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咳嗽性遗尿

妇女咳嗽性遗尿
妇女咳嗽性遗尿,是指膀胱内的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其病因是咳嗽时尿液不能控制...

别名:妇女尿失禁

就诊科室:外科 中医科 泌尿外科 

医生指导:妇女咳嗽性遗尿常见问题 >>

介绍

妇女咳嗽性遗尿,是指膀胱内的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其病因是咳嗽时尿液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者,叫腹压性尿失禁,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属于压力性尿失禁

最新文章

妇女咳嗽性遗尿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妇女咳嗽性遗尿该如何治疗

妇女咳嗽性遗尿患者该如何护理

预防妇女咳嗽性遗尿的方法有哪些

妇女咳嗽性遗尿是什么?

妇女咳嗽性遗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妇女咳嗽性遗尿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妇女咳嗽性遗尿应该做哪些检查?

妇女咳嗽性遗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妇女咳嗽性遗尿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更多文章>>

症状

咳嗽、大笑、运动等出现尿失禁,无尿意,漏尿量小,大部分病人属于这种类型。由于腹腔压力增高,膀胱压力增大超过尿道括约肌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后可以导致膀胱内的尿液的溢出。且通常伴有尿道张力低而无法应对强力的外力作用导致。这种类型可采用药物治疗,严重的可以手术。

病因

随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急剧减少,致使盆腔支持结构松弛,膀胱下垂;同时由于尿道粘膜下血管网萎缩,尿道平滑肌松弛,闭合力下降,尿道肌群控尿能力下降,这样当腹内压增加时,尿液便控制不住地流出。表现为患者在用力时即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如咳嗽、大笑、打喷嚏、奔跑时,尿液会不由自主地流出,重者站立时也会不自主地漏尿。

检查

盆底功能检查,盆底肌电图检查。其次对每位患者应作尿常规检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和糖尿病等,并作泌尿系统B超,脊柱的X射线片,了解有无各种畸形。进一步可相应的检查血的抗利尿激素的水平,了解有无分泌不足;通过尿流动力检查可了解膀胱的功能问题。部分患者还需进行脑电图检查。

鉴别

急迫性尿失禁:指突然、强烈、无法控制的尿意,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漏,漏尿量较大,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及延迟,淋漓不尽等。病人常突然想排尿,好像马上就憋不住了,来不及上厕所就已经尿湿了裤子。最常见的原因为尿路感染和神经兴奋性增高。患者中有的存在神经性病理损害,如炎症、感染、结石、憩室、肿瘤及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症、脑出血偏瘫等,有的则并无神经性病理改变,仅为逼尿肌不稳定。膀胱过度活动症和逼尿肌反射亢进是急迫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基础。这类患者宜药物、行为治疗等。

混合性尿失禁:两者同时存在。先药物治疗膀胱过度活动,再决定是否手术。

并发症

由于经常遗尿、漏尿,可导致患者会阴部皮肤红肿、痒痛,甚至感染溃烂,引起泌尿系统炎症、结石,严重者还会影响肾脏功能。其次咳嗽剧烈的患者可造成肺泡以及支气管粘膜的血管破裂科并发咯血症状,若将血液吞进腹部,则可形成黑便,需要和消化道出血所致的黑便进行区分。

治疗

预防:

良好的心态

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笑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败、压力和烦恼,学会自己调节心境和情绪。

防止尿道感染

养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的习惯,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性交后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阴。若性交后发生尿痛、尿频,可服抗尿路感染药物3~5天,在炎症初期快速治愈。

有规律的性生活

研究证明,更年期绝经后的妇女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同时可防止其它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应积极治疗该类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寝平卧后,各做45~100次紧缩肛门和上提肛门活动,可以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

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

预防

为什么女性容易发生尿失禁?

1.女性的盆骨宽大,肌肉支持力弱。

2.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肉的损伤。

3.中年以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粘膜萎缩。

4.女性尿道较男性的短,平均只有5~7CM。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据国外临床统计:

1.香港,15岁以上女性中有60万患尿失禁;

2.广州海珠区调查,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57%;

3.上海地区调查显示发生40岁以上女性率为40%;

4.北京医科大学和西南医院的调查显示,成人尿失禁发生率为29%,但目前只有9.4%的病人就医,真正找到泌尿科的只有0.7%。

相关疾病

脑出血 多发性硬化 偏瘫 便秘 哮喘 支气管炎 咳嗽 肺气肿 尿路感染 分娩 性病 压力性尿失禁 绝经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