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先天性内翻(congenitalhalluxvarus)与外翻相反,表现为趾在跖趾关节处向内侧倾斜成角,导致趾与第2趾分开,同时伴有第1、2跖骨间角增大。
最新文章
症状
多数学者认为畸形是在子宫内发生,一只足上出现两个拇趾原基,即在原拇趾的内侧又发生了一个副拇趾,此副拇趾发育不良,和纤维组织结合,形成一紧张的弓弦状挛缩组织,逐渐牵拉原拇趾成内翻畸形。所以会逐渐的形成拇指内翻的异常表现。内翻的趾内缘在鞋内易受到挤压,出现肿、痛等不适症状,严重者造成穿鞋困难、步态异常。
病因
多数学者认为畸形是在子宫内发生,一只足上出现两个拇趾原基,即在原拇趾的内侧又发生了一个副拇趾,此副拇趾发育不良,和纤维组织结合,形成一紧张的弓弦状挛缩组织,逐渐牵拉原拇趾成内翻畸形。
检查
X线片示:第1跖拇关节向内侧成角畸形,拇趾与第2趾分开,一般有第1、2跖骨间角增大,第1跖骨短而厚。必要时进行患处的核磁共振检查等等检查。
鉴别
先天性拇内翻应与后天性因素引起的拇内翻相鉴别:
1.外伤、肌力不平衡(拇收肌力弱、拇展肌力强)或拇外翻畸形手术矫正过度。
2.各种第1跖趾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无菌性)关节炎,如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因关节破坏而导致拇趾内翻。
并发症
内翻的趾内缘在鞋内易受到挤压,出现肿、痛等不适症状,严重者造成穿鞋困难、步态异常。不会并发其他疾病和症状。
治疗
(一)治疗
本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一般均需行手术治疗。根据趾内翻的程度,实施不同的手术,如Farmer手术和McElvenny手术。如对跖趾关节已发生骨性关节炎者,可采用McKeever手术;对畸形严重的病例应考虑采用截趾术。
1.Farmer手术在第1、2趾的背面趾蹼处做一块带有皮下组织的带蒂皮片,其基底位于足背面第1、2跖骨间,不切断。自内侧切口,向内、向前至趾关节内侧,将此切口加深直至第1跖趾关节内侧,切除内侧纤维带,肥厚组织及多余的副趾骨。将趾转移向外靠近第2趾,缝合成并趾。再把带蒂皮瓣转至内侧,填充于趾外移后留下的创面。若皮片不够,任其二期愈合,也可用全厚皮片修补之。术后石膏固定3周。
2.McElvenny手术
(1)适应证:内翻畸形,X线片显示无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者。
(2)手术方法: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第1、2趾蹼间切除一小块皮肤,以利手术结束缝合时形成并趾。然后做2个纵形手术切口。第一切口位于趾背侧及内侧交界处,切除副骨、内侧籽骨及第1趾关节内侧坚硬的纤维带组织。解剖第1距骨头、颈背面及跖面关节囊,并行游离。当内翻的趾复位时,关节囊向外侧转移。自第1、2跖骨间做第二切口,将第1跖趾关节囊翻向远端,暴露第1跖骨头、颈,检查有无骨质增生,予以切除。在颈的近方跖骨干上做一个横孔道。在本切口寻出四短伸肌腱,在肌、腱交界处切断,把游离的肌腱由内向外穿入已做好的骨孔道。再将此腱在长伸肌腱下,向内侧,然后再在长伸肌腱的浅面向外,缝至本腱上。再将此腱自外向内,在长伸肌腱下,在关节囊背侧切两个裂隙,使此腱自外侧裂口进入,内侧裂口穿出。最后,把腱越过长伸肌浅面,把残端缝合至跖骨上。将向上翻起的关节囊沿跖骨外侧向近端间断缝合。自趾尖通过跖趾关节再穿一枚克氏针进入跖骨。分别缝合各切口。术后克氏针固定2周取出,石膏托固定3周。
(二)预后
一般治疗效果不佳。
预防
预防:婚前检查——预防先天性畸形儿出生的第一道防线。大部分先天性畸形儿一旦出生,一般是无法治疗的,所以预防患儿出生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预防呢?主要通过婚前体检和产前诊断两个环节。我们对婚前检查并不陌生,这是一次全面、系统的健康检查,主要包括全面的身体检查、遗传健康询问和婚后性生活常识讲解等。其中遗传咨询和遗传学检查是重要内容。婚前遗传咨询的目的是了解双方有无遗传病史和其他可能遗传的疾病,以决定男女双方
是否适合结婚。例如,一方或双方为痴呆或有精神病尚未痊愈者,则遗传给下代的几率很高;有些疾病患者虽然外表正常,但生育时可出现流产、死胎、畸形、聋哑或出生其他生理缺陷儿;其他如某些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某些遗传性癌症等均可能遗传,如果家族中有上述类似的疾病,那么后代患这种疾病可能性就比较大。通过咨询,男女双方还可了解到孕前和孕期保健的宝贵知识。例如,年龄过大则出生先天性智力低下和其他畸形儿风险大大增高,孕前不宜饮酒、抽烟、疲劳、用药等,孕期应避免感冒、阳光直射、高温、远离化学有害物等。遗传学检查是指通过血液分析鉴定男女双方是否有遗传病或携带可使后代患病的遗传基因。下面我们通过婚前遗传染色体检查来说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