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病

狂病
狂病多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所致,以痰火瘀血,闭塞心窍,神机错乱为基本病机,...

就诊科室:中医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科 

医生指导:狂病常见问题 >>

介绍

狂病多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所致,以痰火瘀血,闭塞心窍,神机错乱为基本病机,临床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甚至持刀杀人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以青壮年罹患者为多。

最新文章

中医草药治疗狂病

治疗狂病的方法有哪些

狂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狂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呢

狂病的具体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狂病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

治疗狂病的办法是什么?

狂病的并发症是什么呢?

治疗狂病常见的办法都有哪些呢?

狂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更多文章>>

症状

一、症状
狂犬病患者典型三恐(恐风、恐水、恐光)病症占60%,另40%为不典型症状。
潜伏期因为个体差异导致时间差异大。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发病,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文献记载最长1例达19年。平均20-90天。影响潜伏期长短的因素为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较早)、伤口深浅(深者发病早)、病毒入侵数量及毒株的毒力、受伤后是否进行了正规的扩创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等。其他如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促使提前发病。由吸血蝙蝠啮咬而引起的狂犬病,绝大多数病例不出现兴奋期,也无咽肌痉挛和恐水现象,而以上行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可分为狂躁型(脑炎型)及麻痹型(静型)两型。狂躁型狂犬病的病变主要在脑干、颈神经或更高部位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型狂犬病的病变则局限于脊髓和延髓,因而造成临床症状的差异。两者都可分为下列三期:
1.前驱期两型的前驱期相似。在兴奋状态出现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嗜睡、食欲缺乏,少数有恶心、呕吐、头痛(多在枕部)、背腰痛、周身不适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具有重大诊断意义的早期症候,是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神经通路上,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感觉异常,约发生于80%的病例。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神经元,特别是感觉神经元而引起,此症状可维持数小时至数天。本期持续1~2天,很少超过4天以上。
2.兴奋期或痉挛期可分两型,两型的表现不同。
(1)躁狂型狂犬病:国内最多见,国外约占2/3。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有大难临头的预兆感,并对水声、光、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临床症状:
A)恐水:是本病的特殊性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更不一定在早期出现。典型者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因此,患者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也无法下咽,满口流涎,沾污床褥或向四周胡乱喷吐。由于声带痉挛,故吐字不清,声音嘶哑,甚至失音。
B)怕风亦是本病特有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都可导致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引起同样发作。
C)咽肌痉挛发作使患者极度痛苦,不仅无法饮水和进食,而且常伴有辅助呼吸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甚或全身进入疼痛性抽搐状态,每次发作后患者仍烦躁不安,并有大量出汗及脱水现象。
D)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大汗、流涎、体温升高达38℃以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患者表情痛苦、焦急,但神志大多清楚,极少有侵人行为。随着兴奋状态的增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视幻听、冲撞嚎叫等症状。病程进展很快,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天。
(2)麻痹型狂犬病(paralyticrabies):狂躁型平均8天。印度及泰国较常见,约占总数1/3,国内报道不到10例。临床上无兴奋期,无恐水症状和吞咽困难,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则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等,呈现横断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表现。早期用叩诊锤叩击胸肌,可见被叩击隆起,数秒钟后平复。早期仅在叩诊处出现肌水肿与毛发竖立。病程持续4~5天。
3.昏迷期或麻痹期:麻痹型一般为13天左右。两型狂犬病不易区别。痉挛停止,患者暂趋安静,有时尚可勉强饮水吞食,反应减弱或消失,转为弛缓性瘫痪,其中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眼肌、颜面部及咀嚼肌瘫痪,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合和面部缺少表情。此外,尚有失音、感觉减退、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等。在本期中患者的呼吸逐渐变为微弱或不规则,并可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心音低钝、四肢厥冷,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临终前患者多进入昏迷状态。本期持续6~18h。
二、体征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路径是: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中渡过潜伏期,后通过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进入神经细胞,其在周围神经组织里的平均移动速率是3mm/h,上行到中枢神经组织(脑-脊髓)后可在一天内繁殖扩散到整个中枢神经组织内。然后沿着相同的通路进入脊髓,进而入脑,并不延血液扩散。病毒在脑内感染海马区、小脑、脑干乃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灰质大量复制,延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粘膜、肺、皮肤等部位。
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

