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由于孕早期感染风疹,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的先...

别名:先天性风痧,先天性风瘾,先天性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症,新生儿风疹病毒感染

就诊科室:妇产科 儿科 儿科综合 

医生指导: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常见问题 >>

介绍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由于孕早期感染风疹,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畸形。出生的新生儿可为未成熟儿、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发育障碍等,称为先天性风疹,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所致的损害除少数为暂时性外,大多为进行性或永久性的病变,并且无特效疗法。风疹病毒是一种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的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风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季发病率较高。

最新文章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什么?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妊娠妇女感染风疹可以是无症状的,或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特别是枕部淋巴结和耳后淋巴结肿大)和斑丘疹等一系列症状。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的妇女,其胎儿流产、死产比正常妊娠多。分娩后患先天性风疹婴儿死亡也较多。出生时有的为正常新生儿.也有发育障碍者;有明显临床表现者也有隐匿型感染,但胎儿感染在孕早期,几乎所有器官都可能发生暂时的、或永久性、进行性损害。严重者出生后表现为肝、脾肿大,黄疸、紫癜,前囟饱满,或脑脊液细胞增多等。出生即发现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小头畸形等,其预后差。如有风疹病毒性肝炎,血中碱性磷酸酶及转氨酯增高并结合胆红素增加;如间质性肺炎可出现呼吸窘迫。
1.按时间分类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表现,按时间分为3类:
(1)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包括新生儿期明显的损害。
(2)延迟性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包括新生儿期不明显而后来才显著的损害。
(3)先天性风疹晚期表现:包括新出现的损害。以上各类之间可有重叠。
2.临床表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累及全身各系统。
(1)出生时的表现:活产的患婴可表现一些急性病变,如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生时即有紫红色大小不一的散在斑点,且常伴有其他暂时性的病变和长骨的骺部钙化不良、肝脾肿大、肝炎、溶血性贫血和前囟饱满,或可有脑脊液的细胞增多。这些情况为先天感染的严重表现。出生时还有低体重,先天性风疹常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出生时常为小于胎龄儿,有报道先天性感染儿60%出生体重小于第10百分位,90%小于第15百分位。约半数患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g。其他表现有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以及小头畸形等,预后恶劣。根据58例紫癜的患婴随访1年的结果,病死率高达35%。在新生儿时期亦可出现风疹病毒性肝炎及间质性肺炎。
(2)耳聋:占66%,多为双侧性感觉神经性耳聋或伴有传导性障碍,两侧损害程度基本—致,先天性风疹的耳聋发生率,随检测年龄增高检出率增多,耳聋的程度可轻可重,继后导致语言发育障碍。耳聋是耳蜗和Corti器变性引起发育不良所致。听力于出生第1年后可进行性变坏,也有突然发展为听力丧失。
(3)眼损害:占78%,多为双侧性,以白内障发生率最高,出生时白内障可能很小或不能发现,必须用眼底镜仔细检查。其次为先天性青光眼,表现为角膜增大、混浊。前房增深,眼压高。先天性风疹的青光眼必须进行手术。正常新生儿可有一过性角膜混浊,但能自行消失,与风疹无关。小眼球常与白内障同时存在。视网膜黑色素斑在先天性风疹常见,也可能是眼损害的惟一表现形式。视网膜黑色素斑单侧多见,其斑点大小和形状差异较大,此种改变对视力无妨碍,有助于先天性风疹的诊断。
