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瘘

女性尿瘘
尿瘘是指泌尿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器官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这里主要介绍泌尿生殖瘘,包...

就诊科室:妇产科 妇泌尿科 妇科 

医生指导:女性尿瘘常见问题 >>

介绍

尿瘘是指泌尿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器官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这里主要介绍泌尿生殖瘘,包括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等。

最新文章

女性尿瘘的症状有哪些

女性尿瘘该如何检查

女性尿瘘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治疗女性尿瘘的方法有哪些?

女性尿瘘是什么?

女性尿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女性尿瘘应该做哪些检查?

女性尿瘘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女性尿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女性尿瘘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更多文章>>

症状

1.漏尿尿液不断经阴道流出,单侧输尿管阴道瘘,仍有自主排尿,而瘘孔较大的膀胱阴道瘘不能自主排尿。尿道阴道瘘仅在排尿时有尿液经阴道流出。

2.尿性湿疹由于尿液长期刺激使会阴部及肛周皮肤红肿、增厚,有时有丘疹或浅表溃疡,外阴瘙痒灼痛

3.月经失调10%~15%患者长期闭经或月经减少。

4.精神抑郁由于长期尿液淋漓,污染衣裤,尿臭四溢,难与人共处。夜间床褥潮湿,性生活障碍,故精神抑郁甚至厌世。

5.妇科检查阴道内镜、双合诊和三合诊检查,了解阴道、子宫情况。同时注意瘘孔大小、位置及周围瘢痕的程度,有无炎症。用金属导尿管或子宫探针检查尿道,了解尿道长度,有无闭锁、狭窄、断裂等。

根据漏尿症状及有滞产、难产手术或妇科手术等病史,结合妇科检查发现阴道有漏尿孔道,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产生尿瘘的原因、瘘的性质、部位、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这对于正确处理有重大意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女性尿瘘的常见病因为:①妇科手术损伤,子宫颈癌腹膜后肿瘤等手术时都可能造成膀胱、输尿管损伤而形成尿瘘;②分娩损伤;③外伤,如骨盆骨折、粗暴性交等;④泌尿系畸形,如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等;⑤晚期膀胱结核、肿瘤等。

(二)发病机制

绝大多数尿瘘为损伤所致。在我国,主要是难产损伤,其次为手术损伤,较少为其他损伤或感染所致。随着我国妇幼保健、围生保健工作的加强,产伤所致尿瘘已大大减少,而妇科手术损伤则相对增加。

1.分娩损伤多因产程过长、难产引起。可分为坏死型和创伤型。

(1)坏死型尿瘘:由于头盆不称、胎位异常、骨盆狭窄,使胎先露下降受阻而发生滞产。胎先露在盆腔内嵌顿时间过久,膀胱、尿道、阴道壁等软组织挤压在胎先露与母体耻骨联合之间,造成软组织缺血坏死、脱落而形成瘘管。如梗阻发生于骨盆入口平面,常累及子宫颈、膀胱三角区以上部位或输尿管,造成膀胱宫颈瘘、膀胱阴道瘘或膀胱输尿管阴道瘘。如胎先露嵌顿在中骨盆,常累及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则可造成膀胱阴道瘘或膀胱尿道阴道瘘。如胎先露滞留在骨盆出口过久,则多累及尿道而发生尿道阴道瘘及阴道环状瘢痕狭窄。

(2)创伤型尿瘘:在宫口未开全、膀胱未排空的情况下行产钳助产术,以及在行其他产科手术如穿颅术、毁胎术、胎头吸引术、内倒转术等不按操作常规,手术粗暴均可损伤阴道壁、膀胱及尿道。剖宫产术时子宫切口撕裂延长损伤膀胱,或在缝合过程中缝扎输尿管及缝透膀胱壁,术中未发现未予以处理而形成尿瘘。

2.妇科手术损伤无论是经腹或经阴道进行盆腔的妇科手术如子宫颈癌根治术、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都可致泌尿系器官损伤而发生尿瘘。

3.药物腐蚀损伤阴道内放置腐蚀性药物如白矾,可使局部组织被腐蚀而坏死、溃烂,最终形成尿瘘。

4.癌肿侵蚀或放射治疗后的损伤晚期子宫颈癌或阴道癌可直接侵犯膀胱壁及尿道或经放疗后局部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尿瘘。放疗后尿瘘可在放疗后1~2年发生,也可在10年后才出现。其他妇科肿瘤如滋养细胞肿瘤卵巢癌、宫体癌等也可直接侵犯输尿管、膀胱而引起尿瘘。

5.其他因素阴部外伤或骨盆骨折均可损伤尿道和膀胱而形成尿瘘。膀胱结核、膀胱结石也能诱发尿瘘。阴道内长期放置子宫托,形成嵌顿,组织受压缺血、坏死而致尿瘘。

根据1979年衡阳会议尿瘘防治科研协作组规定的标准,可将尿瘘按解剖部位和瘘孔性质分为两类:

(1)按解剖部位分类:

