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风

肠风
以便血为主证的疾病。该证由风从经脉而入,客于肠胃,或外淫风木之邪,内乘于肠胃...

别名:肠风便血

就诊科室:外科 肛肠外科 

医生指导:肠风常见问题 >>

介绍

便血为主证的疾病。该证由风从经脉而入,客于肠胃,或外淫风木之邪,内乘于肠胃所致。在便前时时便血,随感随发,血清而色鲜,四射如溅。

最新文章

肠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肠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肠风是什么?

肠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肠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肠风应该做哪些检查?

肠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肠风应该如何预防?

肠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大便前出血如注,血色鲜红,肛门无肿痛,舌红、脉数等。恶心、呕吐、腹泻是肠风的主要症状。这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而产生的。感染肠风时,由于细菌、毒素或胃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了消化道的感受器,冲动传入延髓的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分别到达胃、膈肌、呼吸肌、腹肌及咽、腭、会厌等处,引起一系列协调运动,而组成了呕吐动作。同时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使肠内容物增多,直接或反射地引起肠蠕动增强,吸收功能减低,而出现腹泻。

病因

因风热客于肠胃或湿热蕴积肠胃,久而损伤阴络,致大便时出血。现代医学认为肠风以细菌和病毒引起者最为常见。少数肠风病因不明。细菌性感染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氏菌。在病毒性感染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肠风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此外,休息无规律和精神过度紧张也是引起本病的一个原因。

检查

肠风因病原不同而异,一般应根据流行学史和临床表现初步加以判断。进一步确诊需依赖实验室检查。

放射学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临床有症状时只用刺激性不大的缓泻剂,以免诱发急性发作。静止期时应常规操作肠道准备。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对克隆病、结肠肿瘤有意义。临床静止期可作钡灌肠检查,以判断近端结肠病变,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法更易发现粘膜浅表病变。常规钡灌肠X线检查可见:①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病人,X线检查阴性,中度和重度患者则有典型表现。②结肠壁边缘呈小锯齿状突出的钡影及铁轨样皱襞相。③充盈缺损,假息肉形成,少数病例因结肠壁纤维化及息肉增生,可致肠腔变窄。④结肠袋消失或变浅,结肠缩短僵直,甚至如水管样。⑤雪花征:由于微小溃疡及糜烂而附着钡剂,钡斑点,气钡双重造影显示如雪花。⑥排钡异常。⑦直肠后间隙增大达2cm以上,表示直肠与直肠后组织有严重炎症。⑧应注意结肠癌的有无。

鉴别

(1)指大肠久积风冷所致的便血。《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大肠中久积风冷,中焦有虚热,……风冷热毒,搏于大肠,大肠既虚,时时下血,故名肠风也。

(2)指因风邪而便纯血鲜红的病症。《证治汇补》:“或外风从肠胃经络而入害,或内风因肝木过旺而下乘,故曰肠风。”其证便前出血如注,颜色鲜红,肛门不肿痛,或见腹痛、肠鸣。

(3)指以湿热为主因的下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肠风者,肠胃间湿热郁积,甚至胀满而下血也。”

并发症

偶可并发肠穿孔、阑尾炎、肠套叠等急腹症。在恢复期或急性期偶可有多发性、渗出性大关节炎,关节红肿可在数周内自行消退。并发败血症者,虽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极为罕见,常有菌痢的一般症状和败血症症状的双重表现。起病如一般急性菌痢,但病情随即迅猛恶化。

治疗

1.治宜槐花散,或四物汤加阿胶、山栀、地榆。风入大肠,留滞不散,挟湿而成者,宜加减四物汤;阴虚血不循经而成者,宜四物汤、地榆散合用。

2.针灸疗法治便血肠风症状:大便下血,血色鲜红而清,肛无肿痛,多为近血,舌红苔黄,脉象浮弦。针灸:主穴,曲池、上巨虚、承山。配穴,合谷、长强。

预防

一、注意家居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并注意保持环境清洁。
二、避免吃生冷不洁食物。
三、小儿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四、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五、注意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儿童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触儿童分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儿童。

相关疾病

腹痛 便血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