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淋

急淋
热淋是中医学淋症的范围,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急...

别名:热淋,下尿路急性感染

就诊科室:妇产科 妇泌尿科 外科 泌尿外科 中医科 中医综合科 

医生指导:急淋常见问题 >>

介绍

热淋是中医学淋症的范围,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患。

最新文章

儿童急淋复发的征兆有哪些

急淋和髓系哪个难治

儿童急淋10年后会复发么 儿童...

儿童急淋哪种容易复发 考虑清楚...

儿童急淋b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急淋和髓系生存率谁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年案例 了...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率

急淋有奇迹吗 急淋要努力治疗

急淋和髓系各指什么病 急淋和髓...

更多文章>>

症状

淋者,小便频数,不得流通,溺已而痛是也。大抵由膀胱经湿热所致。然淋有六种,一曰石淋,下如砂石,有似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也,益元散加琥珀末主之。二曰膏淋,滴下浊液,如脂膏也,萆饮主之。三曰气淋,气滞不通,水道阻塞,脐下妨闷胀痛是也,假苏散主之。四曰血淋,瘀血停蓄,茎中割痛难忍是也,生地四物汤加红花、桃仁、花蕊石主之或兼服代抵当丸。五曰劳淋,劳力辛苦而发,此为气虚,以至气化不及州都,补中益气汤主之。六曰冷淋,寒气坚闭,水道不行,其症四肢厥冷,口鼻气冷,喜饮热汤是也,金匮肾气丸主之。更有过服金石热药,败精流注,转而为淋者。又老人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以致大小便牵痛如淋,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宜用前萆饮,去黄柏,加菟丝、远志导去其精,然后用六味地黄汤补之,方为有益,淋症多端,未可执一而论也。

病因

多因恣食辛热、肥甘;或酗酒太过,酿成湿热;或感受暑邪未及时清解,而导致湿热注于下焦;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下焦,酿成湿热;或风热风寒之邪乘虚袭表,太阳经气先病,引动膀胱湿热之邪,邪气充斥于足太阳经和腑;或因心火亢盛,下移小肠。以上诸因皆可导致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发生热淋。《诸病源侯论》谓:"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

检查

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1)肉眼观察:急淋时尿色可清或混浊,可有腐败气味,极少数患者呈现肉眼血尿。

(2)镜下检查:40%~60%患者有镜下血尿,多数患者红细胞2~10个/HPF,少数见镜下多量红细胞,常见白细胞尿(即脓尿)。离心后尿沉渣镜下>5个/HPF,急性期常呈白细胞满视野,若见到白细胞管型则为急淋的诊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目前,国内有用血细胞计数盘检查清洁不离心尿,以≥8个/mm3为脓尿。作此项检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留尿前必须清洁外阴,否则可因污染而出现假阳性,女性留取尿液时要注意不要混进白带。

②尿液若放置数小时,白细胞破坏使结果不准确。

③脓尿可呈间歇性,宜多次重复才能下结论。

④抗菌治疗后,虽在治疗后短期内有脓尿,但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⑤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所致的急淋。因尿呈碱性,尿中白细胞被破坏,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白细胞脂酶浸试条证实白细胞尿的一种敏感而快速的筛选试验,其敏感为87%,特异性高达94.3%,近年有检查尿中乳酰肝褐质(lactoferrin,LF)这种白细胞内乳铁蛋白代谢产物作为白细胞尿的标志物,用ELISA法测定10min可出结果。此法诊断白细胞尿的敏感性95.0%,特异性为92.9%,快速、简便可作为筛选诊断方法。

(3)尿蛋白含量:急淋时尿蛋白定性检查为阴性或微量。

2.尿细菌定量培养尿细菌定量培养是确定有无尿路感染的重要指标。只要条件许可,均应采用中段尿做细菌定量培养。为保证培养结果的正确性,采取标本时应注意:①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用抗菌药物5天之后留取标本;②为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有足够的繁殖时间,宜取清晨第1次尿留作标本;③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液,并在1h内做细菌培养,或冷藏保存。尿细菌定量培养方法如下:

(1)简易式稀释倾碟法:以往尿细菌定量培养都采用标准或稀释倾碟法。近年中山医科大学采用简易式稀释倾碟法进行细菌定量培养,用稀释100倍之尿液0.1ml作倾碟法,培养24h后作菌落计数,>100个者即为≥10万/ml。经对比研究,此法的结果与标准相比,符合率达100%,故认为可以替代标准式倾碟法。

