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性外阴阴道炎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是指发生在婴幼儿、青春期前的少女或幼女外阴皮肤和阴道粘膜的炎...

别名:幼女性外阴炎,幼女性阴道炎

就诊科室:妇产科 妇科 儿科 儿科综合 

医生指导:幼女性外阴阴道炎常见问题 >>

介绍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是指发生在婴幼儿、青春期前的少女或幼女外阴皮肤和阴道粘膜的炎症。幼女所患阴道炎多与外阴炎同时存在。其症状因幼女无法表达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尿频尿急等不适,往往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以手抓外阴部。治疗上主要为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摩擦;局部及全身应用对抗生素;如有异物,可在使用镇静剂或麻醉下取出。

最新文章

怎么样鉴别幼女性外阴阴道炎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因和治疗措施...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是什么?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更多文章>>

症状

临床表现
多因分泌物刺激引起小儿外阴瘙痒灼痛不适,患儿哭闹、烦躁不安或用手抓外阴。尿道口及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小阴唇可粘连,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其量可多可少,可有臭味。查体时应做肛诊以排除阴道异物及肿瘤。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阴道口或尿道口分泌物的涂片或培养检查可以确诊。

病因

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幼儿园儿童的衣物、浴盆、手等传播。
也可由于卫生不良、外阴不洁、经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物所引起。此外,外阴损伤或抓伤,尤其是蛲虫感染时引起炎症。
此外,尚可因误放异物于阴道内而引起。

检查

用棉签取阴道分泌物检查找滴虫、霉菌,同时注意阴道有无异物。大便查蛲虫卵。检查时可见外阴、阴蒂红肿,表面可有破溃,尿道口和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可用棉签取阴道分泌物做涂片检查或做培养,查找病原,并注意处女膜是否完整及阴道内有无异物。

鉴别

多因分泌物刺激引起小儿外阴瘙痒灼痛不适,患儿哭闹、烦躁不安或用手抓外阴。尿道口及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小阴唇可粘连,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其量可多可少,可有臭味。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根据年龄、外观、镜下分泌物检查可与其他阴道炎相鉴别。

并发症

婴大量脓性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痛痒,可使患儿哭闹不安或以手抓外阴。检查时发现外阴、阴蒂红肿,表面可能有破溃处,尿道口及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小阴唇可见粘连,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可取阴道分泌物作涂片检查或送培养,寻找病原体,并注意阴道有无异物。

治疗

预防幼儿外阴阴道炎,首先要注意外阴卫生,定期洗浴,勤换内裤;不要用手或异物触摸阴道;不要让穿开裆裤的女孩坐在地上或在地上爬着玩,女孩2岁后最好改穿宽松易脱的闭裆裤;不要共用毛巾、澡盆,不要带孩子去人员复杂、人群密集的游泳池洗澡。
【日常建议】
1.不要穿开档裤,穿着透气性好的衣裤,勤洗换保持卫生。
2.大便后要清洗外阴,谨防粪便不能擦净而污染会阴部。
3.为幼女清洗外阴时,要注意轻柔,不使用清洗液或肥皂。
4.游泳时要注意防止感染,可在游泳前后用PP粉坐浴。
5.大人和孩子的卫生用品要分开,以免交叉感染。
6.母亲要积极治疗自身生殖系统传染性疾病,以免传染给孩子。

预防

预防幼儿外阴阴道炎,首先要注意外阴卫生,定期洗浴,勤换内裤;不要用手或异物触摸阴道;不要让穿开裆裤的女孩坐在地上或在地上爬着玩,女孩2岁后最好改穿宽松易脱的闭裆裤;不要共用毛巾澡盆,不要带孩子去人员复杂人群密集的游泳池洗澡。

相关疾病

外阴瘙痒 霉菌性阴道炎 疼痛 灼痛 水肿 外阴炎 阴道异物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