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肥大性龈炎亦称增生性龈炎(hyperplasticgingivitis)是指牙龈组织受到局部因素刺激而发生的慢性炎症,表现为牙龈组织明显的炎性肿胀,同时伴有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增生。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前牙唇侧。
最新文章
症状
根据发病年龄、部位、典型的牙龈形态及色泽质地的变化,有龈袋形成,不难诊断。
本病在临床上早期表现以牙龈的炎症性肿胀为主,称为肥大性龈炎(hypertrophicgingivitis)。多发生于上、下颌前牙的唇侧牙龈,其主要特点是牙龈呈深红或暗红色,松软光亮,探之易出血。龈缘肥厚,龈乳头呈球状增生,甚至可盖过部分牙面,使龈沟深度超过2mm,但结合上皮的位置仍在釉牙骨质界处,形成龈袋或假性牙周袋。
病程较长的患者,牙龈的炎症程度减轻,颜色变浅或接近正常,探诊出血亦减轻。龈乳头和龈缘呈坚韧的实质性肥大,质地较硬而有弹性。此时病理变化以牙龈上皮和结缔组织的增生为主,炎症浸润较局限,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胶原纤维束。故称为增生性龈炎(hyperplasticgingivitis)。X线片显示无牙槽骨吸收,或可有牙颈部的牙周膜间隙增宽。
因牙龈的增生肥厚使其失去正常的生理外形,缺乏自洁作用,牙颈部易堆积菌斑和软垢,龈袋内细菌滋生,可有脓性分泌物,如按压龈袋表面,可有溢脓现象。自觉症状较轻,有牙龈出血、口臭或局部胀、痒感觉。
病因
青少年时期由于组织生长旺盛,对局部刺激易发生增殖性反应,对口腔卫生习惯不够重视,内分泌改变等诸多因素,使牙龈对局部刺激敏感性增加,因而易患本病。
(一)凡能引起慢性龈缘炎的因素皆可引起本病
例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邻面龋、不良修复体、正畸装置等。
(二)口呼吸
由于鼻部疾患引起的通气不畅,或因上颌牙前突或上唇过短等均可造成口呼吸。长期的口呼吸,由于牙龈和牙面都较干燥而缺乏唾液的冲洗自洁作用,菌斑易于堆积,发生龈炎。前牙唇侧牙龈暴露于干燥的空气中而不断受到气流的刺激,使牙龈肿大的发生率较高。
(三)咬合异常
如牙齿排列不齐、前牙深覆合、错位拥挤等均易引起本病。
检查
临床体格检查:上、下颌前牙的唇侧牙龈,其主要特点是牙龈呈深红或暗红色,松软光亮,探之易出血。龈缘肥厚,龈乳头呈球状增生,甚至可盖过部分牙面,使龈沟深度超过2mm,但结合上皮的位置仍在釉牙骨质界处,形成龈袋或假性牙周袋。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口腔分泌物培养。
鉴别
1.药物性牙龈增生。
2.牙龈纤维瘤病。
3.白血病引起的牙龈肥大。
4.浆细胞性龈炎(plasmacellgingivitis)又名牙龈浆细胞增多症(gingivalplasmacytosis)或浆细胞性肉芽肿(plasmacellgranuloma),病因不明。本病主要发生于牙龈,也可发生于口角和和舌,可出现多个牙或全口牙的牙龈鲜红、肿大,松软而脆弱,表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上皮菲薄,呈半透明状,极易出血。病理变化主要特点是上皮不全角化,结缔组织内有密集浸润的形态正常的浆细胞呈片状集聚,也可表现为肉芽肿即有大量血管和其他炎症细胞存在。根据典型的牙龈症状以及典型的病理变化,不难鉴别。
并发症
本病若并发细菌感染时,可形成牙龈的化脓性感染。对于已经存在牙龈感染的患者,可因呼吸,吸入分泌物进入肺内造成吸入性的肺脓肿。患者可有咳嗽、咳大量的脓臭痰以及高热表现。对于全身抵抗力低下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因此造成败血症、脓毒血症、心肌炎、肾炎等并发症。
治疗
