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牵偏视

风牵偏视
风牵偏视又名「风牵?斜」,「口眼?斜」。目偏视多因邪中经络,气血不和,筋脉失...

别名:麻痹性斜视

就诊科室:中医科 五官科 眼科 

医生指导:风牵偏视常见问题 >>

介绍

风牵偏视又名「风牵?斜」,「口眼?斜」。目偏视多因邪中经络,气血不和,筋脉失养,弛张不收所致。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麻痹性斜视

最新文章

风牵偏视的内治法

风牵偏视是什么?

风牵偏视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风牵偏视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风牵偏视应该做哪些检查?

风牵偏视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风牵偏视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风牵偏视应该如何预防?

风牵偏视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其特点是眼与唇口偏向一侧,且常有流泪过多,眼睑闭合障碍等症状。

1.眼位偏斜,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的相反方向偏斜。

2.眼球活动障碍,患眼向麻痹肌作用方向活动受限。

3.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4.代偿头位,头向麻痹肌方向偏斜。

5.复视、双眼视一为二(复视象检查确定麻痹肌)。

6.头晕目眩,或有恶心呕吐。

病因

一、正气不足,卫外失固,或阴血亏少,络脉空虚,风中经络。
二、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复感风邪,风痰阻络。??
叁、肝肾阴亏,阳亢动风,挟痰上扰,阻滞经络。
四、中风后遗,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五、头面外伤,经络受损,气血瘀阻。
上述诸种因素,皆可导致眼部受邪一侧经络的气血运行不利,使筋肉失养而迟缓不用。

检查

眼部视诊,视神经检查,眼球运动检查,检眼镜检查等。
眼部视诊:观察外眼是否存在明显异常,眼球运动是否存在异常,是否有反常运动等。
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观察视力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视野缺损,通过眼底镜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视网膜异常、黄斑异常、视乳头水肿等。



鉴别

共转性斜视相鉴别:共转性斜视指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无障碍而发生眼位偏斜致双眼视轴分离者。其特征是在向各个不同方位注视或交替注视眼时,患眼斜视角度不变。按患眼视轴的偏斜方向可把共转性斜视分为共转性内斜视、共转性外斜视、垂直性斜视3种类型。

并发症

若伴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甚至猝然昏仆,属内科中风。由于本病和脑血管病变有关,故可出现颅脑、内分泌疾病,复视、眼性眩晕等并发症。其中最严重并发症应属颅内疾患,可因血管突然破裂造成颅内出血,故一旦患者出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力增高的表现就绪警惕颅内血管破裂的可能,可行头颅CT检查明确。

治疗

1.风邪袭络证:发病急骤,目偏视、复视,或伴上胞下垂,或有眼痛,头痛发热,舌红苔薄,脉弦。疏风通络。

2.风痰入络证:目偏视、复视,头晕,呕恶,舌红苔腻,脉弦。疏散风邪、化痰通络。

3.肝风内动证:突发目偏斜,头晕耳鸣,面赤心烦,肢麻,舌红苔黄,脉弦。平肝熄风。

4.血瘀气滞证:外伤后目斜视,或有胞睑、白睛瘀血,眼痛,活动受限,视一为二舌红苔薄,脉弦。活血行滞。


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预防儿童斜视重在消除引起斜视的条件,尽量使孩子不要注视近距离及同一方向的物品。如果发现孩子在4个月时已有斜视,可试用以下简单方法调节:如是内斜,父母可在较远的位置与孩子说话,或在稍远的正视范围内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并让孩子多看些会动的东西。

相关疾病

头痛 头晕 耳鸣 中风 麻痹性斜视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