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

小儿肥胖
素有“儿童成人病”之称的肥胖症,在我国发病率显著增加,特别在大都市,如北方的...

别名:小儿单纯性肥胖症

就诊科室:其他科室 儿科 儿科综合 营养科 

医生指导:小儿肥胖常见问题 >>

介绍

素有“儿童成人病”之称的肥胖症,在我国发病率显著增加,特别在大都市,如北方的某些城市,已经突破20%的比例,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小儿发胖会使其开始行走的时间推迟,且常因缺钙、体重过重,发生膝内翻或膝外翻及扁平足等。又由于肥胖,小儿机体对外界的反应力、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长期肥胖的小儿还会发生高脂血症,进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儿童成人病。小儿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小儿肥胖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小儿肥胖,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小儿肥胖,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研究表明,小儿肥胖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小儿肥胖早期进行干预。本节主要叙述单纯性小儿肥胖(Simpleobesity)。肥胖病或单纯性肥胖(obesity)指皮下脂肪积聚过多,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SD)以上时,即为肥胖病,可按超重数量分为轻、中、重三茺肥胖,轻度者超过标准体重二个至四个标准差之间,中度者超过三个至四个标准差之间,重度者超过四个标准差以上

最新文章

小儿肥胖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肥胖症孩子饮食注意事项

小儿肥胖症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如何鉴别小儿肥胖?

小儿肥胖要及早干涉

如何治疗小儿肥胖?

预防小儿肥胖的峰点介绍

小儿肥胖如何进行治疗

小儿肥胖有哪些症状表现

小儿肥胖由哪些因素引起

更多文章>>

症状

临床表现
(1)本病以婴儿期、学龄前期及青春期为发病高峰。
(2)患儿食欲亢进,进食量大,喜食甘肥,懒于活动。
(3)外表呈肥胖高大,不仅体重超过同龄儿,而且身高,骨龄皆在同龄儿的高限,甚至还超过。
(4)皮下脂肪分布均匀,以面颊、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积累为显著,四肢以大腿、上臂粗壮而肢端较细。
(5)男孩可因会阴部脂肪堆积,阴茎被埋入,而被误认为外生殖器发育不良。患儿性发育大多正常。智能良好。
(6)严重肥胖者可出现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
2、诊断标准凡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的20%~30%者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超过50%者为重度肥胖。
重度肥胖多见于年长儿及青少年,婴幼儿时期比较少见。患儿食欲特别旺盛,食量超过一般小儿,都偏爱淀粉、油脂类食品,不喜欢蔬菜。有些病儿在就医时食量较小,但于开始长胖之前必要进食过多的阶段。患儿脂肪积累,以乳、腹、髋、肩部为显著,腹部往往出现粉红色皮肤浅纹,四肢肥大,尤以上臂和股部特别明显。男孩外生殖器放被耻骨部皮脂掩盖,看起来似很小,实际上属于正常范围。骨龄正常或超过同龄小儿。智力良好。性发育正常或较早。活动不便,极少运动。
偶见极度肥胖儿的体重高达标准体重的4~5倍,由于脂肪过多,限制胸廓和膈肌的动作,引致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形成低氧血症,并发红细胞增多症,出现紫绀、心脏增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疋氏(Pickweckian)综合征,可引致死亡。

病因

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⑴营养过度:营养过多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婴儿喂养不当,如每次婴儿哭时,就立即喂奶,久之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喂婴儿高热量的固体食物,使体重增加太快,形成小儿肥胖。妊娠后期过度营养,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⑵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小儿肥胖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心理障碍如父母离异、丧父或母、虐待、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等,而造成不合群,少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小儿肥胖。

⑶缺乏活动:儿童一旦肥胖形成,由于行动不便,更不愿意活动,以致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性肌病或严重智能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热量减少,发生小儿肥胖。

⑷遗传因素:小儿肥胖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现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仅1%出现肥胖。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⑸中枢调节因素: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节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平衡,而致机体摄入过多,超过需求,引起肥胖