病因

1、情志内伤情志过激,尤其是勃然大怒,引动肝胆木火上升,冲心犯脑,神明失其主宰。或突遭惊恐,触动心火,上扰清灵,神明无由自主,神志逆乱,躁扰不宁而发为本病。或肝火内盛,灼血为瘀,瘀血痹阻神明之主(心)、元神之府(脑),则神机失用,而发为本病。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膏粱厚味之晶,酿成痰烛,复因心火暴张,痰随火升,蒙蔽心窍,神明无主;或贪杯好饮,里湿素盛,郁而化热,充斥胃肠,腑热上冲,扰动元神而发病。
3、先天遗传母腹中受惊而致虚,则神机紊乱;或禀赋不足和家族遗传,出生后突受刺激则阴阳失调,神气逆乱而引发本病。
总之,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和先天遗传是本病主要致病因素,而痰火瘀血闭塞心脑,阴阳失调,形神失控是其病机所在。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胆脾有密切关系。其病性初起多以实证为主,如痰火扰心;继则火热灼血为瘀,炼液为痰而多见痰结血瘀、瘀血阻窍;日久而多本虚标实,如火盛伤阴耗气,心肾不交等。

检查

1.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自(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大多在80%以上,大单核细胞百分率亦可增加。
2.尿常规检查:常可发现轻度蛋白尿,偶有透明管型。
3.脑脊液检测:其压力在正常范围或稍有增高,蛋白质轻度增高,细胞数稍增多,但很少超过200×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
4.免疫学试验:
A)血清中和抗体或:对未注射过疫苗、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有诊断价值。缺点是在病程第8天前不易测出。接种过疫苗的患者,如中和抗体效价超过1∶5000时,对诊断狂犬病仍有价值,因仅注射疫苗者其抗体效价较低。近来亦有采用ELISA进行抗体检测。
B)荧光抗体测定:即狂犬病毒抗原检测。应用荧光抗体检查脑组织涂片、角膜印片、冷冻皮肤切片中的病毒抗原,发病前即可获得阳性结果。方法简便,数小时内可完成,且与小鼠脑内接种检查内氏小体方法有较高的符合率,因此是实际应用价值较大的一种试验。在有经验的实验室中,免疫荧光试验的可靠性可达95%以上。最近采用快速狂犬病酶链免疫吸附诊断法(rapidrabiesenzyme
immunodiagnosis,RREID)可用于检测脑组织中狂犬病毒抗原,只需肉眼观察或酶标仪测定结果即可,如阳性反应显示橘黄色,阴性反应则无色,甚为快速简便。
5.病毒分离从患者脑组织、脊髓、涎腺、泪腺、肌肉、肺、肾、肾上腺、胰腺等脏器和组织虽可分离到病毒,但机会均不多,自脑脊液和唾液中则更不易分离出病毒;患者的存活时间越长,病毒的分离也越困难。分离病毒可采用组织培养或动物接种,分离出病毒后可用中和试验加以鉴定。
6.脑组织动物接种与检查均于死后进行,动物接种为将死者脑组织制成10%混悬液接种于小鼠脑内(2~3周龄的乳鼠较成年鼠为敏感),阳性者小鼠于6~8天内出现震颤、竖毛、尾强直、麻痹等现象,10~15天内因衰竭而死亡。死亡小鼠脑组织切片中可发现内氏小体。
以死者脑组织或咬人动物死亡后的脑组织作病理切片或压片,用Seller染色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内氏小体,阳性率可达70%。

7.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狂犬病毒核酸为了能检侧大多数狂犬病毒和狂犬相关病毒。

8.其他常规应做X线胸片、B超、心电图、脑CT检查。

鉴别

痰火内扰
1、精神症状:不协调性兴奋;思维联想障碍;矛盾情感;情绪易激惹;注意力涣散。
2、躯体症状:大便秘结、溲赤、面红目赤、喜食冷饮;舌红或绛、苔黄厚或黄腻;脉滑数有力。
气滞血瘀
1、精神症状:行为幼稚或愚蠢;思维破裂;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兴奋躁动。
2、躯体症状:周身不适,肌肤粗糙,面色晦黯,痛经、经闭,经少色黯或有血块;舌质紫或瘀斑,少苔,舌下静脉曲张淤血;脉涩或弦。
阴虚火旺
1、精神症状:病情迁延不愈或偶见冲动;幻觉、妄想;情感平淡偶伴激惹;思维联想障碍;孤独退缩。
2、躯体症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颧红,口干不渴;舌红无苔,或舌绛剥苔;脉细数。
1、癫病与狂病,均属精神失常疾患,这是共同特征。但癫病多静,狂病多动;癫病多喜,狂病多怒;癫病其脉多沉伏细弦,狂病其脉多洪盛滑数。
2、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羊痫风”,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狂病为精神失常疾患,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与本病不难区分。
3、脏躁好发于妇人,其症为悲伤欲哭,数欠伸,像如神灵所作,但可自制,一般不会自伤及伤害他人,与狂病完全丧失自知力的神志失常不同。
4、谵语是因阳明实热或温邪人于营血,热邪扰乱神明,而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重症。与狂病在症状表现上是不同的。