①尿道阴道瘘:尿道瘘孔与阴道相通(图1)。

②膀胱阴道瘘:膀胱瘘孔与阴道相通(图2)。

③膀胱尿道阴道瘘:瘘孔累及膀胱颈、尿道及阴道,残存的尿道短于3cm(图3)。

④膀胱宫颈阴道瘘:瘘孔累及子宫颈、膀胱及阴道,瘘孔上缘位置较高,宫颈前唇常呈严重撕裂或缺损(图4)。

⑤输尿管阴道瘘:瘘孔沟通输尿管与阴道(图5)。

⑥尿瘘合并直肠阴道瘘:又称尿粪联合瘘或混合瘘。瘘孔累及泌尿系、阴道及直肠(图6)。

(2)按瘘孔性质分类:

①简单尿瘘:膀胱阴道瘘位置偏低,瘘孔径

检查

1.膀胱镜检查可了解瘘孔数目、大小、位置,瘘孔与输尿管口、尿道内口的关系,并了解膀胱容量,有无炎症、结石、憩室等。

2.亚甲蓝试验可以鉴别膀胱阴道瘘或输尿管阴道瘘。膀胱内注入稀释的亚甲蓝,如阴道内的棉球染成蓝色,则提示膀胱阴道瘘;如阴道内棉球未染成蓝色,而又见有小的瘘孔,则提示为输尿管阴道瘘。

3.靛胭紫试验静注靛胭紫5ml,5~7min后见蓝色液体由瘘孔溢出。适用于先天性输尿管口异位或输尿管瘘者的诊断。

4.静脉尿路造影可了解上尿路情况,确定输尿管瘘位置及肾功能情况。

鉴别

1.输尿管异位开口多伴双肾双输尿管畸形。除有正常排尿外,还于阴道、前庭、尿道口等部位见到持续性点滴漏尿或尿液喷溅而出,这种漏尿与增加腹压无关。IVU可见患侧双肾和双输尿管,上肾常有肾积水或发育不全。

2.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打喷嚏、搬重物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的现象。当尿失禁程度较重,即在行走、站立和卧位时也有尿液溢出时,需与尿瘘进行鉴别。压力性尿失禁病人检查时,不能发现瘘孔。在膀胱充盈时增加腹压,有尿液自尿道口流出;但当示指和中指插入阴道内,于膀胱颈两侧将尿道向上抬举时,尿流可中止,阴道口无尿液漏出。如阴道口仍有尿液漏出,则为尿瘘。

3.充溢性尿失禁指膀胱过度膨胀时发生的非随意性排尿。常继发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脊髓损伤等。病人可无排尿感觉,排尿后膀胱内仍有很多剩余尿。检查时不能发现阴道内瘘孔及阴道口漏尿。

4.真性尿失禁由于膀胱颈括约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功能失调,尿液持续不断地从尿道口滴出,病人无排尿感觉。膀胱始终处于空虚状态。此类尿失禁病人检查时不能发现阴道内瘘孔,压迫尿道后,无阴道口漏尿。

5.结核性膀胱痉挛膀胱结核在愈合过程中,膀胱发生挛缩,膀胱容量可

并发症

1.继发感染:外阴部、臀部、大腿内侧皮肤,由于长期受尿液的浸渍,发生不同程度的皮炎、皮疹和湿疹,造成局部刺痒与灼痛。如被搔破,则可引起继发感染,形成疖肿。尿瘘患者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系感染症状。如系输尿管瘘伴有局部输尿管狭窄以致肾盂扩张积水者,更易引起感染。有的先形成腹膜后尿外渗,并发感染,然后发生阴道漏尿,偶见于子宫颈癌根治术后。
2.继发闭经、不孕尿瘘患者中有1/2~1/3有继发性闭经,但其发生原因,尚无确切的解释。有人认为系精神因素所致之卵巢功能低落,漏尿时无排卵,修补治愈后又有排卵,月经可恢复。尿瘘患者有继发性不孕者约占40%,相关因素有:
(1)分娩损伤时的盆腔感染,残留慢性盆腔炎,影响输卵管功能。
(2)继发性闭经、无排卵。
(3)因尿液不断从阴道流出妨碍精子的生存。
3.精神神经症状:尿瘘患者无论是白天黑夜或酷暑严冬,终日尿液淋漓不净,沾湿衣裤、被褥,发出尿臭,个别兼有漏粪者,则尿粪掺杂,更加恶臭难闻,常不敢外出参加集体活动和劳动,也不愿访亲问友,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伴有阴道瘢痕狭窄或闭锁者,丧失性生活及生育能力,也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关系。个别患者不堪忍受长年累月精神和肉体的折磨,甚至有自杀之念。

治疗

预防:绝大多数尿瘘可以预防,预防产伤所致的尿瘘更重要。认真进行产前检查,细致观察产程,正确处理异常分娩,防止第二产程延长和滞产。经阴道手术助产时,术前必先导尿,小心使用手术器械,术后常规检查生殖泌尿道有无损伤。对产程长、膀胱及阴道受压过久、疑有损伤可能者,产后应留置导尿管持续开放10一14日,保持膀胱空虚,有利于改善局部血运和防止尿瘘形成。妇科手术损伤所致的尿瘘多系子宫全切除术时损伤输尿管,应对盆腔内器官有广泛粘连者先充分暴露输尿管,明确解剖关系后再行切除术;若术时发现有输尿管或膀胱损伤,应即时修补。

