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

类鼻疽
类鼻疽(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流...

别名:惠特莫尔病,惠特莫尔氏病,斯坦顿病,斯坦顿氏病

就诊科室:传染病科 传染科 

医生指导:类鼻疽常见问题 >>

介绍

鼻疽(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人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和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有急性败血症者常伴多处化脓性损害,慢性者类似空洞型肺结核表现。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甚高。

最新文章

类鼻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类鼻疽的方法

类鼻疽是什么?

类鼻疽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类鼻疽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类鼻疽应该如何预防?

类鼻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类鼻疽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类鼻疽应该做哪些检查?

类鼻疽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但也有感染后数月、数年,甚至有长达20年后发病,即所谓“潜伏型类鼻疽”,此类病例常因外伤或其他疾病而诱发。临床上可有急性败血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及亚临床型四种。

1.急性败血型为最严重类型,约占60%。起病较急,寒战高热,并有气急、肌痛等,同时出现肺、肝、脾及淋巴结炎症与脓肿形成的症状和体征。特别以肺脓肿最为多见,好发于肺上叶并可累及胸膜,此时患者多有咳嗽、胸痛、咯血性和脓性痰,胸部可闻及干、湿性?音及胸膜摩擦音,并有肺实变及胸膜腔积液(脓胸)的体征。肺部病灶融合成空洞。其他尚有腹痛腹泻黄疸、肝脾肿大及皮肤脓疱等。当菌血症仅累及单个器官时,可发生非弥散性脓毒性感染,它通常不伴有休克.

2.亚急性型病程数星期至数月。多数是急性感染消退后而形成多处化脓性病灶的症状与体征。

3.慢性型病程达数年。常由于脓肿溃破后造成瘘管,长期不愈。典型病例以肺上叶空洞性病变(肺化脓症)为主,常被临床误诊为肺结核病。曾有报道一例骨类鼻疽脓肿患者病程长达18年。此型患者在漫长的病程中,常有间歇性发热、咳嗽、咯血性或脓性痰,体质逐渐消瘦、营养不良及衰竭等。

4.亚临床型流行区中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受类鼻疽杆菌感染后而临床症状不明显,血清中可测出特异性抗体。这种现象在东南亚国家(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人群中约占6%~8%。亚临床型患者一般不会发展为显性类鼻疽,但当有糖尿病等诱因存在时,仍有机会发病。据报道,在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美军中有9%的亚临床型病例回国后相继发病,其中潜伏期最长者为26年,故有“越南定时炸弹(Vietnamesetimebomb)”之称。

本病的分布有较严格的地区性,患者大多有接触受染史,对于任何不能解释的化脓性疾病(特别是空洞性肺部疾患)或发热性疾病,都应考虑有类鼻疽的可能。假鼻疽假单胞菌培养(该菌可在大多数实验室的培养基中生长,48~72小时可出结果)以及配对血清的血凝试验,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有助于诊断.

