的通路。
3、输卵管壶腹:输卵管壶腹延续于输卵管峡的外端,输卵管肿瘤症状是输卵管最长,管径最粗的一段。其长度为3.47-4.13cm,约占输卵管全长的2/3,直径为0.37-0.47cm。输卵管壶腹部呈“S”弯曲,自卵巢下端起于输卵管峡部外端,先向外行,然后弯向上,沿卵巢前缘上行,输卵管肿瘤症状至卵巢上端,再弯曲向后,移行于漏斗部。壶腹部是卵子受精处,若受精卵植入此部,则形成输卵管妊娠。
治疗
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强调首次治疗的彻底性。
1、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原则上早期应行全面分期手术,晚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2、化学治疗与卵巢癌相似,多采用以铂类和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
3、放射治疗由于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疗效显著,较少应用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作全子宫、双侧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如癌肿已扩散到盆腔或腹腔,仍应争取大块切除肿瘤。一般不主张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输卵管良性肿瘤常无临床症状,故很少在术前作出诊断。最后诊断取决于病理组织检查。治疗方法为输卵管切除术。预后好。
预防
1、避免不洁性交及不正当的性关系,活动性生殖器疮疹患者绝对禁止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
2、治疗期间禁行房事,必要时配偶亦要进行检查。
3、对局部损害的护理,应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4、治愈后或有复发者,要注意预防感冒,受凉,劳累等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