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肿瘤

腹膜肿瘤
腹膜肿瘤发生于腹膜的肿瘤。腹膜原发性肿瘤罕见,继发性肿瘤可来自卵巢和胚胎性癌...

别名:腹膜瘤

就诊科室:肿瘤科 肿瘤综合科 

医生指导:腹膜肿瘤常见问题 >>

介绍

腹膜肿瘤发生于腹膜的肿瘤。腹膜原发性肿瘤罕见,继发性肿瘤可来自卵巢和胚胎性癌、肠系膜或肠壁的淋巴肉瘤,并由腹内或其他任何器官原发癌转移至腹膜。继发性腹膜癌出现后,可产生腹水和多发性、结节性肿块,有时作腹部触诊或作直肠指检可触及盆腔底的癌结节。至晚期患儿因大量腹水引起腹胀,出现消瘦、乏力和贫血等恶病质现象,作腹腔穿刺可得血性腹水,涂片找到癌细胞可协助诊断,预后险恶。只有早期治疗原发性癌,才能预防腹膜癌瘤,治疗继发性腹膜癌,可采用化疗、放疗和一般支持疗法。

最新文章

后腹膜肿瘤术后多长时间复查一次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腹膜后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怎么护理

腹膜后肿瘤应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如何治疗

后腹膜肿瘤手术有后遗症吗 后腹膜...

腹膜后肿瘤放疗效果好吗 如何治疗...

后腹膜肿瘤是什么病 后腹膜肿瘤的...

腹膜后肿瘤能活多久 多个方法治疗...

腹膜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更多文章>>

症状

腹部肿块腹膜后肿瘤部位深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压迫脏器及胀痛时始被权威发现腹部包块良性者增长缓慢恶性者发展迅速肿块多偏一侧。
压迫症状:胃肠道受压时可有恶心呕吐及饱胀感;直肠受压时可有大便次数增多及肛门部胀感甚至大便变形及排便困难;泌尿系受压常见症状为: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血尿输尿管受压可致肾盂积水血管受压则下肢水肿。
疼痛:腹膜后肿瘤出现疼痛是由于包膜张力增大或压迫侵犯刺激神经表现为副教授腰背痛会阴部痛或下肢痛。
全身症状:出现消瘦乏力食饮减退甚至出现恶病质少数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病因

腹膜肿瘤主要来源于腹膜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组织、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2/3为恶性肿瘤。

1.良性肿瘤

脂肪瘤、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囊性畸胎瘤以及化学感受器瘤。

2.恶性肿瘤

淋巴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神经鞘瘤及恶性畸胎瘤等。


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肿块深而固定,胸膝位检查时肿块固定于腹膜而无下垂移动感。
2.B超、CT或腹膜后充气造影提示肿块位于腹膜。一般只用于恶性肿瘤。

3.静脉尿路造影、腹部超声检查、CT扫描显示病变为肾脏实质内。肾脏核素扫描亦可有助于诊断。肾母细胞瘤为小儿常见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2~4岁。肿瘤位于一侧腰部多不超过腹部中线,亦常伴有发热。半数患儿有血压升高,晚期出现贫血及恶病质。超声检查、CT扫描显示肾内实质性占位病变,静脉尿路造影提示肾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或不显影。

鉴别

应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1.肾肿瘤肾肿瘤以恶性多见,良性者甚少且腹部多不能触及。成年人以肾癌多见,好发于40岁以上。肿瘤位于腰部,常有肉眼或镜下血尿。晚期病人常有发热、贫血及消瘦。静脉尿路造影、腹部超声检查、CT扫描显示病变为肾脏实质内。肾脏核素扫描亦可有助于诊断。

肾母细胞瘤为小儿常见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2~4岁。肿瘤位于一侧腰部多不超过腹部中线,亦常伴有发热。半数患儿有血压升高,晚期出现贫血及恶病质。超声检查、CT扫描显示肾内实质性占位病变,静脉尿路造影提示肾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或不显影。

2.肾积水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系因先天性上泌尿系梗阻所致,好发于5岁以上的小儿。肿瘤位于侧腹部,囊性,腹壁薄者透光试验阳性。X线片可见肾影扩大且有时可见钙化点。超声检查、排泄性尿路造影、核素肾图和肾扫描对诊断有价值。成人肾积水一般病史较长,可有血尿、腰痛史。部分病人系因输尿管结石所致,可有绞痛病史,或有继发性感染史。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见肾盂肾盏扩大,但晚期病例可不显影。先天性或成人肾积水有时因梗阻暂时解除而有肿瘤突然缩小的病史,这是本病所特有的病征。

3.多囊肾为先天性疾病,系因胚胎期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连接发生障碍所致。婴儿型多于1岁内死亡。成人型多为双侧性,发病缓慢,常于40岁左右出现症状,且常伴有其他器官如肝、肺囊肿等。除腰部出现肿块外,可有血尿、泌尿系感染、高血压及侧腹部或腰疼痛史。晚期可出现尿毒症。尿路造影可见肾盂肾盏拉长、变形等征象,肾区超声探测有多个液平段。核素扫描显示肾脏大范围的放射性缺损区。

