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胡疮

羊胡疮
羊胡疮是一种发生在口唇周围胡须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的化脓性皮肤病。以反复起脓疱,...

就诊科室:皮肤科 中医科 

医生指导:羊胡疮常见问题 >>

介绍

羊胡疮是一种发生在口唇周围胡须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的化脓性皮肤病。以反复起脓疱,缠绵难愈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男性胡须部位,相当于西医所指的须疮

最新文章

羊胡疮是什么?

羊胡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羊胡疮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羊胡疮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羊胡疮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羊胡疮应该如何预防?

羊胡疮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在上唇和颏部,初起为粟米样丘疹或绿豆大小的脓疱,中央有须毛贯穿,丘疹间皮肤潮红肿胀,表面可附有黄痂或鳞屑,须毛周围化脓,毛根松动,易于拔出,皮损可融合成片,并见潮红、湿烂、流水、流脓、结痂,后脱屑而愈,但易反复发作。自觉症状常有瘙痒、烧灼和疼能感。
羊胡疮的诊断依据
1、多见于成年男性。
2、皮损发生在口唇周围。
3、皮损为脓疱或炎性毛囊丘疹,中央有须毛贯穿。
4、自觉有瘙痒、烧灼或疼痛感。
5、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病因

口周是足阳明胃经和任脉循行经过部位。脾胃两经湿热,循经上攻,郁而不散而成本病。湿郁化热,热盛肉腐,故可见脓头,湿热浸淫则湿烂成片。西医认为和皮肤的真菌感染有关,以及B族维生素的缺乏导致,患者通常有挑食的习惯,同时喜欢用舌头去舔口唇。

检查

临床皮肤检查:初起为粟米样丘疹或绿豆大小的脓疱,中央有须毛贯穿,丘疹间皮肤潮红肿胀,表面可附有黄痂或鳞屑,须毛周围化脓,毛根松动,易于拔出,皮损可融合成片,并见潮红、湿烂、流水、流脓、结痂,后脱屑而愈。

其他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分泌物真菌检查。

鉴别

毛囊炎(folliculitis)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并发症

由于本病是真菌导致的皮肤感染。故可因患者舔弄口唇,造成口腔内真菌的感染,体质低下者,可形成鹅口疮。吞咽进入肠道内可造成消化道的真菌感染,不过实质性的真菌感染比较少见。通常是发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体质低下的患者。

治疗

1.疮膏药: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拔毒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5.小败毒膏: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大黄廑虫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预防

由于本病属于真菌的感染,真菌感染通常和抵抗力低下有关,故应注意平常的面部清洁维生素,同时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维生素类的食物,冬季干燥的时候使用唇膏滋润口唇,可以减少口唇真菌感染的机会。避免因口唇干燥经常用舌舔弄,因为唾液可以提供真菌生长的原料。

相关疾病

 疼痛 肿胀 葡萄球菌感染 毛囊炎 皮肤病 须疮 坐板疮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