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di...

别名:亚急性或慢性分化型组织细胞增多病

就诊科室:肿瘤科 五官科 眼科 

医生指导: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常见问题 >>

介绍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disease)又称亚急性或慢性分化型组织细胞增多病,它比急性分化型组织细胞增多病(Letterer-Siwedisease)更易引起骨破坏,但比Letterer-Siwe病预后好。

最新文章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是什么?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是由什么...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容易与哪...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可以引起...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应该如何...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治疗的注...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有哪些表现?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应该做哪...

更多文章>>

症状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该病多发性在3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少见发生。患者面部、眼睑、躯干、会阴和腋下皮肤发生溃疡或黄色瘤,口腔黏膜溃疡。肺门和肺间质因组织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而发生纤维化,可引起右心衰竭。垂体或下丘脑受累而发生尿崩症。颅骨、颅底骨、蝶鞍、上下颌骨、骨盆、股骨、肋骨和肱骨均可受累,特别是局限性、大小不等、边界不规则、边缘清楚,无硬化现象的缺损区,形似地图,故称地图样骨缺损(图1)。眼眶外壁和眶顶骨受破坏,眼眶软组织可能受累产生眼球突出,但眼球突出的真正原因不明(图2)。典型病例出现颅骨地图样缺损、突眼和尿崩症三联征,但非典型病例三大特征不会同时出现,或仅有其中一或二个症状,尿崩症是病变后期的并发症。
患者出现典型的三联征即尿崩症、突眼和地图样骨缺损,诊断并不困难。在非典型病变应作实验室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以确定诊断。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清。

检查

非典型病变应进行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骨髓病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骨髓内发现脂性巨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必要时做活体组织检查以确定诊断。确定有无骨髓性贫血。
病理学检查:可见成熟的组织细胞核呈卵圆形,核膜轻度凹陷,染色质粗而较稠密,细胞质嗜酸性明显。在成熟组织细胞的背景中出现单核炎性细胞,有较多的嗜酸性细胞,散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也可见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吞噬脂质使其脂化(图3)。病变可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硬化而愈合。
1.心功能检查确定有无右心衰竭。
2.影像学检查X线、CT或MRI检查确定颅骨、眼眶外壁及顶壁受破坏情况。

鉴别

造成眶壁骨质破坏的病变还有骨髓瘤、转移瘤等。骨髓瘤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病变较小而多发,尿中可有凝溶蛋白;转移瘤病人年龄通常较大,病灶较小,边缘可能不甚清楚,原发瘤的表现可助诊断。

并发症

全身多处溃疡形成。溃疡是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溃烂,其表面常覆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愈后遗有瘢痕,可由感染、外伤、结节或肿瘤的破溃等所致,其大小、形态、深浅、发展过程等也不一致。常合并慢性感染,可能经久不愈。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小腿慢性溃疡等。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

治疗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可用泼尼松1mg/kg,每天口服,2个月后逐渐减量。对孤立的病灶、骨性病变和突眼可行小剂量的放射治疗,也可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药物进行化学治疗。最好由小儿肿瘤专家配合实施治疗。
(二)预后
预后取决于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和适当的治疗,病死率50%左右。

预防

预防: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健康,做好安全防护,减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意外伤害,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另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也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万一发病,应积极治疗,主动干预,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相关疾病

尿崩症 骨缺损 性病 非典 骨髓病性贫血 黄色瘤 眼球突出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