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staphylococcusperipheralkeratitis)也称为边缘性卡他性角膜炎或卡他性角膜溃疡。正如病名所提示的,该病是由宿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的免疫反应引起的。
最新文章
症状
1.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患者有轻度到中度的眼痛、畏光、异物感、结膜充血等。症状无特异性。
2.体征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以周边角膜浸润起病,浸润常位于2,4,8,10点位。浸润与角膜缘之间有1~2mm的透明角膜。角膜浸润可为单发或多发,平行于角膜缘而扩展,浸润可融合。随着角膜炎的迁移,浸润部位的角膜上皮脱落,形成角膜溃疡或角膜基质变薄。角膜缘血管长入溃疡区。前房通常安静。在严重的病例,溃疡偶尔可导致穿孔。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的患者常伴有葡萄球菌性睑缘炎的体征,睫毛根部红疹,红斑,睑缘不规则,睑板腺分泌物黏稠,睫毛脱落等。眼睑和球结膜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周边性角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角膜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有1~2mm透明区,常伴有溃疡型睑缘炎。睑缘细菌培养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是由慢性睑结膜炎引起的。角膜浸润处可见中性粒细胞。宿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产生的抗体反应与角膜浸润有关。有报道,β-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以引起周边角膜溃疡,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溃疡相似。患者眼睫毛处常有细菌,90%的患者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二)发病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周边性角膜炎是继发于抗原-抗体反应和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多形核白细胞反应。抗原和抗体结合通过趋化作用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细胞免疫反应几乎不参与这一反应过程。
检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检查项目:皮损。
睑缘细菌培养可以发现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aureus)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也称“金葡菌”,细胞壁含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其肽聚糖的网状结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染色时结晶紫附着后不被酒精脱色故而呈现紫色,相反,阴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薄、交联度差,脂类含量高,所以紫色复合物被酒精冲掉然后附着了沙黄的红色。
无其他特殊实验室检查。
鉴别
葡萄球菌性周边性角膜炎出现溃疡时,容易与感染性角膜炎或溃疡混淆。然而,前者的角膜基质浸润与角膜缘之间有一透明间隔区,前房安静。后者通常有中度到重度的前房炎症反应,角膜基质的浸润可以扩展到角膜缘。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也可类似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周边性角膜炎。然而,前者的特点为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上皮损害,角膜感觉减退,基质浸润可扩展到角膜缘。后者没有这些临床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出现角膜溃疡时与蚕食性角膜溃疡以及胶原血管性疾病引起的周边性角膜溃疡相似。但是前者的预后良好,后者的病变严重且为进行性。此外,前者对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治疗的反应好,后者通常需要全身应用免疫抑制药来控制角膜炎症和溃疡。
并发症
睑缘炎及角膜血管翳形成。
1.睑缘炎是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的亚急性、慢性炎症。临床上分三型:鳞屑性、溃疡性、眦部睑缘炎。
2.角膜血管翳是因为角膜缺氧,外伤,炎症,对角膜前弹力层,基质层
留下的创伤,由于两者是不可自我修复和再生的,所以一般浑浊区域都是无法消退的,角膜上本无血管,但因为缺氧(如佩戴隐形眼镜)等原因,角膜无法与空气直接接触,获得的氧气减少,于是结膜上的血管便会长入角膜为其供氧以保证角膜的正常活动,血管一般会长入角膜5层中的第2、3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外来的血管异物会导致角膜产生损伤,角膜翳也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让角膜与空气接触,角膜血管就会停止生长,但不会消退,由于血管的进入和角膜翳的产生,角膜的屈光度发生了变化,从而视力会受到损害,如果此时角膜仍然缺氧,血管会长向瞳孔,将整个角膜包裹,从而导致失明,角膜上虽然没有血管,但是布满了丰富的神经末梢,异物的入侵会导致角膜神经处在兴奋状态,于是眼睛就容易疲劳,同时也会再次造成视力下降,角膜血管翳其实是人体组织自身修复系统的漏洞。
治疗
治疗
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不伴有角膜上皮缺损的角膜基质浸润,可单独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或联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有角膜上皮缺损和溃疡时,采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和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一般情况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经过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后很快愈合。如果浸润扩大,溃疡加深,前房炎症反应明显,应考虑到感染性角膜溃疡的可能。
治疗睑结膜炎对减少角膜浸润和溃疡的复发是必要的。眼睑湿热敷,眼睑清洁,睑缘涂抗生素眼膏等有助于控制眼睑的炎症。对复发性睑结膜炎的患者可口服抗生素治疗。
预防
角膜炎常用滴眼剂及眼膏,应注意有效的浓度及滴眼的次数,按医嘱进行滴用。
保持结膜囊清洁,分泌物多者要及时清拭或冲洗,但如有角膜穿孔危险时不要冲洗。
角膜炎的恢复期可进行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加强组织修复。
应培养讲清洁、爱卫生的习惯,不随意用脏手与脏手帕揉拭眼睛,洗脸用具定期煮沸消毒,做好角膜炎家庭护理,预防重复感染,加重病痛,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