术前准备要充分,除对患者全身和瘘的局部详细检查及思想准备外,还需:

1.患者多有外阴部大腿内侧皮炎,应提早行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患部涂擦氧化锌油膏。无炎症者也宜常规坐浴3天。

2.合并膀胱炎、膀胱粘膜外翻或膀胱结石者,术前应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1~2周进行手术。

3.老年或闭经患者宜给乙?酚0.5mg/日或二酚已烷3mg/d,共1周,使阴道上皮增厚以利分离缝合。

4.可的松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缩小瘘孔并软化瘢痕,同时应用抗生不经控制感染,可提早修补瘘孔。

5.术前两天进少渣饮食,术前晚及当日清晨,给予灌肠。

预防

加强围生期保健,不断提高产科质量与妇科手术技术,绝大多数尿瘘是可以避免的。

产伤是发展中国家尿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预防产伤性尿瘘方面,应强调计划生育,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定期作孕期检查,及早发现骨盆狭窄、畸形或胎位异常,及时纠正,并提前住院待产。对产妇要加强产程观察,凡产程图异常或第2产程延长者均应及时处理,尽早结束分娩避免形成滞产。经阴道手术分娩时,术前常规导尿排空膀胱,术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小心使用各种器械。应用锐性器械或断头、断肢的骨片经过阴道时,必须保护好阴道壁。术后常规检查生殖道、泌尿道有无损伤,发现损伤立即予以修补。凡产程过长、有尿潴留及血尿史者,产后应留置导尿管10天左右,以预防尿瘘形成。

治愈后的尿瘘患者,再次分娩时应行剖宫产。

关于妇科手术损伤的预防,充分估计手术中的难点,把握术中易造成损伤的环节,熟知盆腔脏器解剖及变异情况,提高手术操作的基本技术。盆腔手术粘连严重时,先仔细分离粘连,恢复器官的正常解剖。全子宫切除时,下推膀胱达宫颈外口水平,尤其两侧角达宫颈两侧缘外1cm,时刻注意输尿管的走行,必要时可游离输尿管,追踪其盆段的走向,避免损伤。

放射治疗应避免剂量过大。使用子宫托应坚持日放夜取,不得长期放置。阴道内切勿滥用腐蚀性药物。

预后:

1.治愈:手术后不漏尿。

2.好转:手术后漏尿减少。

3.未愈:手术后漏尿未减少或反而增多。

保健:

1.膀胱引流要持续通畅,使伤口易于愈合。膀胱充盈可将缝合处撑破,导致手术失败。如手术后早期有尿液溢出,有可能来自尿道或有小的裂缝,也不要放弃成功的希望,而撤除导尿管,不少病例最后仍能愈合,不可急于做阴道检查。放置导尿管时间可根据瘘孔大小而定。如瘘孔很小可在术后3~5天拔除,大瘘孔则延长至12~14天。有极少数人认为,根本不用放置导尿管,而采取术后自行排尿。理由是易引起上行感染,导尿管在膀胱直接刺激修补之伤口,且时间长有尿盐固着形成结石,影响手术成功。

目前仍多采用引流法,但不论采用何种膀胱引流,必须保持引流管通畅。在留置导尿管期间一般不需冲洗膀胱,如为血尿或沉淀物多,尿管不通,可用小量(每次10~20ml)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1∶5000呋喃西林液低压冲洗至通畅。有的常规给中药车前子、双花煎剂内服以清热利尿。鼓励病人多饮水。术后近期内补液应足2500~3000ml/d,以后鼓励患者多饮水。

2.保持外阴清洁:外阴、尿道外口每天必须用1∶2000新洁尔灭溶液擦洗2次,以防止上行感染。

3.术后卧位:尽量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减少瘘孔处受尿液浸泡感染。不过患者难以保持一种姿势时,平卧也无妨。关键在于导尿管通畅。

4.常规应用抗生素2~3周,老年者可加用雌激素。

5.术后给予流质及无渣半流质饮食5天,第四天时可给液体石蜡或润肠丸等,使每日大便通畅。

6.出院时说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阴道检查,否则有可能使修补之尿瘘破裂。如日后怀孕,一定强调提早入院,应施行剖腹产术。已有小孩者,尤其瘘孔修补困难、局部组织薄弱、骨盆狭小者,应采取避孕措施或在修补同时行绝育术。

相关疾病

脊髓损伤 咳嗽 肾积水 膀胱炎 肾结核 膀胱结石 输尿管损伤 直肠阴道瘘 腹膜后肿瘤 宫颈癌 月经失调 外阴瘙痒 卵巢癌 闭经 妇科检查 异常分娩 产前检查 剖腹产 皮炎 骨盆骨折 放疗 湿疹 膀胱结核 输尿管异位开口 血尿 灼痛 糖尿病性神经病 尿瘘 膀胱损伤 压力性尿失禁 难产 滋养细胞肿瘤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