(2)玻片培养法:用两块普通载玻片,一块的一端涂上一层普通琼脂培养基,加一块涂上能抑制革兰阳性球菌生长的伊红-美蓝培养基(EMB),接种时将涂有培养基的玻片端浸入新鲜清洁中段尿标本中,然后取出,滴干多余尿液后,培养24h,计算菌落数。如玻片上1cm2范围内的菌落数>200个,则表示含菌量>10万/ml,30~200个为可疑,30个以下为阴性。由于本法使用两种培养基,故有助于区别球菌感染还是杆菌感染。如果两种培养基上生长细菌情况相同,则为杆菌感染;如果只有琼脂培养基上有细菌生长,则为球菌感染;如果两种培养基上菌溶数目相差大,而琼脂的菌落明显增多,菌落大小形态不一,则多为污染。此法简便、省时省物,可作为筛选试验。

(3)定量环划线:方法简便,但因定量环冷却与加热,易致变形,使吸取的尿液有50%的差异,因此可发生2%~10%的假阳性。

真性细菌尿的诊断标准以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万/ml为有意义菌尿,并可确诊为尿路感染,而菌落计数在1万~10万/ml为可疑;100/ml尤为有意义细菌尿。为慎重起见,对于难以确定是否有意义细菌尿时,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培养,培养到细菌,即为有意义细菌尿。

3.尿涂片镜检细菌法:

(1)不离心沉淀尿涂片镜检细菌法:将未经离心沉淀的新鲜中段尿直接涂片,于显微镜下找细菌,可不染色或革兰染色后检查,其阳性率为79.6%(查10个视野,有1个以上细菌为阳性)。

(2)尿沉渣涂片镜检细菌法:用革兰染色或不染色检查,其阳性率分别为86.9%和91.7%。尿涂片镜检细菌法有下列优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或大规模筛选检查。②有定量意义。实验证明,如尿含菌量≥10万/ml,90%以上阳性结果,极少假阳性。③抗生素应用后,即使尿培养阴性,镜检仍可能发现细菌。

4.尿化学检查此法简便易行,但是阳性率低,价值有限,不能代替尿细菌定量培养。主要方法有:

(1)亚硝酸盐还原试验(Griesstest):其原理是大肠埃希杆菌和副大肠杆菌能将尿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与试剂反应,产生红色的可容性偶氮色素,数秒钟可观察结果。

(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试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ehloride,TTC)的原理是当尿中有脱氢作用的细菌时,在37℃温箱中4h即可将TTC试剂还原成红色沉淀物(formazon)。大肠埃希杆菌、副大肠杆菌感染常阳性,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者阴性。

(3)其他尿化学检查:1989年landin测定尿路感染病人尿ATP含量,认为ATP>50mmol/L可诊断尿路感染。Nurimnen认为鲎珠试验(chromogeniclimulusassay)对革兰阴性菌引起尿路感染是快速可靠的方法。

1989年Colombrila提出,测定尿中细菌浓度对诊断有意义菌尿是快速而敏感的筛选试验(Bae-Tec-Screen),其敏感性97.6%,但特异性较差。1998年松井隆等用Filtracheek-UTIS检查尿液通过滤器捕捉细菌再进行3种试剂染色检查,能对≥10万/ml菌尿进行准确判断其阳性结果。其阳性符合率为73.1%,阴性符合率81.1%。

5.尿白细胞排泄率尿白细胞排泄率是较准确地测定白细胞尿的方法。过去用Addis计数法,需留12h尿。近年采用1h尿细胞计数法。方法:准确收集病人2或3h的全部尿液,立即作白细胞计数,所得白细胞按1h折算。正常人白细胞30万/h为阳性,介于20万~30万/h为可疑,其阳性率88.1%。

6.血常规检查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慢性期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轻度降低。

7.血清学检查较有临床意义的有下列几种方法:

(1)免疫荧光技术检查抗体包裹细菌(ACB):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体蛋白处理的尿细菌,若表面有抗体包裹则大多属急淋,有助于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ACB的阳性标准各家不一,Jones认为200个高倍视野中,至少见到2个荧光均匀的细菌为阳性。Thomas等认为至少有>25%的细菌带有荧光才为阳性。Brumffit认为,每100个细菌中有1个ACB即为阳性。

(2)鉴定尿细菌的血清型:通过对尿中细菌的血清型的鉴定有助于区别再发与重新感染。若再发时与前一次急淋培养到的细菌血清型相同,则属于复发,而两次为不同血清型者为再感染。近年来,应用脉冲场凝胶电脉(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细菌染色体基因分析,能更精确地判断是复发还是再感染。PFGE法先将被鉴定细菌与琼脂混合做成琼脂块,用蛋白酶-K和十二烷基肌氨酸钠除掉菌体蛋白后,再经限制酶NotI消化琼脂块内染色体DNA,消化后的琼脂块放入1%琼脂糖凝胶内使用CHEF-DRII系统进行电泳,可得到该细菌的染色体基因图形,从而确定其基因型。将PFGE法对细菌进行基因分型的结果与用血清学方法分型的结果相比,可以看到PFGE法比血清法分型更细、更精确。在某一个血清型又可分为若干个基因型,这些不同基因型的菌株虽然血清型相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各异。这就可以解释同种血清型的细菌为什么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一致。据此,可以更确切地选用抗生素。