并发症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多在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主要表现言语增多,内容荒诞离奇,想人非非,思维零乱,甚至破裂;情感喜怒无常,变化莫测;表情做作,好扮弄鬼脸;行为幼稚、愚蠢、奇特,常有兴奋冲动。病人的本能活动(性欲、食欲)亢进,也可有意向倒错,如吃脏东西、吃痰、吃大小便等。幻觉生动,有妄想,内容荒诞与病人的愚蠢行为相一致。有时出现离奇的象征性思维,此型病程发展较快,虽可有自发缓解,但维持不久易再发。
2、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大多数起病于青年或中年。起病较急,病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两者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紧张性兴奋与狂病多相类似。它以突然发生的运动性兴奋为特点。病人行为冲动,不可理解,言语内容单调刻板,如病人突然起床,砸东西,伤人毁物,无目的地在室内徘徊,不停地在原地踏步。动作古怪,作态。言语联想散漫,内容离奇,可出现语词新作,模仿言语。可持续数日或数周。紧张性兴奋可自动缓解,或转入木僵状态。此型自发缓解较其他型常见。
3、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本型最为常见,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起病较缓慢,起初变得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妄想的范围逐渐扩大,有泛化趋势。妄想内容以关系、被害妄想最多见,其次是自罪、影响、中毒和嫉妒妄想。绝大多数病人有数种妄想同时存在。偏执型一般不伴有感知障碍,或虽伴有幻觉,但在整个病程中仍以妄想为主。偏执型自发缓解者少见,病程发展较其他类型缓慢,如治疗彻底可获得较满意的缓解。
4、症躁狂症的核心症状是情绪高涨,另外还常伴有思维敏捷和言语动作增多,这就是躁狂三联征。发病一般较急。大多数病人表现情绪高涨,自我感觉良好,精力非常充沛。有的患者非常自负,做事轻率任性,不顾后果,许多病人的言语行为带有“感染性”,也有少数病人只表现情绪易激惹,令人生厌。思维敏捷常表现为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叙述一个问题时常有始无终,观察问题时非常容易抓住事物的特点,而且记忆增强,与病前明显不同。言语动作增多是情绪高涨和思维敏捷的外在表现,常表现为爱管闲事。躯体方面,除因活动过多,而引起的一些变化(如体重下降)外,一般无特殊异常。症状持续至少1周。

