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疣状癌

外阴疣状癌
外阴疣状癌系一种特殊的低度恶性鳞状细胞癌,多为发生于浸渍部位(如口腔、外生殖...

就诊科室:妇产科 妇科 肿瘤科 放疗科 

医生指导:外阴疣状癌常见问题 >>

介绍

外阴疣状癌系一种特殊的低度恶性鳞状细胞癌,多为发生于浸渍部位(如口腔、外生殖器、肛门和跖部)的原发肿瘤,也可发生于慢性溃疡、化脓性汗腺炎引流窦道等原发病基础上。肿瘤分化好,恶性度低,慢慢地发展成巨大的肿块,甚至可以阻塞外阴。尽管肿瘤肉眼观很可怕,但较少转移到区域淋巴结。

最新文章

外阴疣状癌的症状怎么治疗

外阴疣状癌是什么?

外阴疣状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外阴疣状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外阴疣状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外阴疣状癌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外阴疣状癌应该如何预防?

外阴疣状癌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外阴疣状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更多文章>>

症状

肿瘤生长缓慢,半数患者有3~10年的病史,故就诊时已相当大。腹股沟淋巴结因有反应性增生而肿大。疣状癌局部为破坏性病变,甚至侵犯至骨质。外阴疣状癌易复发而少转移,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少见,通常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因反应性增生引起。
根据皮损发生浸渍部位,呈乳头瘤状增生,结合组织病理进行诊断。因疣状癌外观上与湿疣相似,两者难以区别,但疣状癌有向间质推移性浸润,所以可根据病理鉴别。如发现疑为转移的腹股沟淋巴结,应予细针穿刺或活检确诊,活检取材需深,包括间质。通常增大淋巴结为炎性增生。

病因

(一)发病原因外阴疣状癌鳞状细胞癌的一种变异,与HPV感染无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角化蛋白AE1和AE3独特分布。
(二)发病机制瘤体较大,最大直径达10cm,呈灰红色或灰白色,肉眼观表面为是一巨大菜花状组织,质软的疣状癌肿,有继发感染者质硬。肿块多突出于表面,切面宽度为数厘米或更大。肿块基底部与其下方间质分界清楚而整齐为特征之一。
镜下为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呈乳头状生长,乳头中心缺少结缔组织。核分裂罕见。乳头表面为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细胞为大、多边形。钉脚钝圆或弧形,有融合,伸入间质和压迫间质,是推移性浸润,因此肿瘤的底部与间质分界清楚而平整,无明显破坏性浸润。角化珠多在肿瘤深部,核分裂罕见。间质内有重度慢性炎症,有无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这是一种特征性伴随病变。疣状癌最初呈疣状或蕈状生长,最后侵蚀深部组织,仅最晚期引起区域淋巴结转移。
疣状癌分3型:
1.口腔疣状癌也称口腔菜花样乳头状瘤病(oralfloridpapillomatosis),损害像花椰菜的头部,淡白色,可侵犯口腔黏膜的大部分。
2.肛门生殖部位疣状癌也称Buschke和Loewenstein巨大尖锐湿疣(giantcondylomaacuminatum),最常见于阴茎和未切割包皮处,表现为乳头瘤样增生,最后侵入尿道,也可见于女阴和肛门区。
3.跖部疣状癌也称通道上皮癌(epitheliomacuniculatum),开始似跖疣,一方面向外生长,同时也有向深部组织穿掘生长,形成很多深的充满角质物和脓液的隐窝,似兔穴,最后可穿透跖筋膜,甚至破坏跖骨,继而侵犯足背皮肤。

检查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泌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可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做切除活检。

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体检中各项血液检查指标,B超、X光、肛门直肠指检,妇科体检中的巴氏涂片、乳腺钼钯摄片等都是常用的筛查肿瘤的方法。

鉴别

1.尖锐湿疣显微镜下所见,肿瘤呈多种乳突叶状,缺乏连接核心,犹如尖锐湿疣特征。外阴疣状癌的大体和镜下表现类似Brschke-Loewenstein巨大湿疣,它们可能代表同属一类疾病。
2.良性尖锐湿疣需做病灶及底部充足活检,以区别疣状癌与良性尖锐湿疣。
3.鳞状细胞癌以病理活检区别疣状生长方式的鳞状细胞癌。
4.疣性癌疣状癌也应与疣性癌区别。疣性癌的钉脚尖,形成不规则癌巢,属弥漫性浸润,且可有挖空细胞,以及检测HPV的DNA常阳性。而疣状癌为推移性浸润。两者生物学行为也不同。
5.寻常疣临床上注意与寻常疣等鉴别。

并发症

外阴疣状癌系一种特殊的低度恶性鳞状细胞癌,多为发生于浸渍部位(如口腔、外生殖器、肛门和跖部)的原发肿瘤,也可发生于慢性溃疡、化脓性汗腺炎引流窦道等原发病基础上。肿瘤分化好,恶性度低,慢慢地发展成巨大的肿块,甚至可以阻塞外阴。尽管肿瘤肉眼观很可怕,但较少转移到区域淋巴结。为了切净肿块,手术范围大,可致外阴不能重建以及切口不易愈合;合并周围组织感染。

治疗

外阴疣状癌中医治疗方法验方偏方验方:①石上柏干品30―50g(或鲜品90―120g)加瘦猪肉30―60g。每日1剂,煎2次分服,15―30天为1个疗程,药量可酌情增减。
②白花蛇舌草62g,干蟾皮15g,白萸31g,牡蛎31g,海藻3lg,山豆根15g,大青叶3lg,当归9g,北沙参15g,(虎杖31g,杨海根62g,藤梨根62g,先煎3小时后再与上药物同煎)。
偏方:雪里青(又名咽喉草)120克,水煎代荼常饮。
外阴疣状癌西医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外阴疣状癌惟一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应行较广的根治性局部切除术,即使已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亦应行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和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至少同侧腹股沟深浅淋巴结切除。一般手术是成功的。有学者发现校正的5年生存率在仅予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中达到了94%。
2.禁忌放射放疗是反指证。除对放射线不敏感外,放射治疗还会引起间变性转化(anaplastic-transformation)、生长加速和区域性远处转移和促使复发。多次复发使不典型增生加重或核分裂增多。如果出现了复发,应选择进一步切除,有时可能要予某种程度的除脏术。
3.其他治疗电烧灼、冷冻、激光手术及局部外用细胞毒药物如氟尿嘧啶(5-Fu),甚至内服甲氨蝶呤(MTX)也有较好的效果,亦可试服甲氨蝶呤、巯嘌呤,如有感染同时抗感染治疗,同时可配合中药口服。

预防

预防: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预后:
一般预后较差,手术切除后也容易复发。

相关疾病

鳞状细胞癌 尖锐湿疣 性病 跖疣 寻常疣 化脓性汗腺炎 疣状癌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