病因

鼻疽杆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球状杆菌,需氧生长,对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抵抗力较强。见于土壤和地表水中,人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吸血昆虫叮咬等感染发病。人与人之间未见相互传染。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原体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本菌于1912年首先被Whitmori和Krishnaswami在仰光确定。因其形态与培养特性类似鼻疽杆菌,血清学上又有明显交叉,当时将其命名为类鼻疽杆菌(Pseudomonaspsedomallei),1921年又将其改名为惠特莫尔杆菌(Whitmore’sbaciilus),于1957年易属,改名为类鼻疽假单胞菌。1993年国际上根据其新发现的生物学特性,将其定名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因国内广泛使用类鼻疽杆菌,所以本节仍用此简称。类鼻疽杆菌为短而直的中等大革兰阴性球杆菌,长1~2μm,宽0.5~0.8μm,多单在,偶成对或丛集,不形成荚膜及芽孢。一端有三根以上鞭毛,故运动活泼。普通染色常见两极浓染,用感染脏器样品制备的压印片染色时,可见菌体周围有不着色的白圈,即所谓伪荚膜。本菌为需氧菌,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加入甘油可促进生长。在4%甘油营养琼脂上培养24h,形成正圆形,中央微隆起,呈光滑型菌落,48~72h后变为粗糙型,表面出现蜂窝状皱褶,并呈同心圆状,培养物有强烈的霉臭味。本菌生化反应特性活泼,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左旋核糖及蔗糖等,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左旋木糖。其与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鉴别见表1。
本菌含有两种主要抗原,一为特异性耐热多糖抗原,另一为与鼻疽杆菌相同的不耐热蛋白质共同抗原;其次还有鞭毛抗原。根据其不耐热抗原的有无,又可分为两个血清型:Ⅰ型菌具有耐热和不耐热两种抗原,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Ⅱ型菌只有耐热抗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非洲地区。类鼻疽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中存活27天,尿液中17天,腐败尸体中8天,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在自来水中也可存活28~44天,据国内广州观察该菌在约含40%水的土壤中经726天仍存活。加热56℃,10min可将其杀死,各种消毒剂常用浓度迅速杀灭本菌,但苯酚和甲酚皂溶液的杀菌效果不理想。一般选用5%的氯胺T(chloramines-T)作为常规的消毒剂。
(二)发病机制
类鼻疽杆菌具有几种毒力:一为不耐热的外毒素,包括坏死性毒素与致死性毒素;二为耐热的内毒素及几种组织溶解酶,这些毒力在发病中的真正作用尚不明。据Clara人工感染九只猴子试验,接种量为1.3×102~3.7×103个细菌,仅两只猴子发病死亡。因而可见,并非每个受染者均能发展为败血型类鼻疽。现已查明约70%发展为败血型者,病前多有糖尿病肾病、结核病、吸毒或酗酒者,这些消耗性疾病也能使亚临床型感染者转为败血型。提示免疫功能缺陷(包括艾滋病)是败血型类鼻疽发生的基础。急性败血型类鼻疽的致病菌可以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尤以肺、肝、脾和淋巴结最严重。肺部损害通常由于血行播散所致,有时亦可由于肺部吸入含致病菌的气溶胶而直接感染。病变主要为多发性小脓肿形成,脓肿内有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和大量致病菌,有时小脓肿融合成空洞可造成肺出血。慢性类鼻疽以肺部及淋巴结病变最突出,病灶呈现由中性粒细胞组成的中心坏死及周围肉芽肿混合而成,并可见巨细胞。病灶内致病菌稀少。

检查

当怀疑可能为本病时,必须进行间接血凝、补体结合、放射免疫等血清学试验,最后确诊还需要进行细菌学分离或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1.血象大多有贫血。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加,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
2.病原学检查取患者的血液、痰、脑脊液、尿、粪便、局部病灶及脓性渗出物作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以分离类鼻疽杆菌。未污染的临床标本可直接接种于营养琼脂或营养肉汤,37℃培养24~48h,可获纯培养阳性结果。血培养在未使用抗菌药物者,血与培养基的比例为1∶4;若已应用抗菌药物者其比例为1∶10。已污染的标本需改用选择培养基,常用麦康凯培养基的基础上按每10ml加入多黏菌素2mg。对培养所获疑似菌苔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000个/ml细菌左右,取0.5m1菌液注射人幼龄雄性地鼠(或体重200~250g豚鼠)腹腔,动物死亡后剖视,如见到睾丸红肿、化脓、溃烂,阴囊穿刺有白色于酪样渗出液,即为Straus反应阳性,必要时对渗出液或脓汁再作细菌培养分离,进一步证实。
3.血清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常用有以下四种方法。
(1)间接血凝试验:国内外均以效价1∶40以上为诊断的临界值。但由于疫区本底较高,血凝抗体出现较晚等缺点,因而临床实用性较差,只能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应用。近来将类鼻疽杆菌的外毒素连接于细胞,测其外毒素抗体作为现症感染的标志,提高此试验的临床价值。
(2)补体结合试验:要求效价在1∶8以上才有诊断意义。虽然补结抗体出现较早,并可保持2年以上,其敏感性优于血凝试验,但特异性较差,交叉反应较高,实用价值不大。
(3)酶联免疫试验:Dharakul在包被抗原方面作了改进,使用DNA片段分子量为30×103、19×103,作抗原和抗抗原IgG和IgM等单克隆方面的提纯,其诊断有效率为85%以下,误诊率和漏诊率均在15%。国内陈光远等对此又作了改进,采用2000bp特异抗原作间接ELISA包被抗原的研究,结果其诊断有效率提高到98%,漏诊率为3.9%,误诊率仅为1%。并认为以前后2次抗体呈4倍以上升高者为现症感染,下降者为既往感染。
(4)PCR技术:采用22bp寡核苷酸引物扩增出178bp的DNA产物。可以检测到1ml全血中含10个菌的水平。其他尚有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荧光抗体技术检查等方法,目前较少应用。
4.胸部X线或CT检查可示肺炎、肺化脓症(空洞)、化脓性胸膜炎等征象。