(4)心血管畸形:在妊娠头2个月感染风疹病毒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儿童中约58%合并心脏损害,最常见为动脉导管未闭,有人从导管壁内分离风疹病毒阳性,此外肺动脉及其分支狭窄、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等。一般患儿出生时心脏损害表现不严重,但亦有在生后1个月内出现心力衰竭者。
(5)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占62%,主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缓,小头畸形,严重的运动损害和典型的痉挛性双侧瘫痪均可见到。生后数周出现软脑膜炎脑炎、前囟丰满。易激惹、昏睡、肌张力失常、发作性痉挛。脑脊液中细胞数增高和蛋白增高。有报道轻型、慢性脑炎中,50%的脑脊液或其他部位可分离出风疹病毒,重者病毒分离阳性率高达70%以上,少数可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全脑炎。病儿智力、行为及运动障碍是先天性风疹脑炎的结果。并可能成为永久性的损害。
(6)其他:如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率15%~58%.多在生后1个月消失。溶血性贫血、全身性淋巴结瘤、肝脾肿大、肝炎、黄疸、骨损害、软骨毛细血管不生长,X线上见股骨远端及腔骨近端的骨骺端密度减低,类似先天性梅毒改变,肋软骨端亦如此。皮肤斑疹、皮纹异常、腹股沟疝、风疹肺炎等等其他严重畸形。
1.流行病学资料孕妇于妊娠初期有风疹接触史或发病史。并在实验室已得到证实母体已受风疹感染。
2.出生后有异常表现小儿有一种或几种先天缺陷的表现。
3.查出特异性IgM抗体婴儿早期在血清或脑脊液标本中存在特异性风疹IgM抗体,可诊断为先天性风疹。
4.持续出现IgG抗体小儿在出生后8~12个月被动获得母体抗体已不存在时,连续血清标本中仍持续出现相当水平的风疹IgG抗体,均有助于先天性风疹的诊断。
先天性风疹的诊断有赖于病毒学及血清学的检查。对疑有先天性风疹患儿,咽分泌物、尿、脑脊液或其他病理组织中分离出风疹病毒即可明确诊断。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风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患儿和带毒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被易感者吸入而传染。易感者亦可通过接触被风疹患儿的粪便、尿液中病毒污染的食具、衣物等用品,而发生接触传染。
风疹病毒亦可通过胎儿传给胎儿,这是造成CRS的重要途径。RV能在胎盘和胎儿体内长期生存繁殖,造成多系统的慢性、进行性感染。
(二)发病机制
风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后,先在局部黏膜和颈淋巴结内复制繁殖,然后侵入血循环引起第1次病毒血症。病毒通过白细胞到达单核细胞系统,复制后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第2次病毒血症。皮疹主要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真皮上层的毛细血管炎症,表现为毛细血管充血和轻微炎症渗出。
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这主要是由于胎盘屏障尚未发育完善,病毒能通过胎盘绒毛膜产生持续感染。首先,妊娠早期胎盘初步形成,其防御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其次,孕妇感染风疹,在孕3个月内,正值胎儿三个胚层分化、各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细胞分化受到抑制,器官的形成受到影响,因此产生各种先天性畸形。孕3个月以前的胚胎,胎儿既无抵抗病毒的能力,各器官又正处于萌芽状态,故而易于受到风疹病毒的侵袭与危害。早期孕胎儿感染后,3个胚层都受到病毒侵袭,外、中胚层尤为显著。受累组织因风疹病毒感染,造成生长停滞的无性繁殖细胞系,可遗传给子代细胞。细胞分化被抑制,风疹病毒是最危险的致畸因素,可引起先天性的白内障、视网膜炎、耳聋、先天性心脏病、小头畸形及智力障碍。这些疾病出生时可不明显,但生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可明显地表现出来。逐渐出现抽风、耳聋、视网膜病变;随着年龄增大,还会出现学习困难、行为异常、肌肉力量弱、活动平衡失调等症状,并可出现感觉障碍。畸形儿出生时即使足月,体重也较轻,其中有10%~20%生后1年左右死亡。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胎儿畸形发生率,与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早晚有关,一般以妊娠初期初次感染的危险性大,随着胎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减。

