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耳源性脑膜炎(otogenicmeningitis)是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并发的软脑膜、蛛网膜急性化脓性炎症。
最新文章
症状
(一)以高热、头痛、呕吐为主要症状。起病时可有寒战,继之发热,体温可高达40°C左右。头痛剧烈。为弥漫性全头痛,常以后枕部为重。呕吐呈喷射状,与饮食无关。
(二)可伴精神及神经症状:如烦躁不安、抽搐,重者谵妄、昏迷,以及相关的颅神经麻痹等。
病因
耳源性脑膜炎是常见的一种颅内并发症,是急、慢性化化脓性中耳炎所并发的软脑膜、蛛网膜弥漫性急性化脓性炎症。中耳感染可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侵犯软脑膜和蛛网膜,亦可通过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如化脓性迷路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而间接地引起软脑膜炎。
检查
(一)脑膜刺激征:颈有抵抗菌素或颈项强直,甚者角弓反张。克(Kerning)征及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n)征阳性。
(二)脑脊液压力增高、混浊,细胞数增多,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氯化物减少。细菌培养可为阳性。血中白细胞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
鉴别
需要和其它类型脑膜炎等鉴别,如: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
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
并发症
1.患脑膜炎时,脓性渗出物易堵塞狭小孔道或发生粘连而引起脑脊髓循环障碍,产生脑积水。常见于治疗不当或治疗过晚的病人,尤其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粘连性蛛网膜炎好发于枕骨大孔,可阻碍脑脊液循环;或脑室膜炎形成粘连,均为常见的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的原因。
2.除因呕吐、不时进等原因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外,还可见脑性低钠血症,出现错睡、惊厥、昏迷、浮肿、全身软弱无力、四肢肌张力低下、尿少等症状。其发生原理与感染影响脑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水潴留有关。
3.由于脑实质损害及粘连可使颅神经受累或出现肢体瘫痪,亦可发生脑脓肿、颅内动脉炎及继发性癫痫发干什么。暴发型流脑可伴发DIC、休克。此外,中耳炎、肺炎、关节炎也偶可发生。
治疗
耳源性脑膜炎可治愈:
1.在足量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左氧氟沙星)及磺胺类药物控制下进行乳突探查、根治术,以清除病灶,对骨质破坏者,以除去骨板至正常脑膜暴露为主。
2.必要时腰椎穿刺,注入适量抗生素。
3.注意支持疗法及水和电解质平衡。
预防
1、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病室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流通,但避直接吹风。冬天防凉,夏天忌热及太阳光。
3、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汤或银花水漱口。如装有义齿者,取出。
4、多喝开水。
5、对神志不清者,注意痰涎,防止其舌头后坠。取侧卧位以保持其呼吸道畅通,防止痰涎堵喉头。痰涎太多时,及时抽吸。
6、对眼睛不能闭合者,眼内涂上眼药膏,并轻轻按摩,使其闭合。
7、昏迷时,忌从口腔喂食,可用鼻饲法供给药物或流汁食物。
8、出现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氧。
9、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更换被褥。呕吐物亦应及时清除。
10、恢复期症状消失后,逐渐恢复活动,注意不要过早、过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