预防牙龈炎的根本措施是养成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合理的刷牙法是竖刷法:将牙刷平置于口腔,刷毛指向牙龈,尖端轻压牙齿边缘,然后将刷毛逐渐转向牙面,沿牙齿的长轴上下用力。刷上牙时刷毛由上向下,刷下牙时刷毛由下向上,作孤形的旋转刷动。依次刷净牙齿的唇颊、舌面及咬合面,有效地清除了龈缘处的牙菌斑、软垢及牙石;同时对牙龈也起到了按摩作用,可刺激牙龈角化,维持牙齿的正常质地与外形。刷牙的次数每日不宜少于两次,做到早晚刷牙,强调睡前刷牙较晨间刷牙更为重要。患者如已存在牙龈出血的症状,提倡选用药物牙膏。治疗牙龈炎的有效方法是牙齿洁治(俗称洗牙)。医务人员利用手用洁治器或超声波洁牙机清除龈附近牙面沉积的牙石和菌斑,同时注意磨光牙面,防止菌斑、牙石的再沉积,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当牙龈的色泽、质地转为正常,刷牙、进食不再出血,表明牙齿炎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了保证良好的口腔健康,预防并治疗牙龈炎;建议您最好每隔半年定期去口腔科洁牙一次。
预防
牙龈炎该如何自诊?
牙龈炎是指牙齿组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而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医学上将围绕并覆盖在牙齿周围及槽突表面的口腔粘膜称之牙龈。由于几乎每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均会发生程度和范围不等的慢性牙龈炎,完全有理由说:牙龈炎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
牙髓炎的典型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痒胀。刷牙时容易出血,甚至说话时也会出血。
自我诊断牙龈炎的简单方法是观察牙龈的色泽、质地以及有无出血表现;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致密,表面存在点状色彩。如果牙龈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肿胀,表面色彩消失,进食、刷牙、触碰时容易出血,此时即可作出牙龈炎的诊断。除上述体征外,部份患者存在牙龈发痒、发胀及口臭的自觉症状。
牙龈炎的主要病因是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牙菌斑、牙结石及软垢在龈缘附近牙面沉积,从而诱发牙龈炎。若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可逐渐发展为开周炎,最终导致全口开牙松动及丧失。
预防牙龈炎的根本措施是养成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合理的刷牙法是竖刷法:将牙刷平置于口腔,刷毛指向牙龈,尖端轻压牙齿边缘,然后将刷毛逐渐转向牙面,沿牙齿的长轴上下用力。刷上牙时刷毛由上向下,刷下牙时刷毛由下向上,作孤形的旋转刷动。
依次刷净牙齿的唇颊、舌面及咬合面,有效地清除了龈缘处的牙菌斑、软垢及牙石;同时对牙龈也起到了按摩作用,可刺激牙龈角化,维持牙齿的正常质地与外形。刷牙的次数每日不宜少于两次,做到早晚刷牙,强调睡前刷牙较晨间刷牙更为重要。患者如已存在牙龈出血的症状,提倡选用药物牙膏。
治疗牙龈炎的有效方法是牙齿洁治(俗称洗牙)。医务人员利用手用洁治器或超声波洁牙机清除龈附近牙面沉积的牙石和菌斑,同时注意磨光牙面,防止菌斑、牙石的再沉积,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当牙龈的色泽、质地转为正常,刷牙、进食不再出血,表明牙齿炎得到了有效控制。
为了保证良好的口腔健康,预防并治疗牙龈炎;建议您最好每隔半年定期去口腔科洁牙一次。
牙龈炎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痒胀。刷牙时容易出血,甚至说话时也会出血。在医生建议下进行洗牙及相应治疗。自我治疗可在牙冠周围涂碘甘油以去除牙石,平时经常服用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