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肿瘤

肠肿瘤
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贫血、消瘦、大便次数增多,变形,并有粘液血便。有时出现腹部肿...

就诊科室:外科 普通外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肿瘤科 肿瘤综合科 

医生指导:肠肿瘤常见问题 >>

介绍

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贫血、消瘦、大便次数增多,变形,并有粘液血便。有时出现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好发部位以直肠为主,乙状结肠为次,其他部位较少。

最新文章

肠手术后吃什么恢复快?

小肠间质瘤能治愈吗 治疗小肠间质...

升结肠肿瘤晚期患者能活多长时间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症状

小肠间质瘤就是绝症?

肠子肿瘤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结肠肿瘤能活多久?

大肠肿瘤最常见的症状

肠道肿瘤有什么症状?

肠肿瘤如何确诊?

更多文章>>

症状

原发性小肠肿瘤表现轻重不等的腹痛、肠道出血、肠梗阻腹部肿块及体重减轻等。恶性肿瘤的症状较多、较重,良性肿瘤的症状较轻或根本无症状。由于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因此,很难早期诊断。小肠X射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纤维小肠镜、肠系膜上动脉造影、CT等检查方法,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有帮助。必要时可以剖腹探查以获得最后诊断。

病因

发生于小肠和大肠的良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因肿瘤发生的性质和部位而异。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可无症状或症状很轻。有的恶性肿瘤早期也无明显症状,从而影响诊断、治疗和预后。肠道肿瘤中,小肠肿瘤的发病率较食管、胃和大肠等部位为低。通过X射线造影、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等方法可确诊。治疗宜手术切除。良性肿瘤预后好。小肠肿瘤发生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等部位的肿瘤发生率约占胃肠道肿瘤36%,占全身肿瘤的0.2%左右。发病率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小肠内容物是液体状态,可以减低进入小肠的致癌物质的浓度;

②小肠排空速度快,减少了致癌物质与小肠的接触时间;

③小肠内含有保护性酸及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IgA,可能对致癌物有溶解作用;

④小肠可能有一种类似脾脏的特殊保护系统,起到防御肿瘤的作用。

小肠肿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一般见于中老年人,以50~70岁为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在小肠肿瘤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良性肿瘤较常见的有平滑肌瘤、脂肪瘤和腺瘤,血管瘤比较少见,而神经纤维瘤、纤维瘤、纤维肌瘤等更为罕见;恶性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腺癌、平滑肌肉瘤等较为多见。肿瘤可以发生于小肠的任何部位,其中腺瘤和类癌多见于十二指肠,其他肿瘤则多见于回肠和空肠。肿瘤多为单发,但也可多发,恶性肿瘤多发性病变常为肠外原发病灶转移所致。

检查

小肠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x线钡餐检查,由于小肠肿瘤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又缺少早期体征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因此容易延误诊断。对具有上述一种或数种表现者.应考虑小肠肿瘤的可能,需作进一步的检查。

1.X线钡餐检查,对疑有十二指肠的肿瘤.采用弛张性十二指肠钡剂造影。

2.纤维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镜检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可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

3.由于类癌病人血中5-羟色胺升高.故对怀疑类癌的病例,测定病人尿中的5-羟色胺的降解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性质。

4.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

鉴别

1)局部扩散。大肠癌侵入肌层前,极少有淋巴结及静脉的受累。当癌已浸润到浆膜后,可直接蔓延到邻近器官。

2)淋巴道转移。早期肿瘤可沿肠壁神经周围的淋巴间隙扩散,由淋巴管转移淋巴结。结肠癌在结肠上、旁、中间和终末四组淋巴结均可有转移。直肠癌首先转移到直肠旁淋巴结,以后再扩散,侵入盆腔和肛周组织。

3)血道转移。晚期大肠癌可经血行转移到肝、肺、骨等处。

癌胚抗原(CEA):大肠癌患者血中可检出CEA,但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其他消化系统癌和正常人都可检出。但CEA的上升可提示癌瘤的复发或转移。

(2)Dukes分期

根据大肠癌病变的范围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而分为四期:

A期:未穿透肌层,也未累及淋巴结。

B期:已穿透肌层,扩延到肠周组织,但仍未累及淋巴结。

C期:已穿透肌层,已发生淋巴转移。

D期:有远隔脏器转移。

分期与愈后关系密切,A期手术可以治愈,B期术后5年存活率70%,C期为30%,D期极化。

(3)消化道类癌

从胃以下的消化道中,除结肠以外均可发生类癌,类癌起源于消化道中的嗜银细胞,属于APUD系统肿瘤。类癌发生于阑尾多见,而阑尾的类癌恶性程度最低,一般不发生转移。其他部位类癌恶性程度相对较高。

并发症

1.肠梗阻1/3的病人可发生肠梗阻。一般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呕吐及腹胀不十分显著。其特点是肠梗阻可反复发作及自行缓解。

2.肠穿孔与腹膜炎发生率为8.4%~18.3%。部分是在肠梗阻的基础上发生的,其他病例则因肿瘤侵犯肠壁发生溃疡、坏死、感染而致肠穿孔,急性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死亡率极高。慢性穿孔可发生肠袢间粘连、炎性包块、脓肿及肠瘘

3.消化道出血与贫血发生率为18.1%~27.9%,常见于黏膜下肿瘤。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表面糜烂、溃疡、坏死所致。如长期的隐性出血,病人发生贫血。

治疗

早期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小肠肿瘤的理想方法。良性肿瘤中平滑肌瘤、腺瘤及纤维瘤都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尤其是腺瘤,目前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所以应该及早切除。良性肿瘤若无严重并发症,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恶性肿瘤常因难以获得早期诊断,当明确诊断时多数病人已有转移,因此预后较差。小肠恶性肿瘤采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可能会收到一定疗效。大肠良性肿瘤发生在盲肠(包括阑尾)、结肠和直肠等部位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小肠良性肿瘤更为多见。从组织学上分类较为常见的有腺瘤、脂肪瘤、平滑肌瘤、错构瘤和炎性息肉。肿瘤可呈单个发生,也可呈多发性。

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肠肿瘤的高发人群:

1.发病年龄,大多数病人在50岁以后发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肿瘤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肿瘤的家族史。

3.结肠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肿瘤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息肉:大部分结直肠肿瘤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得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基因特征:一些家族性肿瘤综合症,如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肿瘤,可明显增加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机会。而且发病时间更为年轻。

以上人群定期健康体检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关疾病

胃癌 腹痛 便秘 慢性腹泻 哮喘 贫血 血管瘤 直肠癌 结肠癌 阑尾炎 肠梗阻 肠瘘 纤维瘤 腹膜炎 肠套叠 小肠肿瘤 脂肪瘤 卵巢癌 黑色素瘤 放疗 黄疸 疼痛 便血 肠扭转 腹部肿块 腹水 腹胀 恶性淋巴瘤 类癌综合征 肠结 平滑肌肉瘤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