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中以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最为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要了解心脏瓣膜疾病,先从心脏的结构谈起。人体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个心腔,两个心房分别和两个心室相连,两个心室和两个大动脉相连。心脏瓣膜就生长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大动脉之间,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保证血流单方向运动,在保证心脏的正常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人体的四个瓣膜分别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心脏瓣膜病就是指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瓣膜因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或创伤等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
最新文章
症状
心脏瓣膜病多呈现慢性发展的过程,在瓣膜病变早期可无临床症状,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短、疲乏和倦怠,活动耐力明显减低,稍作运动便出现呼吸困难(即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平卧休息。心脏瓣膜病也可因急性缺血坏死、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而急性发生,表现出急性心衰的症状如急性肺水肿。
部分患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患者可出现咯血,轻者痰中伴有血丝,重者一次性咯出大量鲜血,在急性左心衰时可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此外,长时间的肺部淤血可导致患者频繁发生支气管炎,特别在冬季。
某些患者特别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会在活动后出现头晕、黑蒙甚至晕厥。也可出现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症状。
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查体时可以发现心脏扩大,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特征性的心脏杂音,如二尖瓣狭窄的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时的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在胸骨左缘3~4肋间的舒张期哈气样杂音、主动脉瓣狭窄时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等,心律失常的表现,在急性心衰时可出现肺部湿性啰音或哮鸣音。
病因
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和创伤等。可以引起单个瓣膜病变,也可以引起多个瓣膜病变。瓣膜病变的类型通常是狭窄或者关闭不全。一旦出现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便会妨碍正常的血液流动,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引起心脏功能损害,导致心力衰竭。
检查
1.X线胸片
显示心脏扩大,肺部淤血,胸腔积液等表现。
2.心电图
可以有心房颤动等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心房和心室肥大的表现。
3.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和评价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方法,可以定性心脏瓣膜病变的性质,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等,可以定量测定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程度,各房室的大小,心室壁的厚度,左心室的收缩功能,肺动脉压力等。对指导手术、介入和药物治疗有重要价值。
鉴别
二尖瓣关闭不全
1、代偿期可无症状,当左心衰竭时可有心悸、气促、乏力等。
2、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常向腋下或背部传导;可闻及第三心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左心房、左心室扩大,肺动脉段突出。
(2)心电图检查:左房增大及左室肥厚、劳损。
(3)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左室增大时,M型图可测出。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早期无症状,或有心前区不适或头部动脉搏动感;晚期可出现左心衰竭症状,急性重症患者有胸痛。
2、毅面苍白,心尖捕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心浊音界增大呈靴形,主动脉瓣区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有舒张期、高音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心尖区可闻及低调柔和的舒张中期杂音(Austin-Flint杂音);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可出现四周血管征,如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捕动及Durozicr征。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左心室扩大伴升主动脉屈曲、延长,形如靴状;透视可见主动脉埔动增强和左室捕支配合呈“摇椅式”搏动。
(2)心电图检查:电轴左偏,左室肥厚伴劳损。
(3)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确诊关闭不全及病因很有帮助。
主动脉瓣狭窄
1、轻者可无症状,轻重者有呼吸困难、疲乏,甚至出现心绞痛、眩晕或黑蒙等表现。
2、主动脉瓣区有一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并向颈部和心尖部传导。老年患者,该杂音常为高调带乐性而且在心尖部最响亮;有收缩期震颤,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脉搏细弱,收缩压降低,脉压变小。
3、辅动检查:
(1)X线检查:升主动脉根部常呈狭窄后扩张,重度狭窄几乎都有主动脉瓣钙化、左心室扩大。
(2)心电图检查:左室肥厚伴劳损,有时左房增大。
(3)超声心功图检查:主动脉瓣开放幅度减低(〈1.5cm),开放速度减慢,左心室壁增厚,主动脉壁可能增厚、上升和下降速度减慢。
(4)心导管术:对鉴别中、重度狭窄有极大准确度。
并发症
由于联合瓣膜病变多由风湿性心脏病(RHD)引起,故其并发症多与风湿性心脏病有关:
(1)心房纤颤(Af)
(2)急性肺水肿
(3)血栓栓塞
(4)心力衰竭
(5)感染性心内膜炎
(6)呼吸道感染
治疗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包括药物等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1.内科治疗
对于出现钠水潴留等心力衰竭表现者应用利尿剂,对于出现快速房颤者应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控制心室率,对于有血栓危险和并发症者应用华发林等抗凝治疗。同时强调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适当限制钠水摄入、预防感染等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
2.外科手术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等手术治疗是心脏瓣膜病的根治方法,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积极评价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争取手术治疗的机会。
3.介入治疗
主要是对狭窄瓣膜的球囊扩张术,对于重度单纯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和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者,若瓣膜钙化不明显,可以选择经皮瓣球囊扩张术,可以达到扩大瓣口面积、减轻瓣膜狭窄、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的目的。
预防
在各种病因的心脏瓣膜病中,风湿性心脏病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预防和及时治疗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以预防风湿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