治疗

1、痰火扰心
治法:泻火逐痰,镇心安神。
方剂:生铁落饮。
方解:方中生铁落重镇降逆,胆南星、贝母、橘红等清涤痰浊,菖蒲宣窍,远志、茯神、辰砂安神;二冬、玄参、连翘养阴清热。
加减:如痰火壅盛而舌苔黄腻甚者,同时用礞石滚痰丸泻火逐痰,再用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肝胆火盛,脉弦实者,可改用当归龙荟丸;如属阳明热结,躁狂谵语,神志昏乱,面赤腹满,大便燥结,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舌质红绛,脉滑实而大者,宜先服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再投凉膈散加减清以泻实火。证情重者,可酌用龙虎丸;胸膈痰浊壅盛,而形体壮实,脉滑大有力者,可改用三圣散以涌吐痰涎,遇有狂病违拗口不开者,可用鼻饲法。吐后如形神俱乏,当以饮食调养;病情好转而痰火未尽,心烦失眠,哭笑无常者,可用温胆汤送服朱砂安神丸。用以清化痰火,养心安神。
白薇
2、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方剂:二阴煎。
方解:方中生地黄、麦冬、玄参养阴清热;黄连、木通、竹叶、灯心泻热清心安神;可加用白薇、地骨皮清虚热;茯神、炒枣仁、甘草养心安神。定志丸方剂:人参、茯神、石菖蒲、甘草,其方健脾养心,安神定志,可用汤药送服,也可布包人煎。
加减:若阴虚火旺兼有痰热未清者,可用二阴煎适当增入全瓜蒌、胆南星、天竺黄等。
3、气血凝滞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方剂:癫狂梦醒汤,送服大黄鹰虫丸。
方解:方中重用桃仁合赤芍活血化瘀,还可用丹参、红花、水蛭以助活血之力;柴胡、香附理气解郁,青陈皮、大腹皮、桑白皮、苏子行气降气;半夏和胃,甘草调中。大黄廑虫丸方剂:大黄、黄芩、桃仁、杏仁、芍药、干生地、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廑虫。可祛瘀生新,攻逐蓄血,但需要较长时期服用,至少半年以上,每服6克,日服3次。
加减:如蕴热者可用木通加黄芩以清之;兼寒者加干姜、附子助阳温经。
狂病-针灸治疗
针灸穴位图
取穴以任、督、心、心包经脉为主,其配穴总以清心醒脑、豁痰宣窍为原则,其手法多采用三人或五人同时进针法,多用泻法,大幅度捻转,进行强刺激。
主穴:
1、人中、少商、隐白、大陵、丰隆。
2、风府、大椎、身柱。
3、鸠尾、上脘、中脘、丰隆。
4、人中、风府、劳宫、大陵。
每次取穴一组,四组穴位可以轮换使用。狂证发作时,可独取两侧环跳穴,用四寸粗针,行强刺激,可起安神定志作用。
狂病-专方治疗
天仙子
1、荡痰汤
组成:生赭石30~60克,大黄15~30克,芒硝18克(冲),半夏9克,郁金9克。
加减:脉实;舌绛红,苔焦黄,大便干加大黄、赭石;再无泻下可加甘遂1~3克;兴奋躁动不眠加天仙子、磁石、朱砂、龙骨、牡蛎、枣仁;惊恐多疑,忧虑不安,脉弦细,苔白腻,加柴胡、陈皮、枳壳、竹茹、乌药、香附、茯苓;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脉沉迟,舌淡苔少,加仙茅、益智仁、菖蒲、远志、五味子。
用法:体壮病剧者每日服1剂,余者隔日1剂,15天一疗程:一般服1~3疗程。同时可加服小剂量安定剂。
2、金蒲丹片
组成:郁金40克,石菖蒲40克,丹参40克,香附20克。
用法:上药研末搅拌,加入赋形剂,制成50片,每片含生药2.8克。每次服15~25片,1天2次,6周一疗程。
3、醒癫汤
组成:丹参100克,乌药100克。
用法:上药加水3碗,煎至1碗,温服。每日1剂,晚上服。
柏子仁
4、三香汤
组成:瓜蒌皮、枳壳、桔梗、栀子、香豉、郁金、降香。
加减:属癫证者加石菖蒲、远志、枣仁、淮小麦、胆南星、红枣;属狂证者加黄芩、大黄、龙胆草、芦荟、胆星、生铁落、生石膏、水牛角、石菖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5、安神泻火汤
组成:黄连9克,全蝎6克,蜈蚣3条,大黄24克,川贝6克,石菖蒲15克,茯神12克,胆南星9克,天竺黄9克,五谷虫15克,香附12克,芒硝21克(冲),朱砂1.5克,白糖30克。
加减:狂躁去芒硝,加巴豆霜;抑郁加礞石乓地龙、柴胡、白芍;失眠加枣仁、柏子仁、合欢皮、远志、琥珀,去全蝎、蜈蚣;哭笑不休加龙骨、牡蛎、珍珠母、浮小麦、大枣、炙甘草,去芒硝、大黄、全蝎、蜈蚣。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狂躁者可加服小剂量氯丙嗪。

预防

1、狂病宜及早诊断,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可以治愈。但易反复,尤其治之不当,或久治不愈,可由兴奋转静,多喜少动而成癫病,病癫后遇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触动还可转狂,至此多预后不良。
2、狂病预防、调摄的关键在调情志,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及积极治疗情志为患之疾。护理着重在于配合治疗,防止意外,早日康复。

相关疾病

失眠 便秘 脑外伤 静脉曲张 痛经 痰火扰心 心肾不交 血痹 癫病 脏躁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