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气管、支气管异物(foreignbodiesinthetracheaandbronchi)是儿科的常见急危疾病之一,可以造成小儿的突然死亡,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肺部损害,重者可窒息死亡。异物分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异物乃因呼吸道炎症发生的假膜、干痂、血块、脓液、呕吐物等。外源性异物系经口吸入的各种物体。
最新文章
症状
异物进入气管后,视异物的大小和停留于气管的部位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因气管黏膜受刺激而引起剧烈呛咳,继以呕吐及呼吸困难,片刻后症状渐减轻或缓解。如异物较大,嵌顿于喉头气管,可立即窒息死亡;较小、尖锐的异物嵌顿于喉头者,除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喉鸣外,大部分有声音嘶哑甚或失音。异物停留时间较长者,可有疼痛及咯血等症状。异物居留于气管者,多随呼吸移动而引起剧烈的阵发性咳嗽,睡眠时咳嗽及呼吸困难均减轻。呼吸困难多为吸气性的,但若异物较大而嵌在气管隆突之上,则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呼气均困难,同时呼气有喘鸣音,极似支气管喘息,应注意鉴别。
一般气管异物有以下3个典型症状:
1.气喘哮鸣因空气经过异物阻塞处而发生,于张口呼吸时听得更清楚。
2.气管拍击音异物随呼出气流撞击声门下发生,以咳嗽时更为显著,异物固定不动无此音。
3.气管撞击感发生原理同气管拍击音,触诊气管可有撞击感。异物停于一侧支气管,患儿咳嗽、呼吸困难及喘鸣症状减轻,称无症状期。此期仅有轻度咳嗽及喘鸣。以后因异物堵塞和并发炎症,产生肺气肿或肺不张等支气管阻塞症状。异物历时较长者,炎症加剧,尤以含脂酸的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米等为甚,刺激气管黏膜,使之充血肿胀,分泌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轻者并发支气管炎及脂性肺炎;重者可并发肺脓肿及脓气胸等,加重呼吸困难,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等。一般异物都停留在支气管中,少数细小异物如大头针等,可进入分段支气管,如中叶及下叶各基底支。小的矿物性异物,不足以阻塞支气管,可无显著症状,经过数周或数月后,肺部发生病变,小儿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等症状。对典型病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即可诊断。支气管异物慢性病例,往往误诊为肺炎,必要时可作胸部X线透视或拍片,尤以胸透为重要,必要时支气管镜检查。
1.误吸异物的病史病史为诊断呼吸道异物的重要依据,一般家长多能详述。少数家长事后遗忘,或未目睹,需反复询问。如无上呼吸道感染而突然无故剧咳,必须排除异物。有些患儿不能诉说吸入异物,及健康小儿忽然剧烈呛咳的病史,但肺内确有病变,既不像肺结核,又不像典型的支气管肺炎或其他肺部疾病,这类病例应怀疑异物,做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胸部体征因病例不同,须视梗阻的部位及性质而定。活动于气管的异物,除咳嗽时可闻拍击音之外,两肺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音降低及痰鸣。若异物梗阻一侧支气管,可表现一侧或某叶肺不张或肺气肿的体征,患侧肺部叩诊或浊音或鼓音,视肺部病变而异,但呼吸音均减低,如有继发感染则可闻痰鸣或喘鸣音。由于脂酸性异物所致的支气管炎,取出异物后,则可闻中小水泡音,这是因潴留的分泌物排出所致。一般术前多不易听到。
3.辅助检查如疑有气管、支气管异物时,应作支气管镜检查、X线检查,可确定异物部位、大小及形状,包括透视检查和摄胸部X线正侧位片,必须同时拍摄吸气时及呼气时的照片。必要时做螺旋CT检查,对于难以诊断的和形态特异的异物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病因
(一)发病原因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常分两类:
1.内源性较少见。如破溃的支气管淋巴结和各种炎症所致的肉芽、假膜、分泌物和干痂等。
2.外源性甚多见。其种类繁多,可分固体性、液体性,又可分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化学制品等。临床所见如瓜子、花生米、黄豆、栗子、橘核、玉米粒、骨片、图钉、大头针、发卡、小球、塑料笔帽、哨等。
(二)发病机制小儿臼齿未萌出,咀嚼功能差;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小儿进食时爱哭笑打闹;学龄期的儿童喜将一些小玩具、笔帽、哨等含于口中。当其哭笑、惊恐而深吸气时,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重症或昏迷病儿,由于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偶有将呕吐物、血液、食物、牙齿等呛入气管。临床也见有昏迷病儿因蛔虫上行而钻入气管者。
检查
异物未能及时取出而继发感染时,常有感染血象表现。
1.X线检查(1)透视检查:为气管、支气管植物性异物X线诊断的主要方法,可反复观察纵隔、心脏和横膈等器官的运动情况。
①气管异物:在透视下可表现双侧肺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因气管有阻塞,呼气终了时肺变暗及横膈上升不明显,心影有反常大小(正常小儿吸气时心影缩小,呼气时心影增大;此类患者呼气时心影横径反较吸气时缩小,即所谓心影有反常大小)。
②支气管异物:A.阻塞性肺气肿:患侧有阻塞性肺气肿者,透视时可见患侧肺透亮度高,横膈低平,活动度受限,纵隔向健侧移位。吸气时纵隔向患侧摆动,随即回到原位。B.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异物患侧有阻塞性肺不张者,透视时可见患侧肺透亮度减低,横膈上升,健侧有代偿性肺气肿,纵隔向患侧移位。吸气时纵隔向患侧摆动。