检查

1、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大多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正常。
2、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患儿减肥后血胰岛素浓度可恢复正常。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率增加,但外周组织对皮质激素的分解代谢也加快,故血浆总皮质醇浓度大多正常,但尿中的代谢产物增多,尿17羟皮质类固醇往往显著升高。
4、地塞米松抑制筛查试验:患儿皮质醇的分泌可被明显抑制。

鉴别

肥胖小儿体重达到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有营养过度、少动史或肥胖家族史,呈均匀肥胖而无其他异常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单纯性小儿肥胖。体重超过20%~30%为轻度、30%~50%为中度、>50%为重度小儿肥胖。

本病需与继发性小儿肥胖鉴别,如垂体及下丘脑病变引起的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又称脑性小儿肥胖,表现为身材矮小,脂肪主要积聚腰部及下腹部,性发育迟缓,可伴眼底异常和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引起的柯兴综合征呈现身材矮、皮脂积聚呈向心性、满月脸、水牛背、四肢细,可伴性早熟、多毛、痤疮、高血压、低血钾等;以及其他继发性小儿肥胖各具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可资鉴别。

预防防止儿童小儿肥胖,应从胎儿期着手,加强孕妇营养教育,重视科学喂养、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摄食过多甜食、淀粉类及高脂肪食物。加强体格锻炼,定期监测小儿生长发育情况,并接受营养指导。单纯性肥胖儿每因体脂过多,将外生殖器掩盖,以致错认为外生殖器发育迟缓,应加注意。一般常怀疑过肥小儿为内分泌异常所致,实际上内分泌系统病所致肥胖比较少见,并且伴有其他症状,可资鉴别。垂体及下丘脑病变可引起肥胖,称为肥胖性生殖无能症,但其体脂有特殊分布,以颈、颏下、乳、髋及大腿上部最为明显,手指部尖细,还有颅内病变及生殖腺发育迟缓。由于颅脑外伤所致的间脑损害,也可出现一般肥胖,但有尿崩、性功能低下及其他植物神经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体脂积聚主要在面、颈,常伴有粘液水肿,生长发育明显低下,基础代谢率与食欲都低下。肾上腺皮质肿瘤和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可引起柯兴氏综合征,包括两颊,颏下积脂较多,形成特异面容,胸、背体脂亦较厚,常伴有高血压、皮肤红紫、毛发加多和生殖器早熟现象。腹部有时可触及肿块,X张腹部平片可见钙化阴影。有些糖尿病儿及卵巢功能异常如Stein-Leventhal综合征也可见肥胖。
糖原累积肝脏可见面容肥硕,下腹部及耻骨区积脂尤甚。Prader-Willi综合征是另一种先天代谢病,从婴儿晚期开始肥胖,还有肌张力低下、体矮、小手足、智能低下及生殖腺发育不全、斜视等症状,往往到青年期并发糖尿病。Lauience-Moon-Biedl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畸形,包括指趾畸形、肥胖、视觉障碍及智力低下等。

并发症

长期肥胖的小儿还会发生高脂血症,进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儿童成人病。严重肥胖者可出现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偶见极度肥胖儿的体重高达标准体重的4~5倍,由于脂肪过多,限制胸廓和膈肌的动作,引致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形成低氧血症,并发红细胞增多症,出现紫绀、心脏增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疋氏(Pickweckian)综合征,可引致死亡。