4.胰腺囊肿本病应与位于上腹部的腹膜后肿瘤鉴别,临床上以假性胰腺囊肿多见。本病病程较长,以往多有急性胰腺炎或腹部损伤史,肿瘤位于上腹部偏左,触诊可发现肿物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有时呈囊性感,不活动。可伴有周围器官受压症状如胃纳不佳及呕吐等。超声波检查显示液平,X线检查平片可见到胰腺区可能有钙化斑,钡餐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帮助,可发现胃被压并向前推移,十二指肠围扩大及横结肠向上或向下移位。

5.胰体尾部癌本病的特点为腹痛。腹痛位于上腹部,并向腰背、前胸、肩及肋缘下放射,多为持续性钝痛而不能缓解,仰卧时加重,夜间尤重,常迫使病人弯腰俯坐或弯腰侧卧,常伴有食欲不振、腹泻、体重减轻及尿糖阳性。上腹或左上腹触及肿瘤多为晚期表现。逆行胆、胰管造影术、CT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6.结肠癌本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诊断不难。但少数病人常以腹部肿块就诊,当升结肠或降结肠癌或肝曲及脾曲结肠癌侵及周围组织时,肿瘤较固定,如病史确无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此时应行钡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采集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另外少数病人虽无便血病史,但大便潜血试验多次为阳性者亦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应进行上述特殊检查方法以免误诊。

7.结核性腹膜炎本病腹部有时可触到肿物,且有时与腹后壁、肠管及肠系膜等粘连固定而易与腹膜后肿瘤相混淆。但本病多见于年轻女性,有慢性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身体其他部位可找到结核病灶;且本病的腹部肿块常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多发性特点,往往边界不清,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了解有无肠结核存在,腹腔镜检查对诊断虽然有较大帮助,但如有肠管与腹壁粘连常不易成功。对诊断可疑时应行剖腹探查术。

8.腹主动脉瘤本病较少见,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或腹部损伤所致。肿瘤位于脊柱之前,有膨胀性搏动,可有触痛,肿瘤处有时可触到收缩期震颤及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跳痛。如压迫椎体可出现腰背部疼痛。X线片(正侧位片)有时可发现瘤壁线状钙化影,对可疑病例可行腹主动脉造影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9.寒性脓肿胸椎下段及腰椎结核所形成的寒性脓肿可形成腹膜后肿物,应与腹膜后肿瘤相鉴别。病人常有腰背疼痛史,脊椎可后突畸形,且寒性脓肿多位于腹部一侧,脊椎X线平片可发现原发结核病灶。

并发症

可并下以下病症:

恶性肿瘤生长到一定时期,可出现消瘦、乏力、纳减、贫血、发热、腹水、黄疸,甚至恶病质。

(1)原因不明的消瘦、无力,上腹无规则的疼痛,食欲下降,特别厌食肉类食品。
(2)非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有乳头流水或能挤出液汁。
(3)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
(4)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久治不愈。
(5)中年以上的妇女,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时有不
皮癌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是停经后数年又来月经,白带明显增多。
(6)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7)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并伴有肝区疼痛。
(8)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9)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10)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11)反复发热和顽固性的牙齿出血,皮下出血和进行性贫血。
(12)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高热。
(13)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和灼痒不适。
(14)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有时失禁。
(15)无明显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16)进食吞咽时胸骨后有异物梗塞感、刺痛感或自觉食物通过缓慢。
(17)鼻塞,经常少量鼻出血或鼻涕中常带血丝,伴有偏头痛、头晕、耳鸣和颈上部耳垂下方前后部位摸到肿大淋巴结。
(18)大便习惯改变,或腹泻和便秘经常交替出现,或大便常带脓血,或大便变细变扁。
(19)逐渐加剧的头痛,伴突然出现的短暂的视力障碍和呕吐。
(20)青少年肘或膝关节剧痛、肿胀,用抗风湿药或抗菌素类药治疗无效等。

治疗

随着对肿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更由于肿瘤局部治疗方法的停滞不前,恶性肿瘤逐渐地被看成为一种全身性疾病。由此而来,肿瘤治疗观念便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肿瘤综合治疗观应运而生。

纵观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与衍变,不难看出,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三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

从治疗效应看,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都为局部治疗的方法。因此,肿瘤化学治疗专家除了重视局部肿瘤外,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上。他们对于肿瘤治疗的观点为细胞指数杀灭的观点,故强调了多疗程、足剂量的用药方法,以期能彻底杀灭绝大部分的肿瘤细胞。


预防

腹膜肿瘤预防饮食上以营养全面,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烧烤,腌制等食物,平时进食定时定量,合理营养为原则。多食用比如鱼,瘦肉,蛋,大豆制品,香菇,大枣等等。

检持参加户外锻炼增加自己的免疫力,定期参加身体体检,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相关疾病

腹痛 肠梗阻 纤维瘤 腹膜后肿瘤 妇科检查 营养不良 腹部肿块 腹膜间皮瘤 腹水 腹胀 胼胝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