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

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

就诊科室:外科 乳腺外科 

医生指导:乳腺炎常见问题 >>

介绍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晕旁瘘管、浆细胞性乳腺炎等。

最新文章

急性乳腺炎还能给宝宝喂奶吗

乳腺炎吃什么中药好

乳腺炎可以按摩疏通吗

吃这些食物会引起乳腺炎 乳腺...

乳腺炎的治疗需要分型辩证按摩手法...

乳腺炎的具体原因分析 内衣太厚...

淤积性乳腺炎是怎回事 能预防吗

乳腺炎那些东西不能吃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偏方 八偏方治疗...

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药物包括什么

更多文章>>

症状

1.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胀痛,局部皮温高、压痛,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2.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3.慢性乳腺炎的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消;乳房内可触及肿块,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可以与皮肤粘连,肿块不破溃,不易成脓也不易消散;乳房局部没有典型的红肿热痛现象,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4.脓肿形成期急性乳腺炎局限化,即形成急性乳房脓肿。此时肿块波动感,表浅的脓肿波动相对明显。脓肿可以向外破溃,也可以向内破溃穿入乳管,自乳头排出脓液。当脓肿破入乳房后至胸大肌前疏松组织中则形成乳房后脓肿。此时应禁止哺乳。

病因

1.细菌的入侵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2.乳汁淤积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加。并发脓毒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在1.5×1010/L,中性粒细胞常达0.8以上。

2.细菌学检查

(1)脓液涂片:抽取脓液行涂片检查,一般可见革兰阳性球菌,亦可行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以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

(2)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抗生素。

(3)血液细菌培养:急性乳腺炎并发脓毒败血症时,一般应隔天1次,抽血做细菌培养,直到阴性为止。抽血时间最好选择在预计发生寒战、高热前,可提高阳性率。对临床表现极似菌血症而血液培养多次阴性者,应考虑厌氧菌感染的可能,可抽血做厌氧菌培养。

其他辅助检查

1.局部穿刺抽脓对乳房深部脓肿,炎症明显而未见波动者,可行穿刺抽脓术,有助于确定乳房深部脓肿位置。

2.X线钼靶摄片乳房皮肤肿胀增厚,间质阴影增生扭曲,血管阴影明显增加,应用抗生素后炎症变化明显改变。

3.B超检查无损伤检查的首选。声像特点:①炎症肿块,边界不甚清楚,内部回声增厚增强,光点不均匀;②乳汁潴留,为无回声的小暗区;③脓肿形成,声像显示内部不均匀的液体暗区,边缘模糊,肿块局部有增厚,有时有分层现象,脓肿后方回声增强。

乳腺炎自我检查

对镜自照法

面对镜子,两手叉腰,观察乳腺的外形。然后,再将双臂高举过头,仔细观察两侧乳腺的形状及轮廓有无变化,乳腺皮肤有无红肿、皮疹、浅静脉怒张、皮肤褶皱、橘皮样改变等异常,观察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否有抬高、回缩、凹陷,从乳头里有无分泌物溢出,乳晕颜色是否改变。最后,放下两臂,双手叉腰,两肘努力向后,使胸部肌肉紧绷,观察两侧乳房是否等高、对称。

平卧触摸法

平躺,右臂高举过头,并在右肩下垫一小枕头,使右侧乳腺变平。将左手四指并拢,用指端掌面检查乳腺各部位是否有肿块或其他改变。

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乳房,在左乳房作顺或逆向前逐渐移动检查,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状方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同时,一并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最后,用拇指和食指间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排液。如发现有混浊的、微黄色或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

淋浴检查法

淋浴时,因皮肤湿润更容易发现乳腺问题。方法是用一手指指端掌面慢慢滑动,仔细检查乳腺各个部位及腋窝是否有肿块。

从坐位开始。任何乳头内翻、皮肤凹陷、结构形状异样都是乳房深处癌的线索。如果病人双手在头上拍掌来收缩胸肌就会出现上述迹象。妇女处于坐位时,便于检查锁骨上、下和腋下淋巴结,最后还需坐着进行触诊,要用并拢的手指触摸乳头下的区域。

取仰卧位作更广泛区域的触诊,同侧乳房下垫一枕头,同侧的手举过头部,使乳房均匀地摊在胸壁上使手指易触到深部的乳腺癌,应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进行触诊。触诊的方式应取转圆圈的方式,从乳头向外横向转动,检查伸到腋下的乳腺尤其重要。

乳房检查首先应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乳腺区浅表静脉是否怒张等。

检查的最佳时间:月经正常的妇女,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绝经后的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也小,因而可随意选择就诊时间。

