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葡萄状肉瘤

膀胱葡萄状肉瘤
葡萄状肉瘤又称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

别名:膀眈胱葡萄状肉瘤,膀胱横纹肌肉瘤

就诊科室:外科 肿瘤科 泌尿外科 

医生指导:膀胱葡萄状肉瘤常见问题 >>

介绍

葡萄状肉瘤又称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由不同分化阶段的骨骼肌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其次是膀胱。起源于泌尿生殖系统的横纹肌肉瘤占20%~25%,其主要累及前列腺、膀胱、阴道及睾丸、附睾区域。易于播散,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肺、骨、骨髓和淋巴结等。

最新文章

膀胱葡萄状肉瘤是什么?

膀胱葡萄状肉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膀胱葡萄状肉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膀胱葡萄状肉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膀胱葡萄状肉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膀胱葡萄状肉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膀胱葡萄状肉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1.血尿和排尿困难此为主要表现,常伴尿痛、尿频,短期内进展为尿潴留。

2.体检于耻骨上可扪及包块,晚期出现贫血肾积水

儿童血尿伴下腹包块,结合膀胱镜、CT、B超等检查,诊断并无困难。临床上不易与其他肉瘤区别,此时需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某些遗传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及分子水平常分为3型:①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RMS),最为常见,约占50%,多发生于3岁内的婴幼儿。大体上肿瘤边界不清,灰白色,质较软。发生于膀胱黏膜下的RMS多形成息肉样肿物,状如一串葡萄,又名为葡萄状肉瘤。镜下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分化好者可见大量胞质红染的带状肌母细胞,可见横纹。分子水平上常有11p15区域的杂合性缺失。②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RMS),较为少见,占30%。常发生于3岁和15岁2个高峰期,其对化疗反应较差。镜下主要为比较幼稚的横纹肌母细胞,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瘤细胞常被不规则纤维隔分成巢状和腺泡状,分子水平上常有染色体的易位,t(2;13)(q35;q14)和t(1;13)(p36;q14)。③多形性横纹肌肉瘤(pleomorphicRMS),少见,多发生于成人,男性稍多。镜下可见横纹肌母细胞多形性十分明显,核分裂象多见。以四肢受累为主,预后差。

检查

尿常规:可见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1.膀胱镜检查肿瘤最常见的部位是膀胱三角区,肿瘤可呈息肉状,外观富含黏液,常多灶发生,成串葡萄状半透明突入膀胱腔内,肿瘤可充满整个膀胱腔,因此也曾称葡萄簇肉瘤。

2.B超、CT、MRI检查可明确膀胱占位性病变,并有利于肿瘤的临床分期。B超常显示膀胱内肿瘤为混合回声区;CT显示为混合密度簇状肿块,典型的为成串葡萄状。

鉴别

1.盆腔其他部位的横纹肌肉瘤如前列腺、精索、睾丸、子宫、阴道、盆腔肌肉等的横纹肌肉瘤均可以侵犯膀胱,根据原发病灶位于膀胱内可以确定膀胱横纹肌肉瘤的诊断。

2.膀胱平滑肌肉瘤也是发生于非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青年患者多为平滑肌肉瘤,幼儿多为横纹肌肉瘤,两者鉴别主要根据病理学检查。

并发症

1.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系外胚层和中胚层组织发生障碍所致。其特点是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而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明显。

2.基底细胞瘤病:是皮肤癌肿最多见的一种,发病率很高,占眼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约50%以上)。

3.肺腺瘤:肺腺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肺脏肿瘤性传染病。以渐进性消瘦、呼吸困难、湿性咳嗽和水样鼻漏及肺部形成腺体样肿瘤为特征。

4.其他并发症:神经脂腺瘤。

治疗

(一)治疗

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浸润范围可以行肿瘤局部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切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由于局部手术治疗效果不好,强调早期行包括前列腺在内的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手术。

化疗可作为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而对于不能手术或姑息性手术者,化疗则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有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等,化疗可明显提高手术后的疗效。

放疗的作用不明确,有人主张大剂量放疗,但其并发症不可忽视,推荐剂量为40~60Gy照射盆腔淋巴结所在区域。

(二)预后

膀胱横纹肌肉瘤恶性程度很高,以前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生存率低。近年由于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生存率。目前治疗原则为先化疗,然后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后再行化疗,每年化疗3~4次;有肉眼肿瘤残余者辅以化疗和放射治疗,长期存活率达54%~75%。

预防

预防:
由于膀胱葡萄状肉瘤病人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预防的方法不外:
①尽可能减少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其他有害物质,尤其是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②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主要是针对可能导致膀胱葡萄状肉瘤的各种因素进行预防。目前认为正常免疫监视功能的丧失,免疫抑制剂的致瘤作用,潜在病毒的活跃和某些物理性(如放射线)、化学性(如抗癫痫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物质的长期应用,均可能导致淋巴网状组织的增生,最终出现膀胱葡萄状肉瘤。因此,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药物滥用,在有害环境中作业时注意个人防护等。

相关疾病

贫血 肾积水 眼肿瘤 横纹肌肉瘤 放疗 性病 血尿 膀胱平滑肌肉瘤 葡萄状肉瘤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