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chronicepididymitis)可由急性附睾炎(acut...

就诊科室:其他科室 男科 外科 泌尿外科 

医生指导:慢性附睾炎常见问题 >>

介绍

慢性附睾炎(chronicepididymitis)可由急性附睾炎(acuteepididymitis)未彻底治愈而迁延,也可以无急性期,系长期轻度感染所致。部分病例继发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和感染途径与急性附睾炎相似。

最新文章

慢性附睾炎中药配方有哪些?

更多文章>>

症状

慢性附睾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常有急性附睾炎或急性睾丸炎病史。阴囊疼痛、下坠或胀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大腿根部。体格检查可扪及附睾尾部增大、较硬、伴有结节形成及轻度触痛,患侧输精管粗硬。

除根据病史、体征,取决于病理学检查。

病因

慢性附睾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慢性附睾炎的致病菌是通过输精管腔逆行进入,亦有认为是通过淋巴系统入侵。临床呈慢性过程,附睾增大,质偏硬或伴有结节,压痛轻。由于附睾的解剖特点,附睾受感染后易发生肿胀、组织机化甚至结节形成。

(二)发病机制

慢性附睾炎一般是严重急性附睾炎不可逆的终末期。慢性附睾炎由于纤维增生使整个附睾硬化。组织学上看到广泛的瘢痕与附睾管闭塞。组织被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

检查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前列腺常规检查一般指前列腺外观和做显微镜检查。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主要目的是看有无细胞、磷脂小体数量和滴虫、精子、肿瘤细胞(需染色检查)、淀粉样体以及有无细: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

B超检查(B超检查是超声波检查的一种,是一种非手术的诊断性检查,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可见增大的附睾,内部回声不均。


鉴别

            慢性附睾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附睾结核 表现为附睾硬结、疼痛。病人多有泌尿系结核病史,其输精管增粗、变硬,呈串珠样改变。附睾结节则多位于尾部,质硬、不规则,有时还与阴囊皮肤粘连、溃破并形成流脓窦道。分泌物镜检可找到抗酸杆菌。

2.精液囊肿 也表现为附睾有结节,但结节多位于附睾头部,表面光滑,无压痛。B超可见附睾头部有囊性占位。

3.阴囊内丝虫病 表现为附睾结节伴阴囊疼痛。但病人有丝虫感染史,阴囊内结节常有数个,多在精索下端及附睾头部,夜间采血可查到微丝蚴。

4.附睾肿瘤 也表现为附睾肿块,有时可出现阴囊胀痛。但肿块多位于附睾尾部,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质地坚硬。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定诊断。


并发症

如慢性附睾炎是双侧的,可导致男性不育。慢性附睾炎的症状变异较大,患者可有局部不适、坠胀感或阴囊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内侧。有时可有急性发作症状。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也可表现为从轻微性、间歇性不适到剧烈性、持续性疼痛等程度不同的症状。查体可触及患侧附睾肿大、变硬,或仅能触及附睾上有一硬块,无压痛或有轻压痛。由于对慢性附睾炎的纳入标准的不同,一些文献描述的体征为附睾触诊正常或增大变硬;附睾可随时间变化而增大或缩小。有些患者伴有慢性前列腺炎或慢性睾丸痛,但在病程较长者中无后一伴发症。某些活动如射精可加重患者的症状。

治疗

慢性附睾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消除诱因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

2.抗菌药物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3.局部热敷或理疗 以促进炎症消退。

4.外科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附睾炎,可考虑附睾切除或输精管结扎。

(二)预后

慢性附睾炎反复发作者除了疼痛和生育问题外,一般无其他严重后果。


预防

预防主要是彻底治疗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Ⅰ型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而紧迫的。一旦得到临床诊断或血、尿培养结果后,应立即应用抗生素。推荐开始时经静脉应用抗生素,待患者的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推荐使用口服药物,疗程至少4周。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尿潴留者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也可采用细管导尿,但留置尿管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伴脓肿形成者可采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经尿道切开前列腺脓肿引流或经会阴穿刺引流。

相关疾病

尿路感染 精囊炎 疼痛 丝虫病 肿胀 急性附睾炎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睾丸炎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