(2)胸部X线片:若需摄胸部X线片时,必须同时拍摄吸气时及呼气时的照片,拍正位片和侧位片。可确定异物的部位、大小及形状,确定异物在气管内或在食管内。可发现呼吸道梗阻情况,如肺气肿、肺不张及纵隔移位等。由于支气管异物对不同肺叶的堵塞情况不同,各肺叶可发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例如右支气管异物,X线检查时可见右上叶肺不张,而右中叶则为肺气肿。
2.CT近年随着螺旋CT的临床应用,在儿童呼吸道异物的判断和定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三维重建的仿真支气管镜可以显示出异物所在的部位及大小,对于难以诊断的和形态特异的异物的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3.支气管镜检查如疑有气管、支气管异物时,应作支气管镜检查。
鉴别
主要应与以下两种疾病区别:
1.支气管哮喘常有喘息发作史。有喘鸣性呼气性呼吸困难,重者端坐呼吸。经氨茶碱或激素治疗后,症状大都在短时期内即可缓解。此类药物对呼吸道异物所致的呼吸困难则无效。
2.支气管炎及肺炎支气管异物极易误诊为肺炎,但肺炎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及发热等症状。肺部常有粗、细?音,而无明显的单侧呼吸音降低。且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很快控制,病情好转。
并发症
异物大者可窒息;可产生肺气肿或肺不张等支气管阻塞症状;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重者可并发肺脓肿及脓气胸等;也可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1.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2.肺不张(atelectasis)系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的容量或含气量减少,由于肺泡内气体吸收,肺不张通常伴有受累区域的透光度降低,邻近结构(支气管,肺血管、肺间质)向不张区域聚集,有时可见肺泡腔实变,其他肺组织代偿性气肿。肺小叶、段(偶为肺叶)之间的侧支气体交通可使完全阻塞的区域仍可有一定程度的透光。
肺不张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两种。
3.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
4.肺脓肿(lungabscess)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根据发病原因有经气管感染型、血源性感染型和多发脓肿及肺癌等堵塞所致的感染型3种。
5.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
治疗
治疗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自然咳出的几率只有1%左右,因此必须设法将异物取出。支气管镜检查不仅是非常有效的即刻诊断,又有治疗意义的方法。手术可以采用全身麻醉、局部表面麻醉或无麻。对于像笔帽、骨片、铁钉等特殊类型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应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并应选择尽量大号的气管镜,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护异物顺利出声门。全身麻醉时尽量避免单独使用氯胺酮,尽管该药可较好地镇静、镇痛,但很容易引起喉痉挛。对于像图钉、大块橡皮等异物从声门取出时,容易被声带刮脱引起窒息,应考虑做气管切开,从气管切开口处取出。像玻璃球和某些大的光滑的玩具,在气管镜下难以钳出,可以开胸切开气管、支气管取出。也有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用胆道取石篮套住异物取出的方法。某些小的异物已进入到上叶开口内或基底枝深部,可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用小异物钳取出。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内下行时,如果发现有肉芽而未见明显异物影时,异物有可能就位于肉芽下方,取出肉芽或越过肉芽后可见到异物将其取出。用硬气管镜取异物后有可能损伤喉部,而发生喉水肿,术后应给以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严重者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喉梗阻严重者应行气管切开术。
预防
呼吸道异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广泛地向父母及保育员进行宣教,3岁以下的小儿臼齿尚未萌出者,不应给以花生、瓜子、豆类及其他带核的食物。在小儿进食时不要乱跑乱跳,以免跌倒时将食物吸入。进食时不可惊吓、逗乐或责骂,以免大哭、大笑而误吸。教育儿童要改掉口含笔帽、哨及小玩具等坏习惯。对于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均不应作为玩具。危重及昏迷病人进食时,应特别注意,以防误吸。
相关疾病
哮喘 肺结核 咳嗽 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 中毒 肺部疾病 喉水肿 性病 疼痛 麻醉 肺不张 呼吸道异物 咯血 慢性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 气管支气管异物 自发性气胸 支气管肺炎 阻塞性肺气肿 昏迷 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