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水疝是阴囊积水水肿之病证。出《儒门事亲》卷二,因水湿之气下注,或感受风寒湿邪而发。症见阴囊部肿胀疼痛,阴汗时出,或见阴囊部肿大光亮如水晶状,不红不热;或有搔痒感,破溃伤流黄水;或于小腹部按之而有水声。治宜行气逐水。轻症者可选用五苓散加减,重症者可选用禹功散加减。相当于睾丸鞘膜积液,阴囊水肿等病。积水者可用穿刺放水或选用外科手术治疗。
最新文章
症状
水疝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水疝的症状:鞘膜腔内液体积留过多,即成鞘膜积液。它是一种常见疾病,可见于各种年龄。胎儿早期睾丸在腹膜后,7~9月时经腹股沟管下降进入阴囊,附着于睾丸的腹膜也随之下降形成腹膜鞘突。出生后从内环至睾丸方整段精索部分的鞘突逐渐萎缩切台。睾丸部分的鞘突形成囊状睾丸固有鞘膜,正常的鞘膜腔内仅有少量浆液,当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时,可引起期膜积液。鞘突在不同部位闭合不全,又可形成各种类型四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分为四个类型: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和交通性鞘膜积液。其中睾丸鞘膜积液最为常见,其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友性,后着由炎症、外伤、肿瘤、丝虫病等引起。
病因
1.肾主水,脾运化水湿,先天肾气不足,或肾阳虚衰,水液不能蒸腾气化;或脾阳虚冷,运化乏力,水湿潴留,导致局部水液的正常分泌与吸收功能失调,是产生水疝的基本病因。
2.婴儿先天不足,或肾子下降后通道闭合不良、先天异常,水液易于下趋集注睾丸而成先天性水疝。成年人,脾肾亏虚,复感寒湿之邪,以致寒湿郁结,发为本病;或因饮食不节,酒湿内伤,脾肾受损,湿热内生,下注阴器,留恋而成;或睾丸外伤,血瘀阻塞肾络水道,也可导致继发性水疝。
检查
基本检查:睾丸鞘膜积液质软,有弹性和囊性感,触不到睾丸和附睾,透光试验阳性。精索鞘膜积液位于腹股沟或睾丸上方,与睾丸有明显分界。睾丸精索鞘膜积液时阴囊有梨形肿物,睾丸亦扪不清。交通性鞘膜积液时,卧位积液囊可缩小或消失。
进一步检查:1.B超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疑为睾丸肿瘤引起的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有重要意义、鞘膜积液应该如何预防?鞘膜积液在热带地区发病率高与血丝虫感染有关系,故平时防蚊措施是重要的。其常规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根据阴囊内或腹股沟区囊性肿物,自觉症状轻微,透光试验阳性即可诊断为鞘膜积液。根据囊性肿物的位置、形态、与睾丸的关系及能否消失或压缩,可确定鞘膜积液的类型。但需进一步明确鞘膜积液是原发性还是症状性。对症状性鞘膜积液还要确定其原发病变。原发性鞘膜积液无明显诱因,囊肿壁薄,光滑,张力较大,无压痛,透光度良好,短期内积液量无显着改变。症状性鞘膜积液大多由阴囊内病变引起,如附睾炎、睾丸炎及精索炎等。病人有原发病的病史和症状,前列腺和精索的检查也可发现异常。积液量常较少,而且随原发病变的好转积液量可减少。慢性感染性病程长久者,囊壁增厚,钙化时扪之囊壁厚而质地不均,透光度减弱。急性感染性鞘膜积液局部压痛重,全身可有中毒症状。若积液为脓性或有出血,则透光度减弱,甚至透光试验阴性。
2.对不能确定积液性质及病因者,可行鞘膜穿刺抽液检查。将积液大部分或部分吸出后,仔细检查睾丸、附睾、精索是否正常。并检查积液的颜色、透明度、所含物质及细菌培养。乳糜性约60%—75%可发现微丝蚴。但对诊断性穿刺要慎重,急性感染性鞘膜积液不宜穿刺;若怀疑睾丸、附睾肿瘤或伴有疝者,禁忌穿刺。会阴部X线平片可确定鞘膜囊壁有无钙化。鞘膜囊穿刺抽液后注造影剂摄片可检查囊壁是否光滑,附睾、睾丸形态是否正常。超声波和放射性核素等检查有助于确定阴囊内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及睾丸、附睾有无病变。如果鞘膜内长期积液,内压增高,而使睾丸缺血,睾丸生精功能不良,最终导致男性不育。
鉴别
水疝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或精索部位囊性肿物,一般无不适感,大小可有很大差异,多数为卵圆形。先天性鞘膜积液在平卧时,挤压积液可以使之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鞘膜积液多数为单侧性。原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的阴囊皮肤正常,张力较大,可透光。如鞘膜张力不大,比较柔软,应想到可能为继发性鞘膜积液,应警惕睾丸、附睾存在病变,如结核、梅毒、炎性病变、肿瘤及丝虫病等。
并发症
水疝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浆液存在,性质与腹腔内浆液相似,有滑润作用,能使睾丸在其中自由滑动。在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壁有分泌和吸收浆液的功能,并使其容量保持稳定。若鞘膜本身及周围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使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则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本症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临床的重要性在于鞘膜内长期积液,内压增高,而使睾丸缺血,睾丸生精功能不良,导致不育。同时成人巨大鞘膜积液影响正常性生活,也可导致不育。
治疗
水疝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寒湿凝聚证
证候:发病缓慢,阴囊肿胀逐渐加重,久则皮肤顽厚,肿胀严重时阴茎内缩,影响排尿和性交;伴阴囊发凉潮湿,坠胀不适,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腰酸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弦。
治法:疏肝理气,祛寒化湿。
方药:陈苓汤、加减导气汤、水疝汤等加减
湿热下注证
证候:发病较快,阴囊肿大,皮肤潮湿而红热;伴小便短赤,或有睾丸肿痛及全身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大分清饮、清解汤加减
预防
水疝应该如何预防?
药物注射法:对于壁薄而小的积液,在局麻下先穿刺抽尽囊液,注入25%醋酸氢化泼尼松悬液0.5~1.5ml、2%盐酸普鲁卡因2ml;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用鱼肝油酸钠3~5ml.注药后轻轻按摩阴囊,使药液分布均匀。此法禁用于交通性鞘膜积液
手术疗法:成人鞘膜积液较多,肿块较大,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