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疮

小儿热疮
小儿热疮是指发热或高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宋,《圣济总录》云...

就诊科室:儿科 儿科综合 中医科 

医生指导:小儿热疮常见问题 >>

介绍

小儿热疮是指发热或高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宋,《圣济总录》云:“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特谓之热疮。”本病以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的成群小疱为临床特征。多在1周后痊愈,但易于复发。

最新文章

小儿热疮的中医疗法

小儿热疮是什么?

小儿热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热疮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小儿热疮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小儿热疮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小儿热疮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热疮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本病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孔周围等处,若发生在口腔、咽部、眼结膜等处,称粘膜热疮;皮损初为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数个或数十个针尖大小的、簇集成群的小丘疱疹或水疱,内含透明浆液,数日后疱破糜烂,轻度渗出,逐渐干燥,结淡黄或淡褐色痂,1―2周痂皮脱落而愈,但易复发。

发病前,局部有灼痒,重者可有发热、不适等全身症状。发于口角、唇缘或口腔粘膜者,可引起颌下或颈部署核肿痛。

病因

本病多为外感风热邪毒,客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而生;或由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一般会连续发热三四天,等发热退后才会出皮疹。但许多家长往往在孩子发烧的几天里,带着孩子天天跑医院,这样是不可取的。如果已经明确诊断,只要按照医嘱在家护理,三四天后孩子就会慢慢好起来。

检查

一般会连续发热三四天,等发热退后才会出皮疹。但许多家长往往在孩子发烧的几天里,带着孩子天天跑医院,这样是不可取的。如果已经明确诊断,只要按照医嘱在家护理,三四天后孩子就会慢慢好起来。建议可以通过体温表检测体温。通过视诊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去医院验血检查。

鉴别

一、蛇串疮;皮损沿外周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不超过正中线;为成簇的水疱,疱间皮肤正常,刺痛明显。

二、黄水疮好发于儿童的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见于夏秋季节,皮损以脓疱、脓痂为主,呈散在分布,自觉瘙痒。

三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四风疹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并发症

可能引起播散性疱疹、疱疹性脑膜炎、脊髓脊神经根病等一系列并发症。

疱疹性脑膜炎其临床表现与其它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极为相似,常与原发性生殖器HSV感染有关,多在生殖器发生疱疹损害1周后发生。疱疹性脑膜炎其临床表现与其它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极为相似,常与原发性生殖器HSV感染有关,多在生殖器发生疱疹损害1周后发生。

治疗

小儿热疮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小儿热疮。生于身体。黄芩散方。
黄芩(三分)川升麻(一两)石膏(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玄参(半两)柴胡(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
分减服
治小儿身上生热疮。心躁。皮肤痛。枳壳散方。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半两去须)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蜜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治小儿热毒疮。栀子膏方。
栀子仁(一两)川升麻(一两)犀角屑(三分)蛇衔(一两)蓝叶(五合切)生地黄(二两)上件药。细锉。以猪脂一斤半。同入铛内。于微火上。煎十余沸。滤去滓。膏成。于瓷盒中
治小儿热疮。黄脓出。黄芩膏方。
黄芩(一两半)黄柏(三分)栀子仁(三分)黄连(三分去须)竹叶(二两)生地黄〔一(上件药。除水银胡粉外。并锉如豆大。以新绵裹。用猪脂一斤半。入铛内。
于慢火上煎十盒盛
又方。
黄柏(一两锉)白矾(一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敷于疮上。日三用之。
又方。
黄连(半两去须为末)腻粉(一分)上件药。研令匀。以红菜头汁和涂于疮上。日三用之。
又方。
上以豆豉炒干。捣末敷之。
又方。
上以伏龙肝捣末。用鸡子白和涂之。

预防


本病并不需要特殊措施,一般会自动痊愈,而且极少有后遗症。但是,在发烧过程之中,需要给婴幼儿补充充足水分,防止脱水。可以采用一些物理降温的办法,如温水澡,睡冰枕,温水搽额头、四肢等。要温度不高于40摄氏度,就没有必要采用药物降温。一般采用的药物有扑热息敏,泰诺等,但是不能采用阿司匹林。

相关疾病

黄水疮 皮肤病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