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所致贫血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是指造血组织以外的各种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贫血,其贫血表现类型和...

别名:恶性瘤所致贫血

就诊科室:肿瘤科 放疗科 

医生指导:恶性肿瘤所致贫血常见问题 >>

介绍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是指造血组织以外的各种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贫血,其贫血表现类型和程度因恶性肿瘤种类、病程、治疗方法不同而各异。治疗恶性肿瘤所致贫血主要取决于肿瘤治疗,如经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后,肿瘤治愈或疗效达到临床缓解,则贫血可显著改善甚至消失。

最新文章

恶性肿瘤导致贫血的病因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是什么?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有哪些表现?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可以引起哪些疾病?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应该如何预防?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治疗的注意事项?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更多文章>>

症状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随肿瘤种类、发生部位及转移扩散程度不同而异。消化道肿瘤贫血发现较早,症状重,常与其易引起出血和合并营养吸收障碍有关,甚至贫血为肿瘤的首发症状而引起医生注意。相反,肺癌贫血发现较晚,贫血轻,贫血症状往往被肿瘤本身症状掩盖。一般肿瘤晚期贫血症状较初期严重,多为化疗或放疗引起骨髓抑制、癌骨髓转移、患者免疫低下继发感染、营养吸收不良等综合因素引起。
凡病因明确者诊断容易。但部分患者在肿瘤确诊之前即有贫血,甚至贫血为肿瘤患者首发症状,常见于消化道肿瘤。因此,对贫血原因不明的患者,应当在鉴别诊断时考虑到肿瘤可能。如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于胸腺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见于卵巢癌和淋巴瘤。肿瘤骨髓转移时需详细检查骨髓涂片,可见到肿瘤细胞聚集成长。如骨髓是“干抽”,需作骨髓活组织检查以确诊。

病因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各种恶性肿瘤。
(二)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贫血的形成机制复杂,表1示肿瘤所致贫血的类型及简单机制。
1.慢性病贫血慢性病贫血是肿瘤所致贫血的发病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非进展型肿瘤患者更是一主要原因,多表现为轻~中度正细胞性贫血。其产生机制主要与造血祖细胞功能减低,对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有关。
2.溶血性贫血患者溶血性贫血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红细胞寿命缩短多数合并贫血肿瘤患者红细胞寿命轻度缩短,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有关。红细胞流经脾脏、肝脏过程中,其细胞膜被单核巨噬细胞不断吞噬,造成红细胞过早破坏。②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晚期肿瘤可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某些胃癌肺癌可产生黏液素,引起小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发生与DIC类似的机制,使红细胞在小血管内破坏。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见于卵巢癌恶性淋巴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在卵巢癌合并溶血的患者,产生抗体基本为温型抗体。切除卵巢肿瘤,贫血可被治愈。
3.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胸腺瘤患者常合并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文献报道约占PRCA的7%~50%。极少数肺癌、乳癌亦可合并PRCA。胸腺瘤和PRCA关系密切表现为:①摘除胸腺瘤,其半数患者PRCA可治愈。②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红细胞抗体及红细胞生成抑制作用因子,这种因子为IgG型。用免疫抑制剂和抗淋巴细胞血清治疗PRCA有效。③患者常伴有其他异常,如高(或低)球蛋白血症,抗球蛋白试验及抗核抗体阳性或合并重症肌无力等。最近研究证明,在部分PRCA患者中,T8抑制细胞功能异常,可能与发病有关系。
4.铁粒幼细胞贫血继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有16%是继发于肿瘤性疾病。以前列腺癌骨髓增生性疾病、白血病、骨髓瘤等多见。肿瘤如何干扰红细胞的铁利用机制尚不明了,可能与肿瘤患者血红素合成异常或存在异常红系造血祖细胞有关。
5.骨髓内肿瘤浸润恶性肿瘤骨髓转移可引起骨髓病性贫血。易发生骨髓转移的常见肿瘤为胃、肺、前列腺、乳腺、肾癌。骨髓病性贫血患者常合并骨髓纤维化,使骨髓穿刺不易获得理想标本,可采用骨髓活检做病理检查。
6.巨幼细胞贫血肿瘤患者偶见合并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中以叶酸缺乏者多,由于纳差,摄入不足,肿瘤迅速增大,消耗叶酸过多,消化功能紊乱、吸收减少所致。由于维生素B12缺乏者罕见。
7.铁缺乏消化道肿瘤、子宫癌常合并出血,造成缺铁性贫血
8.治疗相关性贫血化疗和放疗导致骨髓功能受抑,在临床相当常见。

检查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1.外周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多增加,贫血严重者可见异形及嗜点彩红细胞,如合并微血管病性贫血,异形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消化道肿瘤患者常合并失血,其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肿瘤转移至骨髓时周围血可出现幼红、幼粒细胞,贫血为中重度。白细胞正常或增多。是由于肿瘤可刺激中性粒细胞增加所致。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低。
2.骨髓象要注意肿瘤细胞,癌细胞多有数个聚集或成团块倾向,其形态的共同特点为:①细胞和核均较大,染色较浓。②多形性。③胞核/胞质浆比例增大。④核仁大、数目不等,呈异形性。但原始神经细胞瘤,其细胞形态酷似原粒或原淋巴细胞。且无聚集和成团倾向,胞膜易破,成为裸核,胞质内含有黏液,糖原反应阳性。肿瘤所致的铁粒幼细胞贫血则骨髓幼红细胞的铁染色增多,环型铁粒幼细胞>15%。常有骨髓细胞坏死。
3.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正常或稍下降,铁饱和度减低,符合慢性病贫血患者铁代谢特点,但如合并出血或明显溶血,则分别有相应铁代谢特点。红细胞生存时间大多稍缩短。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X线、CT、B超、心电图、生化等检查。

鉴别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X线,CT,B超,心电图,生化等检查可做出诊断。
消化道肿瘤贫血发现较早,症状重,常与其易引起出血和合并营养吸收障碍有关,甚至贫血为肿瘤的首发症状而引起医生注意。相反,肺癌贫血发现较晚,贫血轻,贫血症状往往被肿瘤自身症状掩盖。一般肿瘤晚期贫血症状较初期严重,多为化疗或放疗引起骨髓抑制、癌骨髓转移、患者免疫低下继发感染、营养吸收不良等综合因素引起。

并发症

①红细胞寿命缩短:多数合并贫血肿瘤患者红细胞寿命轻度缩短,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有关,红细胞流经脾脏,肝脏过程中,其细胞膜被单核巨噬细胞不断吞噬,造成红细胞过早破坏。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晚期肿瘤可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某些胃癌肺癌可产生黏液素,引起小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发生与DIC类似的机制,使红细胞在小血管内破坏。

治疗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治疗所致贫血主要取决于肿瘤本身治疗如经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后,肿瘤治愈或疗效达到临床缓解,则贫血可显著改善甚至消失。
2.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如贫血严重可采用输血治疗,或用红细胞生成素每次2000U,隔天皮下注射1次,4~6周后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上升,减轻贫血症状。对不伴有营养缺乏原因的肿瘤所致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激素可能暂时有效。
(二)预后
恶性肿瘤所致的贫血经纠正贫血可改善。

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相关疾病

重症肌无力 胃癌 肺癌 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性疾病 骨髓纤维化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胸腺瘤 前列腺癌 肾癌 卵巢肿瘤 卵巢癌 放疗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恶性淋巴瘤 骨髓病性贫血 继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髓内肿瘤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