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2.血清抗体检测包括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放射免疫学检查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
(1)风疹病毒IgG测定:可用多种方法测定,母亲感染风疹后,风疹特异性抗体IgG急性期水平是恢复期水平的4倍或更高,生后6~12个月风疹特异性抗体IgG持续阳性,提示先天性感染.因IgG抗体可透过胎盘,但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抗体2~3个月消失,故出生3个月即使IgG抗体阳性,不能判定婴儿感染,如生后5~6个月婴儿风疹IgG抗体阳性,提示为先天性风疹感染。
(2)风疹病毒IgM抗体测定:风疹特异性抗体IgM升高也提示孕母或婴儿的风疹感染,孕妇疑有风疹感染,如特异性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说明孕妇有原发性风疹感染,如在孕早期,可考虑做人工流产。如测定胎儿血中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新生儿或脐血测得风疹病毒IgM抗体,可诊断为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
(3)快速诊断:采用直接荧光试验法,在咽分泌物可查见风疹病毒抗原。
3.分离病毒出疹前后7天和出疹后5天内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血液、脑脊液,粪和尿或其他病理组织中分离出风疹病毒。孕妇可从绒毛组织或羊水中检测风疹病毒。通过从羊水中分离风疹病毒,或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绒毛膜活检标本的检查进行围生期诊断,除此之外,还可用单克隆抗体和PCR技术检测病毒。先天性风疹患儿出生后长期排毒可达数周至数月之久。一般感染重者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病毒分离阳性率随出生后月龄增长而降低,除少数病儿之外,一般在1岁以后不能再分离到病毒。
1.X线检查了解心脏和肺部病变情况,可发现间质性肺炎改变和先天性心脏病表现。长骨X射线可见股骨远端及股骨近端的骨骺端密度减低。
2.心电图随心脏损害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3.B超明确各种先天性心脏畸形、肝脾肿大等。
4.脑CT扫描可见脑室扩大,尤其是由于小脑萎缩引起的第四脑室扩大

鉴别

1.脑炎脑膜炎先天性风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占62%,生后数周出现脑膜炎、脑炎,进行性风疹全脑炎是发生于先天性风疹病儿的进行性神经病变。与其他病因引起的脑炎脑膜炎鉴别主要有:先天性风疹病常伴有先天性缺陷(例如耳聋、白内障、小头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表现为进行性痉挛状态、共济失调、智能损害和惊厥
如果一个先天性风疹的病儿出现进行性神经症状,伴有脑脊液细胞计数、总蛋白含量和丙种球蛋白含量增高,脑脊液和血清中风疹病毒抗体效价升高及从脑组织中发现风疹病毒,即可确诊。
2.其他宫内病毒感染宫内其他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感染等的共同特点为:胎儿常有小头畸形、小眼畸形和视网膜病变,出生时多为低体重儿。由于病变广泛,新生儿期常有肝脾肿大和黄疸,晚期后遗症以耳聋、智力低下、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改变等多见。鉴别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

并发症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侵犯胎儿,可引起死胎流产或多种畸形,引起胎儿并发症,常见的有先天性白内障神经性耳聋脑炎先天性心脏病智力障碍甚至死亡等。
1.脑炎脑炎是风疹并发症中最多的,多发生在出疹后1~7天,严重者可昏迷数小时至数天,一般可完全恢复,少数留有后遗症或慢性进行性全脑炎。
2.心肌炎可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异常,一般在4~8周内恢复。
3.肝炎转氨酶异常,多在10天内恢复。
4.关节炎在发病的2~3天可出现膝、肘、踝、腕、指等关节炎,可有局部红肿、疼痛,同时会再次发热,于5~10天自行消退。
5.出血倾向风疹导致血小板减少所致,比较少见,常在出疹后3~4天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齿龈出血、呕血、便血等。3~7天后自行缓解,个别病人可因大量出血而死亡。