治疗

饮食管理
治疗任何原因引起的脂肪病,皆以饮食管理为主。调节饮食的原则如下。
(1)限制食量时必须照顾小儿的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仅使体重逐步降低。最初,只要求制止体重速增。以后,可使体重渐降,至超过正常体重范围10%左右时,即不需要再限制饮食。
(2)设法满足小儿食欲,避免饥饿感。故应选热能少而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笋、萝卜等。必要时可在两餐之间供给热能少的点心如不加糖的果冻、鱼干、话梅等。
(3)蛋白质食物能满足食欲,又其特殊动力作用较高,且为生长发育所必需,故供应量不宜少于2g/kg/d。
(4)碳水化合物体积较大,对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皆有帮助,可作为主要食品。但应减少糖量。
(5)脂肪供给热能特别多,应予限制。如油煎食物、厚味油汁及各种甜食脂肪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6)总热能必须减少。对10~14岁肥胖儿一般可供热量5020焦耳(1,200卡)左右,具体供应可依个别小儿实际情况而决定办法。
(7)维生素及矿物质应当保证供给。常晒太阳属必要。
(8)根据以上原则,食品应以蔬菜、水果、麦食,米饭为主,外加适量的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鸡蛋、豆及其制品。饮食管理必须取得家长和患儿的长期合作,经常鼓励患儿坚持治疗,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2、解除精神负担
有些家长为肥胖儿过分忧虑,到处求医,有些对患儿进食习惯多方指责,过分干预,都可引起患儿精神紧张或对抗心理,应注意避免。对情绪创伤或心理异常者应多次劝导,积极援助,去掉他们的顾虑和忧郁。要使患儿加强信心,改变过食少动的习惯。
3、增加体格锻炼应提高患儿对运动的兴趣,成为上学爱好。运动要多样化,包括慢跑步、柔软操、太极拳、乒乓球及轻度游泳等。肥胖的家属成员最好同时参加,易见疗效。每日运动量约1小时左右,应逐渐增加。剧烈运动可激增食欲,应避免。
4、偶用药物疗法对青少年一般不鼓励用药。有时可用苯丙胺(Amphetamine)以减低食欲,一般用小剂量2.5~5mg于就餐前半小时口服,每日2次,仅给6~8周的短期疗程。
5、对并发低氧血症的治疗并发气促、低氧血症及心力衰竭时,除给3347焦耳(800卡)左右的低热量饮食外,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和低浓度气氛吸入,进行抢救,不可用氧过多以免掏呼吸。

预防

(1)人群一级预防:

小儿肥胖的一级预防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社会各种组织和媒介在人群中开展普遍的社会动员,使人们对小儿肥胖有正确认识(既不麻痹,又不紧张恐惧),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等,使人群中小儿肥胖的危险因素水平大大降低,从而控制肥

胖症的发生。另一方面是提高对危险因素易感人群的识别,并及时给予医疗监督,以控制小儿肥胖的进展;

(2)婴幼儿期预防:

强调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时按婴儿实际需要进行适度喂养。在生后3个月内避免喂固体食物。在生后4个月时,如果小儿已经成为肥胖,应注意避免继续摄人过量热卡,特别在生后6~8个月时对肥胖儿童尽量减少奶人量,代之以水果蔬菜;用全米,全面代替精米精面的制品。家长不要把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幼儿行为的手段;

(3)学龄前期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进食习惯。不要偏食糖类,高脂,高热食物。养成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场合不要坐车,上下楼要自己爬楼,不要坐电梯。养成每天都有一定体育锻炼的习惯。上述习惯的养成对一生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防治成人期静坐式生活方式都有重大影响。

(4)青春期及青春早期预防:这是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危险时期。特别对女孩,除了体脂增多,心理上的压力,担忧,冲突也增多。追求苗条体型,使不少女孩引发对减肥的错误认识,片面追求节食,禁食,盲目服用减肥食品或药品,造成损伤或死亡。这一时期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对营养知识和膳食安排的指导,运动处方训练的指导,正确认识肥胖等。

对于已经肥胖或可能肥胖的青年应由专业医师给予个别指导并且鼓励双亲参加,共同安排子女生活。

相关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脑炎 脂肪肝 糖尿病 肥胖症 发育迟缓 脑外伤 分娩 斜视 充血性心力衰竭 动脉硬化 单纯性肥胖 高脂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 神经症 水肿 智力低下 积聚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