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彩皮炎

油彩皮炎
油彩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又名演员油彩皮炎(cosm...

别名:演员化妆品皮炎,演员油彩皮炎

就诊科室:皮肤科 中西医结合科 

医生指导:油彩皮炎常见问题 >>

介绍

油彩皮炎(cosmeticdermatitis)又名演员油彩皮炎(cosmeticdermatitisinplayers),系指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工作者因使用油彩化妆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最新文章

油彩皮炎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油彩皮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油彩皮炎是什么?

油彩皮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油彩皮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油彩皮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油彩皮炎应该如何预防?

油彩皮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油彩皮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油彩皮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更多文章>>

症状

多见于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等使用油彩化妆的文艺工作者。

皮损好发于颜面。依据皮损形态临床分四种类型:

1.瘙痒型多见,应用油彩化妆后接触部位仅出现瘙痒,灼痛。但无皮疹出现。于卸妆后减轻或消失。

2.皮炎型应用油彩化妆数十分钟后,化妆局部出现刺痒或蚁行感,稍后出现红斑、肿胀,边界不清,以眼周明显;重者可有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瘙痒难忍,伴灼痛。多见于青年演员。轻症者,停止接触油彩经1周左右自行消退,反复发生者,愈后部分出现色素沉着。

3.痤疮型于前额、两颊及下颌部多发。皮损形态与寻常痤疮相似。与油彩中油基的化学刺激有关,停止接触油彩经1周左右逐渐消退。多发生在青年演员中。

4.色素沉着型多见于皮炎反复发作、从艺较久的演员。好发于眼周、额、颊及耳前部皮肤。可见到限局性青褐、红褐、灰褐色色素沉着斑,消退缓慢。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的特征性即可诊断。可疑致病的油彩成分分别作皮肤斑贴试验可有助于寻找引起皮炎的原因。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油彩由颜料、基油、填充剂及香精4部分组成。这些成分中任何一种由于质量因素均可致本病。油彩的颜料中立索尔大红、银朱R、耐晒黄G均是致敏作用较泼尼偶氮类染料,后两者又是兼有光感作用和致敏作用的硝基偶氮类有机颜料。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颜料中的杂质及某些无机颜料(如氧化铁红)中的铅、香精、基油等也是致病物质。

除油彩本身外,打底油、眉笔、唇膏、定妆粉、卸妆油、粘胡胶(含松香、稀氨溶液)及鼻油灰(造型用)、卸妆用的肥皂、纸张的质量及卸妆方法、室外演出的风吹日晒、大气湿度等刺激对皮肤发生反应有一定影响。采用卤钨灯、氙灯,镝灯等新光源作舞台照明,其中的紫外线并未滤尽,而油彩中的某些颜料、香精多系具光感作用的有机物,在强灯光尤其是长波紫外线(UVA)作用下,常可导致光感性皮炎或色素沉着。自身过敏体质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二)发病机制

部分是由于颜料或其中杂质成分原发性刺激作用结果,另一部分病例则是由于有机颜料的致敏作用所引起,或两种作用同时存在。

检查

1.皮损发生较快。
2.皮损多出现在油彩涂抹部位,一般多见于颜面两颊、两颧、眼周、下颊等部。
3.按临床表现分型:
①皮炎型:以水肿性红斑、丘疹为主,边界不清,有蚁行感或刺痛,停止化妆后,炎症可渐消退,如此反复,此型最为多见。
②痰痒型:多在上妆后不久发生,有蚁行感或痛痒难忍,卸妆后不久即可消逝,无明显皮损。
③粉刺型:皮损与平常痊疮相似,以毛囊性丘疹为主,可伴有黑头粉刺或毛囊炎。
④色素冷静型:大多见于皮炎反复发作,亦有个别无皮炎史者,皮损为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或灰褐色色素斑片。
4.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痰痒或灼热感。
5.多见于青年演员,女性多干男性。

鉴别

1.瘙痒型多见,应用油彩化妆后接触部位仅出现瘙痒,灼痛。但无皮疹出现。于卸妆后减轻或消失。
2.皮炎型应用油彩化妆数十分钟后,化妆局部出现刺痒或蚁行感,稍后出现红斑、肿胀,边界不清,以眼周明显;重者可有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瘙痒难忍,伴灼痛。多见于青年演员。轻症者,停止接触油彩经1周左右自行消退,反复发生者,愈后部分出现色素沉着。
3.痤疮型于前额、两颊及下颌部多发。皮损形态与寻常痤疮相似。与油彩中油基的化学刺激有关,停止接触油彩经1周左右逐渐消退。多发生在青年演员中。
4.色素沉着型多见于皮炎反复发作、从艺较久的演员。好发于眼周、额、颊及耳前部皮肤。可见到限局性青褐、红褐、灰褐色色素沉着斑,消退缓慢。

并发症

油彩皮炎(cosmeticdermatitis)又名演员油彩皮炎(cosmeticdermatitisinplayers),系指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工作者因使用油彩化妆引起的接触性皮炎。[1]油彩皮炎是由于接触油彩或化妆品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使用油彩化妆的文艺工作者.中医习称"粉花疮"。一般情况下少见并发症,

治疗

(1)首先应追查病因,避免再接触,清除刺激因子并告知患者以免今后再接触患病。
(2)避免搔抓、摩擦、热水或肥皂水洗涤及其他附加刺激。摒除辛辣刺激食品,清理胃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3)药物疗法:以脱敏止痒为主,轻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组胺药,如皮损面积大,炎症显著者可选用10%葡萄糖酸钙、10%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对重症泛发患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泼尼松20~30mg/d或肌注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宝松),或静滴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有感染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
(4)外用疗法:基本原则同急性湿疹。根据皮损情况,选择适应的剂型和药物,以消炎、收敛、缓和对症为原则,禁用刺激性或易致敏的药物。急性期红肿炎症著明、渗出糜烂者可用复方硫酸铜液(达里波斯液)或3%硼酸溶液进行湿敷,轻者可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或收敛、消炎的油膏外用。如已形成慢性炎症,可酌用低浓度角质形成剂,如3%黑豆馏油或糠馏油糊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配为油膏或乳剂外用。

预防

提高油彩质量,选用质量高、安全性好、低刺激性的油彩,是减少和防止油彩皮炎发生的根本措施。正确掌握油彩的使用方法,安全上妆、卸妆,避免各种不适当和不良刺激。加强个人保护,对反复发作和敏感体质者,上妆前涂一层适当的皮肤防护剂。


相关疾病

接触性皮炎 灼痛 肿胀 寻常痤疮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