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泪液分泌过多是泪腺功能亢进的结果,但它所造成的流泪和泪溢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除了不断拭除泪液令人讨厌以外,无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并发结膜炎、睑缘炎以及下睑湿疹。
最新文章
症状
泪液分泌过多。
正常人在晨起或早晨洗脸时,会发现在眼角处有极少量的分泌物存在,这与夜间睡觉时眼睑运动减少,泪液分泌减少,排出迟缓有关。正常人的眼分泌物主要来自泪腺、睑板腺、眼表细胞分泌的黏液及脱落的眼表上皮细胞等。大多为透明或淡白色,平常不易察觉。由于分泌物量小,并可及时从泪道排出,不会引起眼部不适。当眼睛发生某些疾病时,眼分泌物就会发生数量或者性状的改变。通常人们观察到分泌物明显增多的同时,还会感觉一系列不舒服,如晨起睁眼困难、视物模糊等。这时候,分泌物的成分除了上述内容,会含有较多脱落的组织细胞、炎性细胞、血管渗出物、病原体等。
病因
引起泪液分泌过多的原因很多:
1、生理性反射:由于感情冲动、呕吐、咳嗽、打呵欠可出现泪液过多的现象。
2、神经性反射:由于结膜或角膜方面受到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如灰尘样异物,刺激性气体、冷、热、强光等刺激都可引起神经反射性流泪。再如鼻腔,鼻窦、口腔粘膜各方面受到腐蚀性气体,机械性因素等刺激,都可以通过三叉神经引起反射性流泪。
3、药物性反应:由于应用强烈的副交感神经兴奋剂如氨甲酰胆碱,新斯的明和有机磷农药等化学制剂引起药物性流泪反应。
4、泪腺本身的病变:如泪腺囊肿、泪腺肿瘤及米利兹(Mkulicy)综合征的早期都有流泪现象,但泪腺炎时并不一定流泪。
5、中枢性反射:过度精神兴奋,如癔病患者流泪多属此类,新生儿因尚未建立这种精神因素,出生后几个月哭时无泪,数月后哭时才流泪。
6、症状性流泪: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脊髓痨时结膜充血流泪(可能是面神经核上病变或三叉神经受刺激之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早期流泪也属于这类性质。
检查
泪液分泌过多常做的检查有:
1、泪腺分泌功能检查:以确定有无分泌过多。
泪腺检查是检查泪点位置是否正常,泪囊区有无红肿,压迫泪囊时有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泪腺区有无压痛及肿块。泪腺检查法正常值:正常为10-15mm,
鉴别
1、原发性泪液分泌过多十分罕见,应注意与泪道阻塞相鉴别。通过阻断蝶腭神经节泪腺分泌神经,可以减少泪液分泌。
泪道阻塞是一种常发生在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以溢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治疗原则是控制泪囊炎症,恢复或建立泪道泪囊至鼻腔引流通道。
2、继发性泪液分泌过多:主要见于理化刺激或情感因素刺激。
3、一种特殊的泪液反常性分泌,是每当进食时出现流泪,俗称“鳄鱼泪”,主要因为神经发生了错位性再生,或见于面神经麻痹后。
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并发结膜炎、睑缘炎以及下睑湿疹。
1.结膜炎(conjunctivitis)俗称红眼症,是最常见的眼部传染病之一,但是其发病率目前尚未确定。结膜炎的病因可根据其不同性质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由于大部分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感染性(如细菌、病毒、及衣原体等)和非感染性因素(外伤、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等)的刺激,而且结膜的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自身及外界的抗原容易使其致敏。结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是各种结膜炎的共同特点。
2.睑缘的炎症是睑缘的一种慢性炎症。睑缘炎(blepharitis)可因细菌、脂溢性皮肤炎或局部的过敏反应所引起,且常合并存在。导致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根据临床的不同特点,睑缘炎可分为三类: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眦角性睑缘炎。
3.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与处理,去除病因,控制泪液的分泌。
1、对流泪患者
(1)药物治疗:服用强效安定药,如奋乃静、眠尔通、利眠宁,成人口服每次2.5~5mg,每日三次。
(2)避免情绪刺激,治疗眼部炎症,减少反射性泪液分泌。
(3)戴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
(4)泪腺排出口电烙封闭,引起泪腺萎缩,但要慎重,以防副作用。
2、对溢泪患者
(1)泪点位置异常,可用电灼,使其翻转正常。泪小管阻塞者采用穿线插管术,插管保留期十五个月,定期冲洗泪道注入2%甲基纤维素溶液。泪道广泛阻塞者采用金属插管由泪阜插入,经泪囊区泪管入下鼻道。
(2)药物治疗:泪道感染性炎症可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或泪道冲洗,全身应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必要时用皮质类固醇配合。
预防
我们的眼睛要很好地发挥视觉功能,不仅要求眼球有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还需要眼球周围的一些附属器官的保护和协作才能运作自如。
1、要注意用眼卫生。无论是看书还是用电脑时间都不宜过长,每隔30至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眺望远处,让眼睛充分放松。
2、不要在光线太暗的地方看书。
3、要注意眼睛锻炼,坚持做“眼保健操”。
4、不要经常性地点眼药水。
5、要多吃保护眼睛的食物,补充营养。
6、不要使用劣质太阳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