(3)Tamm-Horsefall(T-H)蛋白及抗体测定:有报道,急性急淋时血清抗THP抗体滴度上升,慢性急淋时尿THP含量减少,尿THP包裹游离细菌在急淋时阳性。

(4)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多数学者认为在急淋时,尿β2-MG含量升高,其符合率可达82%。

8.肾功能检查急性急淋偶有尿浓缩功能障碍,于治疗后多可恢复。慢性急淋可出现持续性肾功能损害:

(1)肾浓缩功能减退,如夜尿量增多,晨尿渗透浓度降低。

(2)肾酸化功能减退如晨尿pH增高,尿HCO-3增多,尿NH4减少等。

(3)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增高等。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腹部平片可因肾周围脓肿而肾外形不清。静脉尿路造影可发现肾盏显影延缓和肾盂显影减弱。可显示尿路梗阻、肾或输尿管畸形、结石、异物、肿瘤等原发病变。

2.CT检查患侧肾外形肿大,并可见楔形强化降低区。从集合系统向肾包膜放射,病灶可单发或多发。

3.B超检查显示肾皮质髓质境界不清,并有比正常回声偏低的区域,还可确定有无梗阻、结石等。

鉴别

中医学认为,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等亦属于热淋范畴,病机为湿热毒邪客于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盖火性急迫,故溲频而急;湿热壅盛,气机失宣,故尿难涩;湿热蕴蒸,灼热刺痛,故尿黄赤。尿路感染是以尿液内有大量细菌繁殖,引起尿路炎症,并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症状等为临床特点。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也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并发症

主要有细菌感染引起,任何细菌侵入均可引起,但最常见的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占尿路感染的70%,其它依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由于前列腺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多由敏感菌或病原微生物引起,故西医多以广普抗生素抗菌消炎为主;而中医辩证属下焦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而引发的各种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既热淋),则以清热、利水、通淋、免疫为主要治则,弥补了西医西药对肝肾损害大,只注重治疗不注重修复和免疫的不足吗。

治疗

益元散

萆饮

治膏淋,并治诸淋。

萆(三钱)文蛤粉(研细)石苇车前子茯苓(各一钱五分)灯心(二十节)莲子心石菖蒲黄柏(各八分

假苏散

治气淋。

荆芥陈皮香附麦芽(炒)瞿麦木通赤茯苓

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开水下。

生地四物汤(即四物汤以生地易熟地见虚劳。

代抵当丸

生地当归赤芍(各一两)川芎五灵脂(各七钱五分)大黄(酒蒸,一两五钱

砂糖为丸。每服三钱、开水下。

预防

传统上高龄、高白细胞、Pro-B及T细胞表型、Ph染色体和低二倍体均是高危急淋的表现,但随着大剂量强化治疗的使用和方案优化白细胞数已不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急淋也达到80%以上的长期生存。

T-ALL常见染色体异常多涉及TCR重排,在接受强化方案治疗的儿童患者中对预后无明显影响;但在接受成人方案治疗的成人T-ALL患者HOX-11L2和SIL-TAL1表达提示预后不良。ETS转录因子ERG高表达也是成人急淋预后不良的因素。

CpG岛甲基化是各种血液肿瘤常见的表观遗传学异常,88%T-ALL患者具有至少一个基因甲基化,研究发现0-2个基因甲基化的T-ALL患者12年无病生存率100%,而>2个基因甲基化的患者仅20%。

耐药是一重要预后因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DP3)高表达提示ALL预后不良(15)。Wiliiems等研究也显示化疗一程后ALL微小残留病(MRD)低表达或阴性者5年无复发生存100%,而高表达者仅14±8%;至化疗3月连续两次MRD均阳性者5年无复发生存为0%(16)。BFM-90和95化疗一程不缓解者判定为高危ALL,其5年无病生存仅47%。

治疗方案的选择决定预后,儿童急淋方案有较高的长期无病生存率。DFCI采用儿童急淋方案治疗,近80%患者长期无病生存;而成人方案则不足40%。

相关疾病

尿路感染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膀胱炎 尿道炎 慢性肾盂肾炎 流注 膀胱湿热 染色体异常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