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样痣

粉刺样痣
粉刺样痣(naevuscomedoicus)为一种皮肤发育异常。其特点为充满...

别名:黑头粉刺痣,单侧性黑头粉刺痣,角化性毛囊痣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医生指导:粉刺样痣常见问题 >>

介绍

粉刺样痣(naevuscomedoicus)为一种皮肤发育异常。其特点为充满角蛋白的许多凹陷(粉刺)呈线状或带状排列。1895年由kofmann首先报告。

最新文章

白头粉刺 引起原因以及护理方法

粉刺看什么科 粉刺就诊指南

嘴巴周围长粉刺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去除脸上的粉刺效果最好?

如何治粉刺 中医治疗有效果

青春痘都可分为哪些等级?

如何去除黑头粉刺 有哪些方法

怎样去白头粉刺 去粉刺小妙招

粉刺怎么去除 3大有效去除法

分享去脸上粉刺的超有效方法 不要...

更多文章>>

症状

皮损可发生于出生后到中年期的任何时间,但通常多见于10岁左右。特征性皮损为密集成群排列,轻度高起的丘疹,中央有类似粉刺的黑色角栓,角栓不易除去。皮损呈单侧线状分布,偶亦见双侧分布,或皮损广泛分布者。好发部位为颜面,其次为颈部、躯干和上肢,其他少见的部位包括掌跖、阴茎和头部。可伴发囊肿、脓肿、瘘管和瘢痕,此时称痤疮样痣Naevusacneiformis。此外粉刺样痣可伴发骨骼缺陷,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眼损害和其他皮肤损害如鱼鳞病病、Becker痣、基底细胞癌小汗腺痣和毛鞘囊肿。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检查即可诊断。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为一种皮肤发育异常,病因目前尚不明,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残留的毛囊伴发某型发育异常有关。粉刺样痣可在钝器损伤、带状疱疹扁平苔藓、种痘,天花和脓皮病后继发。

检查

本病为一种皮肤发育异常,病因目前尚不明,其临床皮损特点:为密集成群排列,轻度高起的丘疹,中央有类似粉刺的黑色角栓,角栓不易除去。皮损呈单侧线状分布,偶亦见双侧分布,或皮损广泛分布者。好发部位为颜面,其次为颈部、躯干和上肢,其他少见的部位包括掌跖、阴茎和头部。组织病理:毛囊扩张,充有角质栓。检查出有特征性的皮损以及根据病理学检查即可明确。

鉴别

本病应注意与日光性雀斑样痣、交界痣、脂溢性角化病、色素性基底细胞癌、色素性日光性角化病、表浅扩散型黑瘤等鉴别。
1.日光性雀斑样痣:是指由自然或人工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界限清楚的色素斑。因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又称老年性雀斑样痣。
2.交界痣:为褐色或黑色斑疹,可稍隆起,2-8毫米圆形,境界清楚,颜色均一,表面光滑无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生在掌跖和外生殖器的大多为交界痣。
3.脂溢性角化病: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几乎所有老年人均或多或少患有此种损害。
4.色素性基底细胞癌:外观表现起初类似于雀斑样改变,但进展迅速、颜色加深,可见皮肤破溃。
5.色素性日光性角化病:又称老年角化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主要发生于暴光部位,皮损为褐色角化性斑片,表面覆以不易剥离的黑褐色鳞屑。

并发症

粉刺样痣可伴发骨骼缺陷,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出肢体乏力、头痛、呕吐等表现,严重病例还可出现精神异常。眼损害和其他皮肤损害如鱼鳞病病、Becker痣、基底细胞癌小汗腺痣和毛鞘囊肿,基底细胞癌属于恶性疾病,虽然其进展缓慢,且无转移特性,但在临床上仍需要警惕,须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治疗

(一)治疗
除为美容需要和炎症性损害,一般无需治疗。小片皮损可手术切除也可以用激光打掉,皮损广泛者可挤压粉刺除去或用磨削法,亦可外用维A酸霜或者夫西地酸软膏,试服阿维A酯(依曲替酯)。同时保持面部的清洁,可用含有硫磺成分的洁面乳清洗面部对本病也具有治疗作用。

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本病好发于经常遭受日光照射部位的皮肤,因此在夏季节外出时,应做好防护。

相关疾病

痤疮 带状疱疹 扁平苔藓 鱼鳞病 基底细胞癌  天花 脓肿 小汗腺痣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