应提醒注意的是,乳腺癌高发年龄阶段是在45—55岁,如果在乳房自我检查或普查中发现了乳房病变,应及早就诊,并遵医嘱复诊。

鉴别

诊断

1.病史哺乳期的妇女有乳汁淤积或乳头皲裂,不良哺乳习惯等。

2.临床表现哺乳期妇女出现一侧乳房局部胀痛,皮肤红、肿、热或有肿块、压痛,甚至出现寒战、高热、全身疲乏无力,局部形成脓肿时有波动感。

3.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B超及X线检查显像支持乳腺炎症存在。亦可穿刺证实深部脓肿形成。

鉴别诊断

1.急性乳腺癌(炎性乳腺癌)本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多发生于年轻妇女,尤其在妊娠或哺乳时期。由于癌细胞迅速浸润整个乳房,迅速在乳房皮肤淋巴网内扩散,因而引起炎症样征象。然而炎性乳腺癌的皮肤病变范围较为广泛,往往累及整个乳腺1/3或1/2以上,尤以乳腺下半部为甚。其皮肤颜色为一种特殊的暗红或紫红色。皮肤肿胀,呈“橘皮样”。病人的乳腺一般并无明显的疼痛和压痛,全身症状较轻,白细胞计数增加及感染中毒症状也较轻微,或完全缺如。相反,乳腺炎有时可触及不具体压痛的肿块,特别是同侧腋窝常有明显肿大转移的淋巴结。

2.晚期乳腺癌浅表的乳腺癌因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可有皮肤水肿现象,癌组织坏死将近破溃时,其表面皮肤也常有红肿现象,有时可被误诊为低度感染的乳腺脓肿。然而晚期乳腺癌一般并不发生在哺乳期,除了皮肤红肿和皮下硬结以外,别无其他局部炎症表现,尤其无乳腺炎的全身反应。晚期乳腺癌的局部表现往往非常突出,如皮肤粘连、乳头凹陷和方向改变等,腋窝淋巴结肿大,较急性乳腺炎的腋窝淋巴结炎性肿大更为突出。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或切取小块组织及脓肿壁做病理活检,即可明确诊断。

并发症

1、乳房瘘管:脓肿形成期,脓肿可向内或向外破溃,形成皮肤破口和乳腺瘘管。如处理不当可形成长期不愈的脓瘘或乳瘘,临床可见从瘘管排出乳汁及脓液。

2、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病程进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阶段,病人可并发脓毒血症和菌血症。此时病人持续高热,面色潮红,谵妄。可出现转移性脓肿。

3、乳腺炎可能癌变:乳腺炎不仅仅是只是炎症反应这么简单,到了后期以后发炎的乳房可能会慢慢变硬,形成肿块。并同时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等明显症状,长期的病变影响,乳腺炎可能癌变成乳腺癌。