治疗

111111111
治疗存在极大困难,因此主要在于预防。
1.对孕妇进行检测孕妇产前进行风疹病毒检测,对于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孕妇一般应终止妊娠,防止CRS婴儿的出生。
2.进行被动免疫可有一定保护作用。妊娠初3个月应尽量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如孕妇未患过风疹,接触了风疹患者,又未接种过风疹疫苗,如与风疹患者有密切接触,可进行被动免疫。即应于接触后3天内肌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ml,或胎盘球蛋白20ml,这样可防止胎儿患先天性风疹
3.主动免疫,疫苗接种
预防风疹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目前使用的风疹疫苗有单价风疹减毒活疫苗和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接种后的保护率可达到95%~100%。为了预防儿童风疹和新生儿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风疹的免疫接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美国在使用疫苗20年后,风疹的发病率降低了99%。芬兰是一个最成功的典范。风疹疫苗使用之前,芬兰每几年就要有一次风疹的大流行。20世纪70年代,芬兰开始推广风疹疫苗,到1987年疫苗覆盖率达到95%。20世纪90年代末期,芬兰几乎无本地风疹病例发生,同时也消灭了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这表明风疹疫苗是十分有效的。为了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加拿大等国家还设了法律规定,在结婚登记时妇女必须持有风疹抗体检测证明,抗体阴性者需接种疫苗后方可登记结婚;孕妇要检测风疹抗体水平,如果在妊娠三个月内发现风疹感染,则劝其终止妊娠。
我国从1981年开始使用风疹疫苗预防风疹,目前的接种对象是1~12岁的儿童。风疹疫苗接种后的保护期至少为7~10年。10年以后,有一些在儿童时期注射过疫苗的人体内的抗体很有可能减弱,失去了保护能力。因此,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应在符合结婚年龄的育龄妇女中大力提倡与推广接种风疹疫苗,可有效地预防风疹病毒对孕妇及胎儿的感染,以最大限度减少婴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由于风疹疫苗为减毒的活疫苗,所以接种后少数人可能会发生一些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常见的疫苗反应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和淋巴结病。风疹疫苗病毒也可通过胎盘感染,有潜在的致畸危险性。因此,接种疫苗后要避孕3个月,已经妊娠的妇女不能接种。
[预后]
除造成流产死胎外,出生的患儿常因无特效治疗,全身各系统、多脏器的损害,病死率高,后遗症高,预后不好。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主要以对症、支持,以及并发症治疗为主。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天畸形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预防

治疗存在极大困难,因此主要在于预防。
1.进行被动免疫妊娠初3个月应尽量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如孕妇未患过风疹,接触了风疹患者,又未接种过风疹疫苗,如与风疹患者有密切接触,可进行被动免疫。即应于接触后3天内肌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ml,或胎盘球蛋白20ml,这样可防止胎儿患先天性风疹。可有一定保护作用。
2.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一种主动免疫,可降低人群易感性,控制流行。为预防先天性风疹,有的国家所有女孩都要接种风疹疫苗,最理想的接种对象为学龄女童和要结婚的女子。如既往未曾患过风疹,也未接种过风疹疫苗,应先测定血清中风疹抗体,如为阴性即应注射风疹疫苗。注射的是风疹减毒活疫苗,它对胎儿也可造成损害。已怀孕的妇女更不应该接种。目前已有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联合疫苗。我国已于1989年始应用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后95%产生抗体,目前无明显不良反应。
3.对孕妇进行检测孕妇产前进行风疹病毒检测,对于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孕妇一般应终止妊娠,防止CRS婴儿的出生。

相关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脑炎 脑膜炎 共济失调 智力障碍 小脑萎缩 神经性耳聋 病毒性肝炎 血管炎 咳嗽 间质性肺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贫血 法洛四联症 腹股沟疝 死胎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分娩 流产 惊厥 麻疹 单纯疱疹 白内障 性病 梅毒 黄疸 先天性风疹 网膜炎 精神发育迟缓 神经症 瘫痪 智力低下 血小板减少症 中风 流行性腮腺炎 视网膜病变 先天性青光眼 巨细胞病毒感染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