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肾错构瘤又称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由异常增生的血管、平滑肌及脂肪组织按照不同比例构成的,是一种良性肿瘤。错构瘤不仅仅可以发生在肾脏,还可以出现在脑、眼、心、肺、骨等部位。过去认为肾错构瘤是很少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其检出率逐渐升高。
最新文章
症状
1.绝大多数错构瘤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
2.一些比较大的错构瘤,因为压迫十二指肠、胃等器官而出现消化道的不适症状。
3.当较大体积的错构瘤突然破裂时,患者会出现腰腹疼痛和血尿等症状,严重的大出血患者可以在腹部触及到包块,甚至有休克症状。
4.肾外表现:面部蝶形分布的皮脂腺瘤、癫痫、智力减退等。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多发于中年女性,是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平滑肌及畸形血管构成,肾错构瘤分为两种类型:
1.不伴有结节性硬化症者
约80%患者属于该类型,肿瘤多单侧单发,瘤体不大。
2.结节性硬化症伴发肾错构瘤者
约占20%,肿瘤多为双侧,且多发,瘤体大小不等。
检查
1.B超颇具特征,肿瘤内的脂肪及血管部分呈现分布均匀的密集高回声区,肌肉及出血部分显示低回声区。
2.X线腹部平片见肾轮廓不清,腰大肌影消失,肾区有钙化。尿路造影可见肿块压迫肾盂、肾盏,使之变形、拉长、缩短等,但无侵蚀现象。
3.CT是诊断肾错构瘤的主要方法。呈密度不均的肿块,含脂肪量较多,CT值为-40~-90Hu。
鉴别
1.肾细胞癌也表现为腰痛、腰腹部肿块及血尿。但无痛性间隙性肉眼血尿更明显,发现腰腹部肿块往往较晚,因肿瘤破裂出血所致休克和急腹症者甚为少见。超声检查往往呈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肾动脉造影实质期可见肾影增大及造影剂聚集。IVU示肾盂肾盏多有破坏表现。CT可见肾内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的实质性肿块,肿块的CT值略低于正常肾实质。增强扫描示肿块的CT值高于正常肾实质。
2.肾母细胞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也为进行性增大的腹部肿块,但多发生于儿童。病情进展迅速且伴恶病质表现,超声检查呈细小散在的低回声光点,IVU示肾盂肾盏有明显破坏或缺失。
3.多囊肾腰痛和腰腹部肿块与本病相似,但其病程进展缓慢,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均较明显。IVU示双肾影增大,边缘不规则,肾盏伸长、变形。超声检查肾实质内多发的圆形无回声暗区。CT检查示双肾增大,肾实质内可见多数边缘光滑、大小不等的囊性肿块。
4.腹腔内实质脏器破裂表现为突发性腹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因严重出血而导致休克,易与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相混淆。但出血前已有原发脏器病变,如肝癌等。外伤或剧烈活动常为破裂出血的诱因。无血尿表现,IVU示肾盂肾盏形态正常,超声检查肾脏为正常声像。
并发症
可有高血压,肾盂肾炎等。
治疗
1.随访
肿瘤
预防
要在平时生活中,要养成个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向上的态度,注意饮食,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但是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病症后,一定要积极去医院就诊,并且配合医生好好的治疗,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多多锻炼.这样才能很好的预防此疾病。
相关疾病
高血压 癫痫 脑发育不良 腹痛 肝癌 肾功能衰竭 多囊肾 肾母细胞瘤 肾移植 动脉栓塞 脂肪瘤 腰痛 性病 疼痛 休克 急腹症 腹部肿块 肾细胞癌 血尿 结节性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