鉴别

本病临床症状复杂,易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混淆,与其他化脓菌所致的败血症骨髓炎、肺脓肿也难区别。慢性型还易被误诊为真菌、梅毒鼻疽、布鲁氏菌病等。并应注意与绿脓杆菌、鼻疽菌等假单胞菌鉴别。在急性期应与伤寒疟疾、葡萄球菌败血症和葡萄球菌肺炎相鉴别。在亚急性型或慢性型应与结核病相鉴别。

并发症

亚急性型常见有肺脓肿脓胸及肺部炎症,其次为心包积液、骨髓炎、脾脓肿、肝脓肿、前列腺炎及皮下或软组织脓肿等。也可发生多发性慢性脓肿,如皮下、关节、骨、心脏、脑、腹腔内脏、前列腺等化脓性感染。感染侵入血液循环可导致浓度血症,严重病例可发生败血症并于早期死亡,故应早期积极治疗,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

(一)治疗
病人应立即进行隔离。对急性败血型病例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治疗措施。近来发现类鼻疽杆菌对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有较强的耐药性,因而对败血型病例不能作为主要药物,推荐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他啶(2~4g/d)作为首选药物或联合其他广谱青霉素类药物或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等。但据国内贾杰等报道(1999年)从海南岛分离到类鼻疽杆菌15株,作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其敏感率亚胺培南为93.3%,替卡西林、阿莫西林为73.3%;而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仅为13.3%;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诺氟沙星、头孢替坦均为6.7%;其他抗菌药物均不敏感。因而对本病治疗,国内推荐前三种抗生素较为妥当,即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成人1~2g/d)静脉滴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成人3.2g,3~6次/d)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阿莫西林(amoxicillin,成人500~1000mg,3~4次/d)口服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奥格门汀)(成人375~750mg)口服或1.2g,3~4次/d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最近又据国内吴至成等报道从1例败血型中分离到类鼻疽杆菌作药敏试验,结果除亚胺培南敏感外,头孢他啶及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也敏感,仍可选用。上述药物疗程一般需30~90天,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病例的抗菌药物剂量是急性期的半量,但给药时间要更长些,并应根据抗菌药物的副作用,适当加以调整。有脓肿者宜作外科切开引流,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病例,可采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或器官。
(二)预后
未作治疗的急性败血型类鼻疽,其病死率在90%以上,随着近来诊断技术和抗菌药物的不断改进,病死率已下降到30%左右。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类鼻疽病死率较低,治疗后可下降至10%或更低。

预防

目前尚无可应用的疫苗。对可能发生类鼻疽病的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可抽取一定数量死水水样、土壤样品以及可疑猪、牛、羊只进行血清及细菌学检测,查清疫源地分布,对可疑疫区在台风大雨过后进行终末消毒。对疫区内的猪、羊开展检疫,勿使感染动物外运到非流行区,造成感染扩散。对猪、牛、羊肉检验也应列入类鼻疽病检疫项目。在疫区可疑尘土、污水地方工作或生活要注意个人防护。主要防止污染类鼻疽杆菌的水和土壤经皮肤、黏膜感染。患者及病畜的排泄物和脓性渗出物应彻底消毒。接触患者及病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接触后应作皮肤消毒。对可疑受染者应进行医学观察2周。从疫源地进口的动物应予以严格疫。变态反应检查可适用于马属动物检疫重要措施,即采用粗制类鼻疽菌素经亲和层析法提纯制品,给动物点眼后分泌脓性眼眵者,判为阳性反应。

相关疾病

腹泻 腹痛 糖尿病 肺结核 咳嗽 胸膜炎 肺脓肿 葡萄球菌肺炎 肾病 贫血 艾滋病 败血症 伤寒 骨髓炎 脓胸 淋巴结炎 营养不良 性病 梅毒 黄疸 疟疾 休克 鼻疽 咯血 菌血症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