治疗

中药治疗
1、鲜仙人掌适量去皮刺后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3日为1疗程。
2、鲜蒲公英、鲜菊花叶捣烂成汁后外敷患处,每日1次,3日为1疗程。
3、鲜葱150g煎汤后,先熏后洗患侧乳房,每日3~5次,2日为1疗程。
4、芒硝以1:5的比例溶于开水中,用厚纱布蘸药液热敷于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3次,3日为1疗程。
5、六神丸研细末,以适量凡士林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更换1次,3日为1疗程。
6、五倍子研细末,食用醋调后敷于患处,每2日更换1次,10日为1疗程。
乳腺炎基本上发病最高的是哺乳期的妇女,若服用口服药物的话,就会对用母乳喂养婴儿有所影响。若不治疗,对于哺乳期的妇女生活也会带来很大的困扰。一般此时都会建议采取中医外治的疗法,因为中药大多都为植物药提取,并且外用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内部有任何的影响,也能保证婴儿的喂养问题。
中医内病外治法
目前治疗乳腺增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中医中药治疗法。
治疗乳腺炎的八种方法
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尤其多发于女性哺乳期。一般来说,得了乳腺炎,如果症状不是十分严重,可以继续哺乳,但如果严重的话,就要终止哺乳了。治疗乳腺炎,要从清洁乳房开始。同时八种方法相互结合,会收到良好的疗效。
注意清洁
早期注意休息,暂停患者乳房哺乳,清洁乳头、乳晕,促使乳汁排出(用吸乳器或吸吮),凡需切开引流者应终止哺乳。这是治疗乳腺炎的首要前提,
使用回乳药
停止患侧哺乳,以吸乳器吸出乳汁。可适当使用回乳药,口服乙烯雌酚一次l毫克,一日3次,或溴隐亭一次2.5毫克,一日3次。
抗生素
全身应用抗生素。为防治严重感染及败血症,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用抗生素,必要时静脉滴注抗生素。
热敷
局部热敷,或用鲜蒲公英、银花叶各60克洗净加醋或酒少许,捣烂外敷。用宽布带或乳罩托起乳房。
封闭
0.25%普鲁卡因60一80毫升乳腺封闭,可减轻炎症。选用广谱抗生素口服或静滴。并可用青霉素100万单位溶于20毫升生理盐水中,注射于炎症肿块周围。
排脓
已形成脓肿,应切开排脓。切口应与乳头成放射方向,避开乳晕。乳腺后脓肿或乳房下侧深部脓肿,可在乳房下胸乳折处作弧形切口。
结合治疗乳腺炎的八种方法,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双管齐下,治疗效果会更好。
按摩治疗
⑴手法按摩:操作前清洗双手、修剪指甲,病人平卧,涂抹润滑油﹙可用橄榄油﹚,轻拉乳头数次,一手托起乳房,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五指屈曲,拇指指腹由乳根部顺乳管走向向乳晕方向呈螺旋状推进,另一手食指于对侧乳晕部配合帮助乳汁排出。注意拇指着力点在于向前推进,而不是向下压。两手要轻柔,避免顶触乳房增加病痛。根据病情,每日1-3次,每次30分钟,每侧15分钟。
(2)敷中药:3日为一疗程,①体温在38.50C以下患者,手法排乳从乳块边缘开始逐渐伸展到中央,每日3次,手法排乳后可采用仙人掌捣烂加冰片外敷,②体温在38.50C以上患者加内服乳痈散结方剂加减,经验方:蒲公英30g、连翘15g、柴胡12g、全瓜蒌12g、赤芍30g、、当归15g、王不留行12g、生甘草6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g(后下),每日一剂水煎取汁200ml,分两次温服,⑶结合西药:体温在38.50C以上经手法排乳中药治疗一个疗程,高热不退全身反应明显患者,加用抗生素,单用青霉素800万u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过敏者换用阿奇霉素0.5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

预防

1、避免乳汁淤积。
2、防止乳头损伤,有损伤时要及时治疗。
3、不要给孩子养成含乳头睡觉的习惯。
很多母亲在给孩子喂养母乳的时候,总是习惯于让孩子含着乳头睡觉,这是导致哺乳妇女乳腺炎的重要原因!
4、多吃粗粮
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控制动物蛋白的报入,同时注意补充适当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硒是抗癌之王,能有效抑制癌细胞!
5、孕期按摩保健
怀孕6个月左右就要开始以上的按摩方法,每日坚持,不仅可以通畅乳腺,使哺乳期减少疼痛,还可以降低哺乳后乳腺炎和乳腺癌的发病几率。
按摩方法:1、双手上下环绕乳房,做轻柔的挤压、抚触,力度以带动整个乳房运动为宜,不宜用力过猛,避免伤及周围组织。
2、每日单侧乳房按摩15分钟左右。
乳腺炎的治疗乳房有红、肿、热、痛但尚未形成脓肿时,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①促进乳汁排空:当感到乳房疼痛、肿胀甚至局部皮肤发红时,要勤给孩子喂奶,让孩子尽量把乳房里的乳汁吃干净,必要时可用抽吸的方法排空乳房。当炎症加重,皮肤水肿,硬而发烫,呈紫蓝色,乳头水肿。腋窝处有肿痛的硬结,以致手臂不能靠到躯干,这是副乳腺泌乳过度所致。应用手法挤奶,每天7~8次,每次尽量将乳汁排空,可用油木梳背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以疏通乳腺,必要时可请外科医生帮助推拿,这是治疗早期乳腺炎,防止炎症进一步发展的最有效的措施。
②局部理疗和热敷:可用理疗或用热毛巾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天3~4次,对早期炎症有效。
③应用抗生素:在上述方法无效时,应及时加用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均可。
④中药治疗:中医民间有许多药方,治疗乳腺炎有显效。
乳腺局部化脓时的治疗方法
①让孩子只吃健康一侧乳房的母乳。
②必须到外科治疗,将局部的脓肿切开引流,坚持换药,以促尽快愈合。
③配合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④结合中医药治疗。

相关疾病

败血症 产褥疾病 疼痛 肿胀 乳头内陷 脓肿 乳痈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