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是一种少见的综合征,以上三疾病的综合...

别名: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症

就诊科室:外科 妇产科 泌尿外科 妇科 

医生指导: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常见问题 >>

介绍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是一种少见的综合征,以上三疾病的综合征为非感染性炎性综合征。如有肯定的感染原因,就不能做出上述诊断。如少数患者有伴发的感染,要在消除这些并存的感染后才能诊断三疾病的综合征。

症状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病人有尿频、脓尿和膀胱痛,夜尿症、外阴瘙痒、外阴部不适感、性交困难、性交时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异常生殖道气味,前庭可有病损,尿道压痛和膀胱压痛。

处女膜外侧前庭处有小的红斑性病损,其他检查均正常,用棉签或检查手指压迫这些病损处,可产生触痛或不适感。

外阴有不适、烧灼感或疼痛。阴道均有脓性分泌物,阴道pH值为4.5~5.5,以10%氢氧化钾液加入分泌物中不产生鱼腥臭味。

患者均以年轻妇女多见,性伴侣均多,饮酒女性易患本综合征,再加上上述临床表现应考虑本综合征的存在。

麻醉下施行膀胱镜检查可做出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开始的膀胱外观和容量均属正常,但在膀胱充盈、排空,然后再充盈后,常可见到散在的黏膜下出血。活检能显示上述表皮下层有水肿、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周围间质出血的病理改变,亦可用以排除一些原位癌和结核病变。局限性外阴炎处女膜外侧前庭处有小的红斑性病损,其余均正常。阴道测定pH值,将10%氢氧化钾液加入阴道分泌物中无鱼腥臭味,显微镜检查分泌物悬浮液看不到能提示诊断的细胞,而分泌物中仅具大量白细胞和未成熟的阴道上皮细胞(类基底细胞),作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和阴道滴虫培养均为阴性。

病因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与多个性伙伴、念珠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有关,或是感染后的后遗症。局限性外阴炎和间质性膀胱炎所涉及的组织,包括均起源于胚胎生殖窦的膀胱、尿道和前庭组织,这种非感染性炎症综合征可能与自动免疫原因有关。

(二)发病机制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患者膀胱黏膜变薄,显微镜下可见溃疡,表皮下层有水肿、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周围间质出血,有淋巴细胞浸润,也能见到肥大细胞和嗜伊红细胞,疼痛是与持续性或仅在膀胱充血、膀胱排空后或膀胱受到冲击时如性交期间出现,病程较长或较老年妇女膀胱可萎缩变小和有明显的溃疡。

局限性外阴炎以往认为是前庭小腺感染所引起的,但近来不能确定此病与前庭小腺有关。

脱屑性阴道炎者阴道pH值常升至4.5~5.5。

检查


尿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阴道pH值检查。阴道上皮细胞病理检查、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学检测。阴道测定pH值,将10%氢氧化钾液加入阴道分泌物中无鱼腥臭味,显微镜检查分泌物悬浮液看不到能提示诊断的细胞,而分泌物中仅具大量白细胞和未成熟的阴道上皮细胞(类基底细胞),作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和阴道滴虫培养均为阴性。

鉴别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与感染性膀胱炎、感染性外阴炎及阴道炎相鉴别,还应与原位癌、结核病相鉴别。阴道均有脓性分泌物,阴道pH值为4.5~5.5,以10%氢氧化钾液加入分泌物中不产生鱼腥臭味。活检能显示上述表皮下层有水肿、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周围间质出血的病理改变,亦可用以排除一些原位癌和结核病变。

并发症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患者膀胱黏膜变薄,显微镜下可见溃疡,表皮下层有水肿、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周围间质出血,有淋巴细胞浸润,也能见到肥大细胞和嗜伊红细胞,疼痛是与持续性或仅在膀胱充血、膀胱排空后或膀胱受到冲击时如性交期间出现,病程较长或较老年妇女膀胱可萎缩变小和有明显的溃疡。

治疗

间质性膀胱炎没有安全、方便而高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可用麻醉下扩张和注入二甲基亚砜(DMSO),是两种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局限性外阴炎可应用表面涂抹利多卡因和滑润剂,使患者减轻接触疼痛和性交痛。严重和顽固性病例,可用手术切除处女膜环和附近前庭黏膜。切除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无炎症的特有现象
脱屑性阴道炎可用甲硝唑(灭滴灵)治疗,使阴道分泌物转为正常,有白色念珠菌者可行咪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克霉唑(凯妮汀)等治疗。局部适量应用氢化可的松对脱屑性阴道炎治疗也有效。

预防

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预后:无明显不良预后。

间质性膀胱炎常发生于中年妇女,其特点主要是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以尿频、尿急、膀胱区胀痛为其主要症状。

外阴炎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两种类别。特异性如霉菌、滴虫感染为主;非特异性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感染等。非特异性感染比较多见。此外,还可以继发于其他局部或全身疾病,如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癌等病,由于分泌物增多的刺激,或经血、恶露过多过久的刺激,均可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其他如月经纸、巾的浸渍,患有尿瘘、粪瘘的粪便刺激,糖尿病患者糖尿的刺激等,都可以导致外阴炎。

阴道炎是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正常健康妇女,由于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特点,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则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幼女及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阴道上皮菲薄,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高达7左右,故阴道抵抗力低下,比青春期及育龄妇女易受感染。

相关疾病

糖尿病 宫颈炎 阴道炎 宫颈癌 外阴瘙痒 沙眼 性病 疼痛 麻醉 间质性膀胱炎 水肿 尿瘘 绝经 外阴炎 支原体感染 

目录

  • 介绍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