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_病因

  【病因】

  大气温度升高(>32°C )、湿度较大(>60%>)、对高热环境不能充分适应及工作时间长、剧烈运动或军事训练,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此外,在室温较高而无空调时,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和慢性疾病患者更易发生中暑。有统计,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可使中暑发生率增加10倍。通常,发生中暑的原因有:①环境温度过高:人体能从外界环境获取热量;②产热增加:重体力劳动、发热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使产热增加;③散热障碍:如湿度大、肥胖、穿透气不良衣服或无风天气等;④汗腺功能障碍: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汗腺散热,系统性硬化病、广泛皮肤瘢痕或先天性无汗症、抗胆碱能药或滥用毒品可抑制出汗。上述因素会促发和导致中暑。

  【发病机制】

  正常人腋窝温度36 ~ 37. 4°C ,直肠温度(中心温度)36. 9 ~ 37. 9°C 。根据外界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控制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1. 体温调节方式

  (1) 产热: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运动和寒战也能产生热量。气温在28°C左右时,静息状态下,人体产热量为210~252kJ(50.4~60.48kcal)/(h • m2)。体重70kg的人,基础代谢产热量约418.7kJ(100kcal),缺乏降温机制时,体温可升高1. 1°C。人体剧烈运动产热量较静息状态时增加20倍,约2520 ~ 3780kJ(604. 8 ~ 907. 2kcal)/( h • m2),占人体总产热量的90% 。

  (2) 散热:体温升高时,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约为正常的20倍,大量出汗促进散热,又会引起水盐丢失。人体与环境之间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热交换:①辐射(radiation):约占散热量的60%。室温在15 ~ 25°C时,辐射是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②蒸发(evaporation):约占散热量的25%。在高温环境下,蒸发是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皮肤每蒸发1L汗液,散热2436kJ(580kcal)。湿度大于75%时,蒸发减少。相对湿度达90% ~95%时,蒸发完全停止。③对流(convection):约占散热量的12%。散热速度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和空气流速。④传导(conduction):约占散热量的3% 。水较空气热传导性强,人体皮肤直接与水接触时,散热速度是正常的20 ~30倍。

  2. 高温环境适应 通常,炎热环境中运动丢失l~2L/h汗水,有时甚至多达4L。在热环境每天工作100分钟持续7 ~ 14天后,才能达到良好热适应。对抗高温时表现为心排血量和出汗量增加,汗液钠含量较正常人少等,出汗散热量为正常的2倍。训练有素的马拉松运动员,直肠内温度高达42T而无不适。无此种适应代偿能力者,易发生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