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皮炎

镍皮炎
镍皮炎(nickeldermatitis)又称镍湿疹(nickeleczem...

别名:镍湿疹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其他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医生指导:镍皮炎常见问题 >>

介绍

皮炎(nickeldermatitis)又称镍湿疹(nickeleczema),是指接触镍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皮炎、湿疹样改变。

最新文章

镍皮炎是什么?

镍皮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镍皮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镍皮炎应该如何预防?

镍皮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镍是人们经常接触的物质,镍有较强的致敏性,因此镍引起的皮炎湿疹很常见,特别是女性。接触镍及其化合物的工业有采矿、冶炼、合金、不锈钢、电镀、化工、金笔尖制造、石油提炼、绿色涂料、金首饰及小五金制造等。
皮炎多发生于接触镍及其化合物1~2个月之后。接触部位发生红斑丘疹,伴糜烂、渗出性皮疹,慢性者呈苔藓样改变,剧烈瘙痒。常发生于接触含镍的耳环、手镯、发夹、戒指、手表、别针、金属眼镜架、牛仔裤扣子的部位。即使是佩戴金首饰,其金属钩和焊料也可能含镍,从而引起皮炎。接触含镍的钱币、门把手、水龙头也可发生。
一般不难诊断,根据皮损发生于接触含镍金属的部位。对镍敏感者用5%硫酸镍或10%氯化镍乙醇溶液做斑贴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镍及其化合物均能引起镍皮炎,主要通过过敏机制发生,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因汗液中的氯化钠可与镍结合形成氯化镍,而且出汗时角质层含水量增加,可促进其吸收,因此夏季多汗常使皮炎加重。
(二)发病机制
镍及其化合物均能引起镍皮炎,主要通过过敏机制发生,汗液中的氯化钠可与镍结合形成氯化镍,出汗时角质层含水量增加,可促进其吸收,因此夏季多汗常使皮炎加重。

检查

临床皮肤检查:皮炎多发生于接触镍及其化合物1~2个月之后。接触部位发生红斑丘疹,伴糜烂、渗出性皮疹,慢性者呈苔藓样改变,剧烈瘙痒。常发生于接触含镍的耳环、手镯、发夹、戒指、手表、别针、金属眼镜架、牛仔裤扣子的部位。

病理学检查:皮损周围可见大量的渗液,期内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故本病可能和过敏性损伤有关。

鉴别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荨麻疹为主要表现,故临床上需要与常规过敏性因素导致的荨麻疹相鉴别。起病较急,皮损常突然发生,为限局性红色大小不等的风团,皮损大多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自然消退,自觉剧烈瘙痒、灼热感。部位不定,可泛发全身或局限于某部。故根据临床表现以及接触史均可进行区分。

并发症

本病主要并发皮肤损害,同时以荨麻疹为主要表现。但此类荨麻疹是有明确的镍及其化合物的接触史,主要表现为:皮损常突然发生,为限局性红色大小不等的风团,皮损大多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自然消退,自觉剧烈瘙痒、灼热感。部位不定,可泛发全身或局限于某部。也可呈慢性的皮肤过敏表现,如晨起或临睡前皮疹加重,无一定规律性,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大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

治疗

治疗
1.减少或避免直接接触机会,减少出汗,对多汗可给谷维素、山莨菪碱(654-2)、维生素B1等。在接触含镍的物品之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有助于预防镍皮炎发生。
2.用依地酸钙钠(EDTACA)治疗镍皮炎及湿疹有较好疗效,亦可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3.氨基甲酸乙酯91(polyurethanevaratha-ne91)外涂3层,可起数月的保护作用,有报道认为服用低镍饮食有助于治疗顽固性手部镍皮炎。

预防

由于本病明确有镍及其化合物接触,故避免此类化合物的接触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加强个人防护,包括操作时戴长橡皮手套,穿长统靴。用长围裙,戴防护眼镜、口罩等,避免接触因镍及其化合物污染过的空气,如果不慎有接触,应进行立即清洗处理,避免其对皮肤造成损伤。

相关疾病

皮炎 湿疹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